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第三章考点:混凝土

发表时间:2017/12/18 10:37:25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2017年造价工程师成绩查询时间

三、混凝土

混凝土是指以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及其他材料为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物再经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按所用胶凝材料的种类不同,混凝土可分为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树脂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等,其中水泥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

(一)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以下简称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常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和料。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或集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混凝土硬化前,水泥浆、外加剂与掺和料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和物一定的流动性,便于施工操作。水泥浆硬化后,则将砂、石骨料胶结成一个结实的整体。砂、石一般不参与水泥与水的化学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节约水泥、承担荷载和限制硬化水泥的收缩。外加剂、掺和料除了起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作用外,还有节约水泥的作用。

1.水泥

水泥是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经济性的重要因素。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性质与特点、工程部位、工程所处环境以及施工条件等,根据不同品种水泥的特性进行合理的选择。.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对于一般强度的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对于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泥强度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0.9?1.5倍。

2.砂

砂是指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形成的粒径在4.75mm以下的岩石粒料,主要有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海砂和山砂。河砂、湖砂、海砂由于受水流的冲刷作用,颗粒表面较光滑,拌制混凝土时需水量较少,但砂粒与水泥间的胶结力较弱,海砂中常含有贝壳碎片及可溶性盐类等有害杂质;山砂颗粒多具棱角、表面粗糙,需水量较大,和易性差,但砂粒与水泥间的胶结力强,砂中含泥量及有机质等有害杂质较多,建设工程中一般采用河砂作为细骨料。人工砂是机制砂和混合砂的统称,机制砂是经过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岩石颗粒,但不含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混合砂是由机械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3)砂的物理性质。表观密度一般为2.55?2.75g/cm3,干砂堆积密度一般为1450?1700kg/m3,随砂含水率的变化其堆积体积也发生变化。若以干砂为标准,当含水率为5%?7%时,体积增大25%?30%,这是由于砂子表面的吸附水膜造成,而继续增大水量时,水膜破裂体积反而缩小,所以在拌制混凝土时,砂子用量以质量控制较为可靠。

砂子的含水状态分全干、气干、表干和潮湿四种状态,其含水量各不相同,为了消除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标准规定,骨料以干燥状态设计配合比,其他状态含水率应进行换算。

3.石子

普通石子包括碎石和卵石。碎石是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到的岩石粒料;卵石是天然岩石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颗粒。

碎石表面粗糙,颗粒多棱角,与水泥浆黏结力强,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但其总表面积和空隙率较大,拌制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多,拌和物和易性较差;卵石表面光滑,少棱角,空隙率及表面积小,拌制混凝土需用水泥浆量少,拌和物和易性好,便于施工,但所含杂质常较碎石多,与水泥浆黏结力较差,故用其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低。

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中,将粗骨料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M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4.水

混凝土拌和用水和混凝土养护用水包括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和海水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规定,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0mg/L;对使用钢丝或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50mg/L。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不宜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装饰混凝土、不得用于使用碱活性或潜在碱活性骨料的混凝土。在无法获得水源的情况下,海水可用于素混凝土,但不宜用于装饰混凝土。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当对拌和用水进行检验时,被检验水样应与饮用水进行水泥癡结时间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不应大于30min;同时,初凝和终凝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被检验水样与饮用水样进行水泥胶砂强度对比试验,被检水样配制的水泥胶砂3d和28d强度不应低于饮用水配制的水泥胶砂3d和28d的90%。

对硬化混凝土的养护用水,重点控制pH值、氯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和放射性指标等。对混凝土养护用水的要求,监测项目可适当减少,可不检验不溶物和可溶物、泥凝结时间和水泥胶砂强度。

5.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或辱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在混凝土中应用外加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及相关的外加剂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可根据工程特点、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配来确定。

(二)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1.混凝土的强度

(1)立方体抗压强度()。按照标准的制作方法制成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C±2°C,相对湿度95%以上或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下养护到28d,按照标准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简称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表示。而立方体抗压强度()只是一组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并未涉及数理统计和保证率的概念。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按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

(2)抗拉强度。混凝土在直接受拉时,很小的变形就要开裂。它在断裂前没有残余变形,是一种脆性破坏。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且强度等级越蒿,该比值越小,所以,混凝土在工作时,一般不依靠其抗拉强度。在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不是由混凝土承受拉力,而是由钢筋承受拉力。但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减少裂缝很重要,有时也用来间接衡量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强度。

