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第六章第一节知识点

发表时间:2019/8/16 9:54:28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第六章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

造价工程师的工作范围可覆盖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可分为决策、设计、发承包和施工四个阶段。尽管工程项目后评价中的经济效益后评价也属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但其评价指标和方法与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相同,故本章分决策、设计、发承包和施工四个阶段分别阐述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一、工程项目策划

工程项目策划是指将建设意图转换为定义明确、系统清晰、目标具体且具有策略性运作思路的高智力的系统活动。工程项目策划主要包括建设前期项目系统构思策划、建设期间项目管理策划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策划。工程项目策划以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不仅服务于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而且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工程项目策划的主要作用

1.构思工程项目系统框架

工程项目策划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建设意图进行工程项目的定义和定位,全面构想一个待建项目系统。工程项目定义是指要明确界定工程项目的用途、性质,如某类工业项目、交通运输项目、公共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等,具体描述工程项目的主要用途和目的。工程项目定位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综合考虑投资能力和最有利的投资方案,决定工程项目的规格和档次。例如,设想建设一幢高层写字楼,根据需求和建设条件,可以建成普通办公大楼,也可以建成具有多功能的现代化办公楼宇,总之,工程项目必须通过定位策划做出准确定位。

在工程项目定义和定位明确的前提下,需要提出工程项目系统框架,进行工程项目功能分析,确定工程项目系统组成。例如,要建设一个现代化钢铁生产项目,其系统构成应包括从原料投人到各类钢材产品产出全过程的若干单项工程——原材料输送子系统,炼铁子系统,炼钢子系统,轧钢子系统,产成品包装、储存和销售子系统等。再如,要新建一所学校,其系统构成应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办公楼、食堂、体育设施,以及视教师和学生的住宿情况建设必要的教师宿舍、学生集体宿舍和浴室等其他生活设施。通过策划工程项目系统框架,应使工程项目的基本设想变为具体而明确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2.奠定工程项目决策基础

在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之上的,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不仅包含建设方案,而且需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市场。建设方案的产生,并不是由投资主体的主观愿望和某种意图的简单构想就能完成的,必须通过专家的总体策划和若干重要细节的策划(如项目定位、系统构成、目标设定及管理运作等的具体策划)并进行可能性和可操作性的分析,才能使建设方案建立在可运作的基础上。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所提供的结论具有可实现性。例如,项目融资方案、项目建设总进度目标等都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仅是从理想条件出发做出决定,在此条件下的可行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虽然很乐观,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却不能按预想的融资方案运作,不能按预想总进度目标开展建设,项目实施的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原来的可行性研究结论相悖。因此,只有经过科学、缜密的工程项目策划,才能为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决策奠定客观而具有运作可能性的基础。

3.指导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由于工程项目策划需要密切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系统的整体特征,不仅把握和揭示工程项目系统总体发展的条件和规律,而且深入到工程项目系统构成的各个层面,还要针对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运作方案提出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构想,因此,工程项目策划将直接成为指导工程项目实施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依据。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因此,工程项目策划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没有策划的工程项目管理及造价管理,将会陷入管理事务的盲目性和被动之中,没有科学管理作支撑的工程项目策划也将会成为纸上谈兵,而缺乏实用价值。

(二)工程项目策划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策划可分为总体策划和局部策划两种。工程项目总体策划一般是指在项目立项决策过程中所进行的全面策划,而工程项目局部策划可以是对全面策划任务进行分解后的一个单项性或专业性问题的策划,例如一个生产子、系统的工艺策划或设备选型配置策划等。局部策划既可在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决策阶段进行,也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根据策划工作的对象和性质不同,策划内容、依据、深度和要求也不一样。

1.工程项目构思策划

工程项目的提出,一般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近远期规划以及提出者(单位或个人)生产经营或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因此,项目构思策划必须以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方针为依据,结合实际建设条件和地区经济社会环境进行。如果已确定在特定的地点建设,还必须与地区或城市规划的要求相适应。项目构想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工程项目的定义。即描述工程项目的性质、用途和基本内容。

(2)工程项目的定位。即描述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水准,工程项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并进行工程项目定位依据及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3)工程项目的系统构成。描述系统的总体功能,系统内部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构成,各自作用和相互联系,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协作和配套的策划思路及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4)其他。与工程项目实施及运行有关的重要环节策划,均可列入工程项目构思策划的范畴。

2.工程项目实施策划

工程项目实施策划旨在将体现建设意图的工程项目构思,变成有实现可能性和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提出带有谋略性和指导性的设想。

(1)工程项目组织策划。对于政府投资的经营性项目,需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应按《公司法》要求组建项目法人。对于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可以实行代建制,也可以采用其他实施方式。工程项目组织策划既是工程项目总体构思策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策划内容。

(2)工程项目融资策划。资金是工程项目实施的物质基础。工程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资金的筹措和运用对工程项目的成败关系重大。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广泛,各种融资方式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风险因素。融资方案的策划是控制资金使用成本,进而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项目风险所不可忽视的环节。工程项目融资策划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技巧性和谋略性,它取决于工程项目的性质和工程项目实施的运作方式。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融资具有不同的特点,只有通过策划才能确定和选择最佳的融资方案。

