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历类 >> 自考 >> 辅导资料 >> 正文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2

发表时间:2018/3/2 14:17:4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第二章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辨证唯物主义的特质观:

(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

1、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认为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发展来的;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认为原子和原子的属性是物质;

3、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A、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物质的唯一物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或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简答或多选)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A、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物质的唯一物性是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

1、他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2、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3、它坚持了辨证法的物质观,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三)、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简答)

1、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通和特殊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2、其区别是:哲学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普遍本质的最高概括,是一般;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以具体物质形态特殊本质的概括,是个别,它随实践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其联系是:物质结构理论为哲学物质范畴提供自然科学基顾,哲学物质范畴为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一)、运动范畴的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存在的根要方式和根本属性。

(二)、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包括形而上学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观)(简答或选择)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谁也离不开谁。

1、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

2、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也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是唯心主义。

(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以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包括什么是静止)

1、二者是对立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二者是统一的,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是动中有静;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是静中有动;

3、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特殊状态:

①一个事物相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②事物外在量变过程中,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静止是相对的静止。

3、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动论和绝对主义,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辨论。

其意义是: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因为运动只有通过静止才能表现和测量出来,所以要承认相对静止;

2、只有承认相对静上,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也是物质分化的条件;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能才区分不同事物。

(四)、运动的规律性(事性发展的客观规律)(多选,简答)

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在内的、本质的、必然的。规律的特点是:规律具有稳定、普遍性、重复性、客观性。因此规律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只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三、辨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简答或选择)

(一)、时间、空间的定义和特点:

1、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

其特点是:一唯性、不可逆性(是单向前进的、是去而不返的)

2、空间指运动着的、特质的广延性、伸张性。

其特点是:三维性(特体都是有一定的体积,有一定的上下左右的位置的)

3、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二)、时间、空间与特质运动的关系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是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物质运动在时、空中进行,时、空是特质运动的时、空,既没有脱离时、空的物质运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空。它们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把时、空看成是脱离物质运动的绝对存在物是形而上学。

(三)、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选择)

1、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是客观的,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

2、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具体特性的制约,是随着特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是有条件的,可变的,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发展的、可变的;

3、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夸大相对性,否认绝对性和客观性是唯心主义;夸大绝对性,否认相对性是形而上学。

(四)时间、空间的无限性(见教材P39,理解其内容即可)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的属性,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或者说物质反映特性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简答)

意识是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发展来的。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考试用书

1、 从无生命物质、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 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或者说劳动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作用)(简答或论述)

这是指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1、 劳动使意识的产生成为必要,这是意识产生的客观基础;

2、 劳动使猿手变为人手,又使猿脑变为人脑,这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3、 劳动使语言得以产生,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意识最终形成;

4、 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所以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 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选择)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离开人脑不会产生意识,意识过程是以人脑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是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之上的精神反射活动。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或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简答)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来自于客观世界,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他的根源和原型。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简答)

①意识的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②意识是受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对同一对象的反映会形成不同的意识,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也是由本身的曲折复杂性造成的,意识还能创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的观念。

3、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唯心主义;否认意识的主观特性是人脑的分泌物是庸俗唯物主义。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或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或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简答、论述)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简答)中华考试网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3、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作用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4、意识能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二)、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和途径(或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简答)

1、必须认识和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

2、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这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简答或论述)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正确意识指导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阻碍事物的发展。

3、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决定识意是唯心主义;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

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意义(或试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或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一切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的意义)。

1、辨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不是统一于精神,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了唯心主义一元论。

3、认为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运动变化中的统一,世界统一于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由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的。

其意义是:1、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的理论基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只有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2、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使社会主义取得成功。

3、我国正处于并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从这个实际出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成功的基础,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才会取得胜利。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及对现代化建的意义。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具有的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客观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2、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其意义是: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中必须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既要遵循客观规律,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又要发挥大胆创新的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

2、既要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左倾”冒险主义,又要反对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和“右倾”保守主义。

点击查看更多自学考试信息...

(责任编辑:hbz)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自考

        [Vip签约通关班]

        准题库自主练习校方服务

        9880

        了解课程

        842人正在学习

      • 自考

        自考

        [尊享考霸签约班]

        准题库自主练习校方服务

        10880起

        了解课程

        812人正在学习

      • 自考

        自考

        [Vip签约通关连续班]

        准题库自主练习校方服务

        16880

        了解课程

        812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