目前,许多国家都是采用劈裂抗拉试验方法,间接地求混凝土抗拉强度,称为劈裂抗拉强度。

(3)抗折强度。在道路和机场工程中,混凝土抗折强度是结构设计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而抗压强度作为参考强度指标。各交通等级道路路面要求的水泥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为5.0MPa(特重和重交通量)、4.5MPa(中等交通量)、4.0MPa(轻交通量)。

道路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检验的标准试件为150mmX150mmX550mm直方体,是对直角棱柱体小梁按三分点加荷方式测定的。

(4)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黏结强度,而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的黏结强度又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及骨料性质有密切关系。此外混凝土的强度还受施工质量、养护条件及龄期的影响。

1)水灰比和水泥强度等级。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所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也越高。当用同一品种及相同强度等级水泥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因为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的25%左右,为了获得必要的流动性,保证浇灌质量,常需要较多的水,也就是较大的水灰比。当水泥水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

有效断面,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在孔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可以认为,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水泥石强度越高,与骨料黏结力也越大,混凝土强度也就越高。适当控制水灰比及水泥用量,是决定混凝土密实性的主要因素。

2)养护的温度和湿度。混凝土的硬化,关键在于水泥的水化作用,温度升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因而混凝土强度发展也快。反之,温度降低,水泥水化速度降低,混凝土

强度发展将相应迟缓。周围环境的湿度对水泥的水化作用能否正常进行有显著影响,湿度适当,水泥水化便能顺利进行,使混凝土强度得到充分发展。如果湿度不够,混凝土会失水干燥而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水泥的水化作用不能完成,致使混凝土结构松散,渗水性增大,或形成干缩裂缝,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耐久性。因此,在夏季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浇水,保持必要的湿度,在冬季特别注意保持必要的温度。

3)龄期。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随着龄期增加而提高。最初7?14d内,强度增长较快,28d以后增长缓慢。

2.混凝土的和易性

(1)和易性概念。混凝土的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和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1)流动性。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充满模板的能力。

2)黏聚性。指混凝土拌和物具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施工、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不致出现分层离析,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勻性的能力。

3)保水性。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中不致发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黏聚性好的凝土拌和物,其保水性也好,但流动性较差;如增大流动性,则黏聚性、保水性易变差。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通常采用坍落度及坍落扩展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进行评定。

(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1)水泥浆。水泥浆是普通混凝土和易性最敏感的影响因素。

2)骨料品种与品质。采用最大粒径小、棱角少、片状针颗粒少、级配好的粗骨料,细度模数偏大的中粗砂、砂率稍高、水泥浆体量较多的拌和物,混凝土和易性的综合指标较好。

3)砂率。是指混凝土拌和物砂用量与砂石总量比值的百分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存在最佳砂率,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保持黏聚性和保水性。

4)其他因素。

①水泥与外加剂。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的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较小。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加入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引气剂等,使混凝土在较低水灰比、较小用水量的条件下仍能获得很好的流动性。

②温度和时间。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拌和好的混凝土坍落度逐渐减小。

3.混凝土耐久性

(1)混凝土耐久性概念。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1)抗冻性。指混凝土在饱和水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能,是评定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指标。抗冻性好坏用抗冻等级表示。根据混凝土所能承受的反复冻融次数,划分为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F3009个等级。

混凝土的密实度、孔隙的构造特征是影响抗冻性的重要因素。密实或具有封闭孔隙的混凝土,其抗冻性较好。

2)抗渗性。指混凝土抵抗水、油等液体渗透的能力。抗渗性好坏用抗渗等级表示。根据标准试件28d龄期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分为P4、P6、P8、P10、P125个等级,相应所能承受的水压分别为0.4MPa、0.6MPa、0.8MPa、1.0MPa、1.2MPa。混凝土水灰比对抗渗性起决定性作用。

3)抗侵蚀性。腐蚀的类型通常有淡水腐蚀、硫酸盐腐蚀、溶解性化学腐蚀、强碱腐蚀等。混凝土的抗侵蚀性与密实度有关,水泥品种、混凝土内部孔隙特征对抗腐蚀性也有较大影响。