(3)工程项目目标策划。工程项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明确的建设任务量和时间界限、明确的项目系统构成和组织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项目目标控制。也就是说,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造价目标和进度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同时还要兼顾安全和环保目标。由于工程项目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制约,使工程项目目标的设定变得复杂和困难。为此,需要在工程项目系统构成和定位策划的过程中做到工程项目目标之的最佳匹配。

(4)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策划。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策划是对工程项目实施的任务分解和组织工作策划,包括设计、施工、采购任务的招投标,合同结构,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工作程序、制度及运行机制,项目管理组织协调,管理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应用等。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策划视工程项目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分层次、分阶段地展开,从总体的轮廓性概略策划,到局部的实施性详细策划逐步深化。

(三)多方案比选

不论是总体策划还是局部策划,也不论是决策阶段构思策划还是项目实施策划,都是在构思多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方案比选,为决策提供依据。

工程项目多方案比选主要包括:工艺方案比选、规模方案比选、选址方案比选,甚至包括污染防治措施方案比选等。无论哪一类方案比选,均包括技术方案比选和经济效益比选两个方面。

1.技术方案比选

由于工程项目的技术内容不同,技术方案比较的内容、重点和方法也各不相同。总的比选原则应是在满足技术先进适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能更好地满足决策目标的方案。

技术方案比选方法分为两大类,即: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1)传统方法。包括:经验判断法、方案评分法和经济计算法。

1)经验判断法。利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靠直觉进行方案评价。其优点是适用性强,决策灵活;缺点是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容易导致主观、片面的结果。

2)方案评分法。根据评价指标对方案进行打分,最后根据得分多少判断优劣。常用的方法有加法评分法、乘法评分法、综合价值系数法。其优点是能够定量判断方案的优劣,比起笼统地用“很好”、“好”、“不好”等字眼评价要更为细致、更为准确。

3)经济计算法。通过指标的大小来判断方案的优劣,是一种准确的方案比选方。可应用于较准确地计算各方案经济效益的场合,如价值工程中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中的投资方案等。

(2)现代方法。主要包括:目标规划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灰色理论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

2.经济效益比选

(1)方案比选要点。由于不同投资方案产出品的质量、数量、投资、费用和收益的大小不同,发生的时间、方案的寿命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比较各种不同方案时,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规范的判别标准。

1)筛选备选方案。筛选备选方案实际上就是单方案检验,利用经济评价指标的判断准则剔除不可行方案。

2)保证备选方案之间的可比性。既可按方案的全部因素计算多个方案的全部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也可就各个方案的不同因素计算其相对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局部的分析对比,但要遵循效益和费用计算口径一致的原则,保证各个方案之间的可比性。

3)针对备选方案的结构类型选用适宜的比选方法。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方案,要选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和评价指标。考察结构类型所涉及的因素有:方案的计算期是否相同;方案所需的资金来源是否有限制;方案的投资额是否相差过大等。

多方案比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而且还包括诸如项目本身以及项目内外部的其他相关因素。如产品市场、市场营销、企业形象、环境保护、外部竞争、市场风险等,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深人分析,再结合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情况,才能比选出最佳方案,为科学的投资决策奠定基础。.

(2)方案比选方法。互斥型方案的比选方法包括: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法、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年值法、总费用现值比较法、年费用比较法等。

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工程项目初步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为工程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经济方面的依据。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是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投资结构,减少和规避投资风险,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_)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原则

1.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包括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

(1)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项目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范围内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2)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

2.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1)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联系。

1)财务分析是经济分析的基础。大多数的经济分析是在项目财务分析的基上进行的,任何一个项目财务分析的数据资料都是项目经济分析的基础。

2)大型工程项目中,经济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前提。项目国民经济效益的可行性与否决定了大型工程项目的最终可行性,它是决定大型项目决策的先决条件和主要依据之一。

因此,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既要考虑项目的财务分析结果,更要遵循使国家与社会获益的项目经济分析原则。

(2)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区别。

1)两种评价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项目财务分析是站在企业或投资人立场上,从其利益角度分析评价项目的财务收益和成本,而项目经济分析则是从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分析评价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收益和成本。

2)两种分析中费用和效益的组成不同。在项目财务分析中,凡是流人或流出的项目货币收支均视为企业藥投资者的费用和效益,而在项目经济分析中,只有当项目的投人或产出能够给国民经济带来贡献时才被当作项目的费用或效益进行评价。

3)两种分析的对象不同。项目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或投资人的财务收益和成本,而项目经济分析的对象是由项目带来的国民收人增值情况。

4)两种分析中衡量费用和效益的价格尺度不同。项目财务分析关注的是项目的实际货币效果,它根据预测的市场交易价格去计量项目投人和产出物的价值,而项目经济分析关注的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采用体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影子价格去计量项目投人和产出物的价值。

