当前位置:

物流师案例分析:德国的货运中心

发表时间:2014/4/15 18:00:00 来源:考试大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物流师案例分析:德国的货运中心

  货运中心是德国大力倡导、扶持发展的集约化运输组织形式。它依托一定的经济区域,以可供选择的多种运输方式,快捷的运输网络,周到的运输服务,把传统分散经营的众多运输企业及运输服务企业吸引到一起,把生产—运输与消费市场紧密衔接,使一个区域向不同方向流动的货物和其它不同方向流动到本区域的货物,经过中心进行分拨、配载,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迅速地输送到目的地。
  一、货运中心兴起的动力
  货运中心在德国的发展是近10多年的事情。德国经济学家、交通运输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认为,生产贸易国际化、自由化的迅速发展,有赖于人员、物资、信息的及时、有效的流动与供给。在产、运、销的链条上,运输业生产既涉及加工、包装、仓储、装卸、运输,又涉及管理、经营和服务,并涉及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如何把如此诸多的运输过程环节经济合理地组合起来,寻求一种资源节约、运行高效的运输服务,便成为德国货运中心兴起与发展的内因。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德国着力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这是推动货运中心发展的政策条件。为了减少不断提高的摩托化程度的交通与环境的压力,特别是控制载重汽车对环境与生态的负面影响,德国综合运输政策的目标是长距离运输以铁路、水路为主,两头的衔接与集疏以公路为主。发展货运中心,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畅通的、便利的、有利可图的方式,从而减少载重汽车的投放和空驶。
  二、政府统一规划与货运中心发展
  德国建立和发展货运中心由联邦政府统一规划,由州政府负责按规划进行建设,并采取相关政策,扶持其发展。建立货运中心,德国着眼的是巨大的社会效益。从运输经济本身来看,货运中心是通过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条件,合理组织物资集散,达到物流经济快捷而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从社会效益来看,货运中心能发挥减少空驶,减轻道路拥挤压力的作用,从而减少噪音和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货运中心能吸引办厂,为一个区域经济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增加税收。德国规划建设货运中心与规划建设交通干线、主枢纽统筹考虑。在广泛进行生产力布局、货物种类、流量、流向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确定货运中心的规模与发展。德国规划到2010年左右建设30-40个货运中心,目前已建成第一批20个。
  货运中心选点建设一般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联接,特别是公路和铁路;二是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货运中心网络与运输枢纽网络相适应;三是经济合理性,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与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以及在货运中心经营的成员利益的实现等等。
  三、货运中心的运作
  政府在规划建设货运中心的基础上,将货运中心的场地向运输企业或与运输有关的企业出租,承租企业则依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属设施,以中心为基地,把服务触角伸向广阔的市场。在货运中心,有运输、装卸、仓储、包装等众多的成员,成员各有其联系的客户和货源渠道,彼此间的联系是自愿而松散的,各自独立经营。不来梅市货运中心有50家运输企业和运输服务企业,从业人员3000多名,如宠物饲料运输公司、零担货运公司、综合运输公司、冷冻食品运输公司、邮政包裹运输公司及公铁联运站等等。
  四、货运中心的经营管理方式
  德国的货运中心由政府兴办但却实行民间经营管理方式。不来梅市货运中心自身的经营管理机构采取股份制形式。市政府出资25,货运中心50户经营企业出资75,由政府的企业选举产生咨询管理委员会,推举经理负责货运中心的管理活动,实际上采取了一种由企业“自治”的方式。货运中心的职能主要是为成员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维修等服务,代表50家企业与政府打交道,与其它货运中心加紧联系,不具有行政职能。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和优良的服务,是货运中心全部活动的宗旨。因此,货运中心一般都兴建有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保养、加油站、清洗站、餐厅等,有的还开办驾驶员培训中心等实体,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这些实体都作为独立的企业实行经营服务。

  编辑推荐:惠普:实现独有的价值定位

  欢迎进入:2010年物流师课程免费试听 物流师论坛 物流师在线考试中心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