4)混凝土碳化。

环境中的C02和水与混凝土内水泥石中的Ca(OH)2&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从而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减弱了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湿度、混凝土密实度、水泥品种与掺和料用量是影响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

(2)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取决于组成材料的质量及混凝土密

实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

1)根据工程环境及要求,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2)控制水灰比及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

3)选用质量良好、级配合理的骨料和合理的砂率。

4)掺用合适的外加剂。

(三)预拌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和物的混凝土。预拌混凝土作为商品出售时,也称商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作为半成品,质量稳定、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能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文明施工。国家提倡或强制要求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在采用商品混凝土时要考虑混凝土的经济运距,一般以15?20km为宜,运输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h。

预拌混凝土分为常规品和特制品。常规品代号A,特制品代号B,包括的混凝土种类有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重混凝土。预拌混凝土供货量应以体积计,计算单位为m3。预拌混凝土体积应由运输车实际装载的混凝土拌和物质量除以混凝土拌和物的表观密度求得(一辆运输车实际装载量可由用于该车混凝土中全部原材料的质量之和求得,或可由运输车卸料前后的重量差求得)。预拌混凝土供货量应以运输车的发货总量计算。如需要以工程实际量(不扣除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所占体积)进行复核时,其误差应不超过±2%。

(四)特种混凝土

1.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2006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为: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具有髙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物。

2.高强混凝土

高强度混凝土是用普通水泥、砂石作为原料,采用常规制作工艺,主要依靠高效减水剂,或同时外加一定数量的活性矿物掺和料,使硬化后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3.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是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工程中使用轻骨料混凝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建筑物的自重,降低地基基础工程费用和材料运输费用;可使建筑物绝热性改善,节约能源,降低建筑产品的使用费用;可减小构件或结构尺寸,节约原料,使使用面积增加等。

4.多孔混凝土

(1)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按用途可分为非承重砲块、承重砌块、保温块、墙板与屋面板五种。

(2)泡沫混凝土。

凡在配制好的含有胶凝物质的料浆中加人泡沫而形成多孔的坯体,并经养护形成的多孔混凝土,称为泡沫混凝土。泡沫的形成可以通过化学发泡剂发泡,压缩空气弥散及天然'沸石粉吸附空气(载气)等方法来完成。其中压缩空气弥散形成气泡制得的泡沫混凝土可称为充气型泡沫混凝土,天然沸石吸附空气形成气泡制得的混凝土可称为载气型泡沫混凝土。松香皂发泡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发泡剂。

目前,我国泡沫混凝土生产采用平模或立模浇筑、带模进行蒸压养护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工艺,浇筑高度较低,生产效率不高,工艺比较落后,一直制约泡沫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泡沫混凝土的生产工艺,除了发泡和搅拌与加气混凝土不同外,其他工序和加气混凝土大体相同。泡沫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及有关注意事项与加气混凝土基本相同,但由于其强度低,所以只能作为围护材料和隔热保温材料。

(3)大孔混凝土。

大孔混凝土指无细骨料的混凝土,按其粗骨料的种类,可分为普通无砂大孔混凝土和轻骨料大孔混凝土两类。普通大孔混凝土是用碎石、卵石、重矿渣等配制而成。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则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煤渣等配制而成。有时为了提高大孔混凝土的强度,也可掺人少量细骨料,这种混凝土称为少砂混凝土。大孔混凝土中大孔的形成是因为配制混凝土时不加细集料(或细集料),如果对水泥浆体量加以控制,水泥浆体只作为粗集料之间的胶结料而没有多余的料浆对粗集料之间的孔隙进行填充,粗集料之间的孔隙就成为混凝土的大孔。大孔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孔尺寸与粗集料的粒径与级配有关。级配越均匀,即级配越少;孔越多,孔隙率也就越高。孔径尺寸从理论上说应接近粗集料的粒径。

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取决于所选用的集料表观密度、粒径和级配。一般情况下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在1500?1900kg/m3之间,轻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现密度在500?1500kg/m3之间。大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可达3.5?5.0MPa,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可以达到7.5?10MPa。大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小,导热系数一般在0.2?1.0W/(m·K)之间。大孔混凝土的收缩较小,一般为0.2?0.3mm/m,在某些情况下仅为普通混凝土的一半,抗冻性优良。