5)两种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不同。项目财务分析主要采用企业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方法,项目经济分析需要采用费用和效益分析、成本和效益分析和多目标综合分析等方法。

6)两种分析采用的评价标准和参数不同。项目财务分析的主要标准和参数是净利润、财务净现值、市场利率等,而项目经济分析的主要标准和参数是净收益、经济净现值、社会折现率等。

7)两种分析的时效性不同。项目财务分析必须随着国家财务制度的变更而做出相应的变化,而项目经济分析多数是按照经济原则进行评价。

3.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工程项目的类型、性质、目标和行业特点等都会影响项目评价的方法、内容和参数。

(1)对于一般项目,财务分析结果将对其决策、实施和运营产生重大影响,财务分析必不可少。由于这类项目产出品的市场价格基本上能够反映其真实价值,当财务分析的结果能够满足决策需要时,可以不进行经济分析。

(2)对于那些关系国家安全、国土开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等具有较明显外部效果的项目(一般为政府审批或核准项目),需要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角度来考察项目,并以能反映资源真实价值的影子价格来计算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费用,通过经济评价申旨标的计算和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对整个社会经济有益的结论。

(3)对于特别重大的工程项目,除进行财务分析与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外,还应专门进行项目对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和分析。

4.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有无对比”原则。“有无对比”是指“有项目”相对于“无项目”的对比分析。“无项目”状态是指不对该项目进行投资时,在计算期内,与项目有关的资产、费用与收益的预计发展情况;“有项目”状态是指对该项目进行投资后,在计算期内,资产、费用与收益的预计情况。“有无对比”求出项目的增量效益,排除了项目实施以前各种条件的影响,突出项目活动的效果。“有项目”与“无项目”两种情况下,效益和费用的计算范围、计算期应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

(2)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将效益与费用限定在同一个范围内,才有可能进行比较,计算的净效益才是项目投入的真实回报。

(3)收益与风险权衡的原则。投资人关心的是效益指标,但是,对于可能给项目带来风险的因素考虑得不全面,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估计不足,结果往往有可能使项目失败。收益与风险权衡的原则提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要看到效益,也要关注风险,权衡得失利弊后再进行决策。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经济评价的本质就是要对拟建项目在整个计算期的经济活动,通过效益与费用的计算,对项目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比较。一般来说,项目经济评价要求尽量采用定量指标,但对一些不能量化的经济因素,不能直接进行数量分析,为此,需要进行定性分析,并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5)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动态分析是指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静态分析是指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是动态分析,静态指标与一般的财务和经济指标内涵基本相同,比较直观,但只能作为辅助指标。

(二)工程项目财务评价

1.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

财务效益和费用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基础,其估算的准确性与可靠程度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结论。

(1)财务效益和费用的识别和估算应注意的问题:

1)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应注意遵守现行财务、会计以及税收制度的规定。由于财务效益和费用的识别和估算是对未来情况的预测,'经济评价中允许进行有别于财会制度的处理,但要求财务效益和'费用的识别和估算在总体上与会计准则及税收制度相适应。

2)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应遵守“有无对比”的原则。在识别项目的效益和费用时,

需注意只有“有无对比”的差额部分才是由于项目建设增加的效益和费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项目投资的净效益。 '

3)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范围应体现效益和费用对应一致的原则。即在合理确定的项目范围内,对等地估算财务主体的直接效益以及相应的直接费用,避免高估或低估项目的净效益。

4)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应根据项目性质、类别和行业特点,明确相关政策和其他依据、选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文字说明,并编制相关表格。

(2)财务效益和费用的构成。项目的财务效益与项目目标有直接的关系,项目目标不同,财务效益包含的内容也不同。

1)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性项目,项目目标是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实现盈和J,其财务效益主要是指所获取的营业收人。对于某些国家鼓励发展的经营性项目,可以获得增值税的优惠。按照有关会计及税收制度,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应记作补贴收人,作为财务效益进行核算。财务分析中应根据国家规定的优惠范围落实是否可采用这些优惠政策。对先征后返的增值税,财务分析中可进行有别于实际的处理,不考虑“征”和“返”的日寸间差。

2)对于以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于社会或以保护环境等为目标的非经营性项目,往往没有直接的营业收入,也就没有直接的财务效益。这类项目需要政府提供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应将补贴作为项目的财务收益,通过预算平衡计算所需要补贴的数额。

3)对于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或服务,且运营维护采用经营方式的项目,如]市政公用设施、交通、电力等项目,其产出价格往往受到政府管制,营业收入可能基本满足或不能满足补偿成本的要求,有些需要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况下才具有财务生存能力。因此,这类项目的财务效益包括营业收人和补贴收人。

4)项目所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投资、成本费用和税金等。

(3)财务效益和费用采用的价格。财务分析应采用以市场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在建设期内,一般应考虑投人的相对价格变动及价格总水平变动。在运营期内,若能合理判断未来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投入与产出可采用相对变动价格;若难以确定投入与产出的价格变动,一般可采用项目运营期初的价格;有要求时,也可考虑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运营期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采用的价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效益和费用估算采用的价格体系应一致;

2)采用预测价格,有要求时可考虑价格变动因素;

3)对适用增值税的项目,运营期内投人和产出的估算表格可采用不含增值税价格;若采用含增值税价格,应予以说明,并调整相关表格。

(4) 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步骤。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步骤应该与财务分析的步骤相匹配。在进行融资前分析时,应先估算独立于融资方案的建设投资和营业收人,然后是经营成本和流动资金。在进行融资后分析时,应先确定初步融资方案,然后估算建设期利息,进而完成固定资产原值的估算,通过还本付息计算求得运营期各年利息,最终完成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2.财务评价参数

财务评价参数包括计算、衡量项目的财务费用效益的各类计算参数和判定项目财务合理性的判据参数。

(1)基准收益率。财务基准收益率系指工程项目财务评价中对可货币化的项目费用和效益采用折现方法计算财务净现值的基准折现率,是衡量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基准值,是项目财务可行性和方案比选的主要判据。财务基准收益率反映投资者对相应项目占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判断,应是投资者在相应项目上最低可接受的财务收益率。

财务基准收益率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按政府要求进行经济评价的工程项目中采用的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应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进行确定。

2)项目产出物(或服务)价格由政府进行控制和干预的项目,其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需要结合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规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权衡效率与公平、局部与整体、当前与未来、受益群体与受损群体等得失利弊,区分不同行业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政府资源、宏观调控意图、履行政府职能等因素综合测定。

3)在企业投资等其他各类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参考选用的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应在分析一定时期内国家和行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资源供给、市场需求、资金时间价值、项目目标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行业资本构成情况等因素综合测定。

4)在中国境外投资的建设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的测定,应首先考虑国家风险因素。

5)投资者自行测定项目的最低可接受财务收益率,应充分考虑项目资源的稀缺性、进出口情况、建设周期长短、市场变化速度、竞争情况、技术寿命、资金来源等,并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具体项目特点与风险、资金成本、机会成本等因素综合测定。

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测定并发布的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在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按政府要求进行经济评价的建设项目中必须采用;在企业投资等其他各类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可参考选用。

(2)计算期。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建设期应参照项目建设的合理工期或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合理确定;运营期应根据项目特点参照项目的合理经济寿命确定。计算现金流的时间单位,一般采用年,也可采用其他常用的时间单位。

(3)财务评价判断参数。财务评价判据参数主要包括下列判断项目盈利能力的参数和判断项目偿债能力的参数:

1)判断项目盈利能力的参数主要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等指标的基准值或参考值。

2)判断项目偿债能力的参数主要包括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的基准值或参考值。

国家有关部门(行业)发布的供项目财务分析使用的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即权益资金净利润率,下同)、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项目计算期、折旧年限、有关费率等指标的基准值或参考值,在各类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可参考选用。

3.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应在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基础上进行。对于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应通过编制财务分析报表,计算财务指标,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判断项目的财务可接受性,明确项目对财务主体及投资者的价值贡献,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对于非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应主要分析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

(1)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可分为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一般宜先进行融资前分析,在融资前分析结论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初步设定融资方案,再进行融资后分析。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可只进行融资前分析。融资前分析应以动态分析(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为主,静态分析(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为辅。

1)融资前分析。融资前动态分析应以营业收人、建设投资、经营成本和流动资金的估算为基础,考察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折现,计算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指标。融资前分析排除了融资方案变化的影响,从项目投资总获利能力的角度,考察项目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融资前分析计算的相关指标,应作为初步投资决策与融资方案研究的依据和基础。

根据分析角度的不同,融资前分析可选择计算所得税前指标和(或)所得税后指标。融资前分析也可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用以反映收回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2) 融资后分析。融资后分析应以融资前分析和初步的融资方案为基础,考察项目在拟定融资条件下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判断项目方案在融资条件下的可行性。融资后分析用于比选融资方案,帮助投资者做出融资决策。融资后的盈利能力分析应包括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

①动态分析。包括两个层次:

a.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应在拟定的融资方案下,从项目资本金出资者整体的角度,确定其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折现,计算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考察项目资本金可获得的收益水平;

b.投资各方现金流量分析,应从投资各方实际收人和支出的角度,确定其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分别编制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计算投资各方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考察投资各方可能获得的收益水平。当投资各方不按股本比例进行分配或有其他不对等的收益时,可选择进行投资各方现金流量分析。

②静态分析。系指不采取折现方式处理数据,依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计算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和总投资收益率(ROI)指标。静态盈利能力分析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做。

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等,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及财务分析的目的、要求等选用。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首先,应在财务分析辅助表和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编制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通过考察项目计算期内的投资、融资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各项现金流人和流出,计算净现金流量和累计盈余资金,分析项目是否有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正常运营,以实现财务可持续性。财务可持续性应首先体现在有足够大的经营活动净现金量。其次,各年累计盈余资金不应出现负值。若出现负值,应进行短期借款,同时分析该短期借款的年份长短和数额大小,进一步判断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短期借款应体现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其利息应计人财务费用。为维持项目正常运营,还应分析短期借款的可靠性。

(2)非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对于非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可按下列要求进行:

1)对没有营业收人的项目,不进行盈利能力分析,主要考察项目财务生存能力。此类项目通常需要政府长期补贴才能维持运营,应合理估算项目运营期各年所需的政府补贴数额,并分析政府补贴的可能性与支付能力。对有债务资金的项目,还应结合借款偿还要求进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2)对有营业收入的项目,财务分析应根据收人抵补支出的程度,区别对待。收人补偿费用的顺序应为:补偿人工、材料等生产经营耗费、缴纳流转税、偿还借款利息、计提折旧和偿还借款本金。有营业收人的非经营性项目可分为下列两类:

①营业收入在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缴纳流转税、偿还借款利息、计提折旧和偿还借款本金后尚有盈余,表明项目在财务上有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其财务分析方法与一般项目基本相同;

② 对一定时期内收入不足以补偿全部成本费用,但通过在运行期内逐步提高价格(收费)水平,可实现其设定的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缴纳流转税、偿还借款利息、计提折旧、偿还借款本金的目标,并预期在中、长期产生盈余的项目,可只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由于项目运营前期需要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给予补贴,以维持运营,因此应估算各年所需的政府补贴数额,并分析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提供财政补贴的能力。

(三)工程项目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主要是通过经济费用效益对项目进行评价,作为决策的依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应从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率和对社会福利所做出的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对于财务现金流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其经济价值,需要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项目,应将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结论作为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1.经济分析的范围

对于财务价格扭曲,不能真实反映项目产出的经济价值,财务成本不能包含项目对资源的全部消耗,财务效益不能包含项目产出的全部经济效果的项目,需要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下列类型项目应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1)具有垄断特征的项目;

2)产出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项目;

3)外部效果显著的项目;

4)资源开发项目;

5)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

6)受过度行政干预的项目。

2.经济效益和费用的识别和计算

项目经济效益和费用的识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遵循有无对比的原则;

2)对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成员及群体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全面分析;

3)正确识别正面和负面外部效果,防止误算、漏算或重复计算;

4)合理确定效益和费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

5)正确识别和调整转移支付,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

经济效益的计算应遵循支付意愿(WTP)原则和(或)接受补偿意愿(WTA)原则;经济费用的计算应遵循机会成本原则。经济效益和经济费用可直接识别,也可通过调.整财务效益和财务费用得到。经济效益和经济费用应采用影子价格计算,具体包括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等。

效益表现为费用节约的项目,应根据“有无对比”分析,计算节约的经济费用,计入项目相应的经济效益。

对于表现为时间节约的运输项目,其经济价值应采用“有无对比”分析方法,根据不同人群、货物、出行目的等,区别情况计算时间节约价值:根据不同人群及不同出行目的

对时间的敏感程度,分析受益者为得到这种节约所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量,测算出行时间节约的价值。根据不同货物对时间的敏感程度,分析受益者为了得到这种节约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测算其时间节约的价值。

外部效果系指项目的产出或投入无意识地给他人带来费用或效益,且项目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为此获得收益。为防止外部效果计算扩大化,一般只应计算一次相关效果。

环境及生态影响的外部效果是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必须加以考虑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外部效果,应尽可能对项目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的效益和费用(损失)进行量化和货币化,将其列入经济现金流。环境及生态影响的效益和费用,应根据项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具体特点、评价的深度要求及资料占有情况,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与技术对环境影响的外部效果进行识别、量化和货币化。

3.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应采用以影子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不考虑价格总水平变动因素。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采用社会折现率对未来经济效益和经济费用流量进行折现。项目的所有效益和费用(包括不能货币化的效果)一般均应在共同的时点基础上予以折现。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可在直接识别估算经济费用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利用表格计算相关指标;也可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将财务现金流量转换为经济效益与费用流量,利用表格计算相关指标。如果项目的经济费用和效益能够进行货币化,应在费用效益识别和计算的基础上,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指标,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率,具体可以采用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效益费用比(RBC)等指标。

在完成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之后,应进一步分析对比经济费用效益与财务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并根据需要对财务分析与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结论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受益或受损群体,分析项目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在经济上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改进资源配置效率及财务生存能力的政策建议。

4.费用效果分析

对于效益和费用可以货币化的项目应采用上述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于效益难于货币化的项目,应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对于效益和费用均难于量化的项目,应进行定性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果分析系通过比较项目预期的效果与所支付的费用,判断项目的费用有效性或经济合理性。效果难于或不能货币化,或货币化的效果不是项目目标的主体时,在经济评价中应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法,其结论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

5.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系指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项目对所在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系指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项目对国家宏观经济各方面的影响。直接影响范围限于局部区域的项目应进行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全局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具备下列部分或全部特征的特大型建设项目应进行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影响分析:①项目投资巨大、工期超长(跨五年计划或十年规划);②项目实施前后对所在区域或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群体益格局等有较大改变;③项目导致技术进步和技术转变,引发关联产业或新产业群体的发展变化;④项目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大,范围广;⑤项目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较大;⑥项目对区域或国家长期财政收支影响较大;⑦项目的投入或产出对进出口影响大;⑧其他对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1)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内容。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应立足于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和保障经济有序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分析重点应是项目与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长远规划的关系。分析内容应包括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方面。

1)直接贡献。项目对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的直接贡献通常表现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居民收人,增加就业,减少贫困,扩大进出口,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地方或国家财政收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

2)间接贡献。项目对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影响的间接贡献表现在: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和流动,促进城市化,带动相关产业,克服经济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3)不利影响。项目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非有效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损害生态平衡、危害历史文化遗产;出现供求关系与生产格局的失衡,引发通货膨胀;冲击地方传统经济;产生新的相对贫困阶层及隐性失业;对国家经济安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等。

(2)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指标。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应遵循系统性、综合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分析的指标体系宜由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社会与环境指标和国力适应性指标等构成。

①经济总量指标。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包括增加值、净产值、纯收入、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经济总量指标可使用当年值、净现值总额和折现年值。

②经济结构指标。反映项目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影响力系数等指标。

③社会与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就业效果指标、收益分配效果指标、资源合理利用指标和环境影响效果指标等。为了分析项目对贫困地区经济的贡献,可设置贫困地区收益分配比重指标。

三、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报表的编制

(一)投资方案现金流量表

投资方案现金流量表由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构成,其具体内容随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角度、范围和方法不同而不同,其中,主要有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和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投资现金流量表

投资现金流量表是以投资方案为一独立系统进行设置的。它以投资方案建设所需的总投资作为计算基础,反映投资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其现金流量表构成见表6.1.1(举例)。通过投资现金流量表可计算投资方案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并可考察投资方案融资前的盈利能力,为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建立共同的基础。根据需要,可从所得税前(即息税前)和(或)所得税后(即息税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选择计算所得税前和(或)所得税后指标。注意,这里所指的“所得税”是根据息税前利润(计算时其原则上不受融资方案变动的影响,即不受利息多少的影响)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称为“调整所得税”。区别于按照税后利润计算的所得税。

注:1.本表适用于新设法人项目与既有法人项目的增量和“有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

2.调整所得税为以息税前利润为基数计算的所得税,区别于“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和“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税。

2.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是从投资方案权益投资者整体(即项目法人)角度出发,以投资方案资本金作为计算的基础,把借款本金偿还和利息支付作为现金流出,用以计算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反映在一定融资方案下投资者权益投资的获利能力,用以比选融资方案,为投资者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提供依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构成见表6.1.2(举例)。

注:1.项目资本金包括用于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的资金。

2.对外商投资项目,现金流出中应增加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

3.本表适用于新设法人项目与既有法人项目“有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

3.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是分别从投资方案各个投资者的角度也发,以投资者的出资额作为计算的基础,用以计算投资方案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构成见表6.1.3。一般情况下,投资方案投资各方按股本比例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及风险,因此,投资各方的利益一般是均等的,没有必要计算投资各方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只有投资方案投资者中各方有股权之外的不对等的利益分配时(契约式的合作企业常常会有这种情况),投资各方的收益率才会有差异,此时常常需要计算投资各方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以看出各方收益是否均衡,或者其非均衡性是否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有助于促成投资方案投资各方在合作谈判中达成平等互利的协议。

注:本表可按不同投资方分别编制。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人是指出资方因该投资方案的实施将实际获得的各种收入;现金流出是指出资方因该投资方案的实施将实际投人的各种支出。表中科目应根据投资方案具体情况调整。

1.实分利润是指投资者由投资方案获取的利润。

2.资产处置收益分配是指对有明确的合营期限或合资期限的投资方案,在期满时对资产余值按股比或约定比例的分配。

3.租赁费收人是指出资方将自己的资产租赁给投资方案使用所获得的收人,此时应将资产价值作为现金流出,列为租赁资产支出科目。

4.技术转让或使用收入是指出资方将专利或专有技术转让或允许该投资方案使用所获得的收入。

4.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反映投资方案计算期各年的投资、融资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用于计算累计盈余资金,分析投资方案的财务生存能力。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构成见表6.1.4。

S.投资方案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经济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实际上又是通过投资方案现金流量表计算导出的。从表6.1.1?表6.1.4可知,必须在明确考察角度和系统范围的前提下正确区分现金流人与现金流出。对于一般性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来说,投资、经营成本、营业收人和税金等经济量本身既是经济指标,又是导出其他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依据,所以它们是构成投资方案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也是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最重要的基础数据。

(1)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指投资方案实施后各年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即: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X产品单价(或服务) (6.1.1)

主副产品(或不同等级产品)的销售收人应全部计人营业收人;所提供的不同类型服务收入也应同时计人营业收人。营业收人是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的主体,也是利润表的主要科目。营业收人是经济效果分析的重要数据,其估算的准确性极大地影响着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因此,营业收人的计算既需要在正确估计各年生产能力利用率(或称生产负荷或开工率)基础之上的年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也需要合理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1)产品年销售量(或服务量)的确定。在投资方案营业收入估算中,应首先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确定投资方案产品(或服务量)的市场份额,进而合理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再根据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和各年的运营负荷确定年产量(服务量)。为计算简便,假定年生产量即为年销售量,不考虑库存,即当期的产出(扣除自用量后)当期全部销售,也就是当期产品产量等于当期销售量。但需注意年销售量应按投产期与达产期分别测算。

投资方案各年运营负荷一般开始投产时负荷较低,以后各年逐步提高,提高的幅度应根据技术的成熟度、市场的开发程度、产品的寿命期、需求量的增减变化等因素,结合行业和投资方案特点,通过制订运营计划合理确定。有些投资方案的产出寿命期较短、更新快,达到一定负荷后,在适当的年份开始减少产量,甚至适时终止生

2) 产品(或服务)价格的选择。经济效果分析采用以市场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有要求时可考虑价格变动因素。它取决于产品的销售去向和市场需求,故应考虑国内外产品价格变化趋势来确定产品价格水平。产品销售价格一般采用出厂价格,即:

产品出厂价格=目标市场价格一运杂费 (6.1.2)

对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可在现行市场价格的基础上换算为产品的出厂价格;也可根据预计成本、利润和税金确定价格。对于供出口的产品,应先按国际目标市场价格扣减海外运杂费并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后,确定离岸价格,然后换算为出厂价格;如果其销售价格选择离岸价格,则应同时将由投资方案所在地到口岸的运杂费计人成本。对适用增值税的投资方案,运营期经济效果评价所用的价格可以是含增值税的价格,也可以是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但需要在分析中予以说明。总之,在选择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时,要分析所采用的价格基点、价格体系、价格预测方法,特别应对采用价格的合理性进行说明。

生产多种产品和提供多项服务的营业收人计算对生产多种产品和提供多项服务的,应分别计算各种产品及服务的营业收入。对于不便按详细的品种分类计算营业收人的,可采取折算为标准产品(或服务)的方法计算营业收入。

(2) 补贴收入。某些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投资方案,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垃圾处理项目、污水处理项目等,政府在项目运营期给予一定数额的财政补助,以维持正常运营,使投资者能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对这类投资方案应按有关规定估算企业可能得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在此处核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包括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以及属于财政扶持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等,应按相关规定合理估算,记作补贴收入。补贴收入同营业收入一样,应列入投资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和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以上补贴收入,应根据财政、税务部门的规定,分别计入或不计入应税收入。

(3) 投资。投资是投资主体为了特定的目的,以达到预期收益的价值垫付行为。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的总投资是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之和。

建设投资是指投资方案按拟定建设规模(分期实施的投资方案为分期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内容进行建设所需的投入。在投资方案達成后按有关规定建设投资中的各分项将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形成的固定资产原值可用于计算折旧费,投资方案寿命期结束时,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一般指当时市场上可实现的预测价值)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项在期末可回收的现金流入。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原值可用于计算摊销费。

在建设投资分年计划的基础上可设定初步融资方案,对采用债务融资的投资方案应估算建设期利息。建设期利息系指筹措债务资金时在建设期内发生并按规定允许在投产后计人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即资本化利息。建设期利息包括银行借款和其他债务资金的利息,以及其他融资费用。其他融资费用是指某些债务融资中发生的手续费、承诺费、管理费、信贷保险费等融资费用,一般情况下应将其单独计算并计入建设期利息。分期建成投产的投资方案,应按各期投产时间分别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此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应计入总成本费用。

流动资金系指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不包括运营中需要的临时性营运资金。流动资金的估算基础是经营成本和商业信用等,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流动资产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存货、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流动负债的构成要素一般只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投产第一年所需的流动资金应在投资方案投产前安排,为了简化计算,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流动资金可从投产第一年开始安排。在投资方案寿命期结束时,投人的流动资金应予以回收。

(4) 投资方案资本金。投资方案资本金(即投资方案权益资金)是指在投资方案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投资方案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投资方案权益投资者整体(即项目法人)不承担这部分资金的任何利息和债务;投资者可按其出资的比例依法享有所有者权益,也可转让其出资,但一般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

投资方案资本金主要强调的是作为投资方案实体而不是企业所注册的资金。注册资金是指企业实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通常指营业执照登记的资金,即会计上的“实收资本”或“股本”,是企业投资者按比例投入的资金。在我国注册资金又称为企业资本金。因此,投资方案资本金是有别于注册资金的。投资方案的资本金是由投资方案的发起人、股权投资人以获得投资方案财产权和控制权的方式投入的资金。资本金出资形态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资源开采权作价出资,但必须经过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作价。通常企业未分配利润以及从税后利润提取的公积金可投资于投资方案,成为投资方案的资本金。为了使投资方案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应根据投资各方及投资方案的具体情况选择投资方案资本金的出资方式,以保证投资方案能顺利建设并在建成后能正常运营。

(5)维持运营投资。某些投资方案在运营期需要进行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才能得以维持正常运营,例如设备更新费用、油田的开发费用、矿山的井巷开拓延伸费用等。不同类型和不同行业的投资方案投资的内容可能不同,但发生维持运营投资时应估算其投资费用,并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现金流出,参与财务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计算。同时,也应反映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参与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维持运营投资是否能予以资本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取决于其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且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如果该投资投人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成本实质性降低等,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那么,该维持运营投资应予以资本化,即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并计提折旧。否则该投资只能费用化,不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原值。

(6) 总成本。在投资方案运营期内,各年的总成本费用按生产要素消耗计算如下: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

摊销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6.1.3)

1)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耗用量大的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应分别按照其年消耗量和供应单价进行估算,然后汇总。即:

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Σ年消耗量X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应单价 (6.1.4)

其他耗用量不大,但是种类繁多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成本可以参照类似企业统计资料计算的其他材料、燃料及动力占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成本的比率进行估算。

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是在选定价格体系下的预测价格,该价格应按到厂价格计,并考虑运输及仓储损耗。采用的价格时点和价格体系应与营业收人的估算一致。;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及动力费估算要充分体现行业特点和投资方案具体情况。

2)工资及福利费。工资及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通常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以及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中由职工个人缴付的部分。工资及福利费一般按照投资方案建成投产后各年所需的职工总数即劳动定员数和人均年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测算,即

工资及福利费=企业职工定员数X人均年工资及福利费 (6.1.5)

确定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时需考虑投资方案性质、投资方案地点、行业特点等因素。依托老企业的投资方案,还要考虑原企业工资水平。也可按照不同人员类型和层次分别估算不同档次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然后汇总;同时可以根据工资及福利费的历史数据并结合工资及福利费的现行增长趋势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增长率,在各年的工资及福利费水平中反映出这种增长趋势。

3)修理费。修理费是指为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使用效能,对其进行必要修理所发生的费用。按修理范围的大小和修理时间间隔的长短可以分为大修理和中小修理。投资方案评价中可直接按固定资产原值(扣除所含的建设期利息)或折旧额的一定百分数估算,百分数的选取应考虑行业的投资方案特点,修理费可按下列公式之一计算:

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X计提比率(%) (6.1.6)

修理费=固定资产折旧额X计提比率(%) (6.1.7)

修理费允许直接在成本中列支,如果当期发生的修理费用数额较大,可采用预提或摊销的办法。在生产运营的各年中,修理费率的取值,一般采用固定值。根据投资方案特点也可以间断性地调整修理费率,开始取较低值,以后取较高值。

4)折旧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可以分类计算,也可以综合计算。

5)摊销费。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在投资方案投产后一定期限内分斯摊销的费用。按照有关规定,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成本。法律和合同规定了法定有效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摊销年限从其规定,否则摊销年限应注意符合税法的要求。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

其他资产的摊销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摊销年限应注意符合税法的要求。

6)利息支出。利息支出是指按照会计法规,企业为筹集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称为借款费用,又称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在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分析中,通常只考虑利息支出。利息支出的估算包括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三部分。建设投资贷款在生产期间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不同的还款方式和条件采用不同的计息方法,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按照每年年初借款余额和预计的年利率计算。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生产运营期利息是可以进人总成本的,因而每年计算的利息不再参与以后各年利息的计算。

7)其费用。其他费用包括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和其他营业费用这三项费用,系指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分别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以后的其余部分,应计入生产总成本费用的其他所有费用。产品出口退税和减免税项目按规定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可包括在内。

(7)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工程经济分析中的专用术语,用于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现金流量分析。

在经济效果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反映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逐年发生的现金流人和流出。由于建设投资已按其发生的时间作为一次性支出被计入现金流出,在投资方案建成后建设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折旧费是建设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的补偿价值,如将折旧随成本计人现金流出,会造成现金流出的重复计算。同样,由于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也是建设投资所形成资产的补偿价值,只是投资方案内部的现金转移,而非现金支出,故为避免重复计算也不予考虑。贷款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所要付出的代价,对于投资方案来说是实际的现金流出,但在评价投资方案总投资的经济效果时,并不考虑资金来源问题,故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考虑贷款利息的支出。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由于已将利息支出单列,因此经营成本中也不包括利息支出。由此可见,经营成本作为投资方案现金流量表中运营期现金流出的主体部分,是从投资方案本身考察的,在一定期间\(通常为一年)内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服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按下式计算: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一折旧费一摊销费一利息支出 (6.1.8)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6.1.9)

经营成本与融资方案无关。因此在完成建设投资和营业收入估算后,就可以估算经营成本,为投资方案融资前分析提供数据。

(8)税金。税金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参与国民收人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货币形式。在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合理计算各种税费,是正确计算投资方案效益与费用的重要基础。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涉及的税费主要包括关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有些行业还包括土地增值税。税金一般属于财务现金流出,在进行税金计算时应说明税种、税基、税率、计税额等。

(二)经济分析主要报表

经济分析主要报表包括项目投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投资费用估算调整表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经营费用估算调整表。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