大孔混凝土适用于制作墙体小型空心砲块、砖和各种板材,也可用于现浇墙体。普通大孔混凝土还可制成滤水管、滤水板等,广泛用于市政工程。

5.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又叫抗渗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不得小于P6,一般通过对混凝土组成材料质量改善,合理选择配合比和集料级配,以及掺加适量外加剂,达到混凝土内部密实或是堵塞混凝土内部毛细管通路,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渗性能,可提高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防水能力,节省外用防水材料,简化防水构造,对地下结构、高层建筑的基础以及贮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是根据其工程埋置深度来确定的,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规定,设计抗渗等级有p6、p8、p10、p12。

实现混凝土自防水的技术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1)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密实度。一般应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前提下,减小水灰比,降低孔隙率,减少渗水通道。适当提高水泥用量、砂率和灰砂比,在粗骨料周围形成质量良好的、足够厚度的砂浆包裹层,阻断沿粗骨料表面的渗水孔隙。改善骨料颗粒级配,降低混凝土孔隙率。

2)掺入化学外加剂提高密实度。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减水剂、三乙醇胺早强剂或氯化铁防水剂均可提高密实度,增加抗渗性。减水剂既可减少混凝土用水量,又可使水充分分散,水化加速,水化产物增加;三乙醇胺是水泥水化反应的催化剂,可增加水泥水化产物;氯化铁防水剂可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2生成不溶于水的胶体,填塞孔隙,从而配制出高密度、高抗渗的防水混凝土。氯化铁防水剂的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用水稀释后使用。

3)使用膨胀水泥(或掺用膨胀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渗性。目前掺用膨胀剂的方法应用颇广,但必须首先依据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严格锋验膨胀剂本身的质量,合格后掺用,方可取得应有的防水效果。

(2)改善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可以形成大量封闭微小气泡,这些气泡相互独立,既不渗水,又使水路变得曲折、细小、分散,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施工中应尽量少留或不留施工缝,必须留施工缝时需设止水带;模板不得漏浆;原材料质量应严加控制;加强搅拌、振捣和养护工序等。

6.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是由级配良好的骨料、较低的水泥用量和用水量、较多的混合材料(往往加人适量的缓凝剂、减水剂或引气剂)制成的超干硬性混凝土拌和物,经振动碾压等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混凝土,是道路工程、机场工程和水利工程中性能好、成本低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1)对碾压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骨料。由于碾压混凝土用水量低,较大的骨料粒径会引起混凝土离析并影响混凝土外观,最大粒径以20mm为宜,当碾压混凝土分两层摊铺时,其下层集料最大粒径采用40mm。为获得较高的密实度应使用较太的砂率,.必要时应多种骨料掺配使用。为承受施工中的压振作用,骨料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2)混合材料。混合材料除具有增加胶结和节约水泥作用外,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实性及耐久性。碾压混凝土施工操作时间长,碾压成形后还可能承受上层或附近振动的扰动,为此常加人缓凝剂;为使混凝土在水泥浆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和易性,可加人适量的减水剂;为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可加人适量的引气剂。

3)水泥。当混合材料掺量较高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以便混凝土尽早获得强度;当不用混合材料或用量很少时,宜选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使混凝土取得良好的耐久性。

(2)碾压混凝土的特点。

1)内部结构密实、强度高。碾压混凝土使用的骨料级配孔隙率低,经振动碾压内部结构骨架十分稳定,因此能够充分发挥骨料的强度,使混凝土表现出较高的抗压强度。

2)干缩性小、耐久性好。振动碾压后,一方面内部结构密实且稳定性好,使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用水量少,混凝土的干缩减少,水泥石结构中易被腐蚀的氢氧化钙等物质含量也很少,这些都为其改善耐久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节约水泥、水化热低。因为碾压混凝土的孔隙率很低,填充孔隙所需胶结材料比普适混凝土明显减少;振动碾压工艺对水泥有良好的强化分散和塑化作用,对混凝土流动性要求低,多为干硬性混凝土,需要起润滑作用的水泥浆量减少,所以碾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为减少。这不仅节约水泥,而且使水化热大为减少,使其特别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7.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是以混凝土为基体,外掺各种纤维材料而成,掺入纤维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降低其脆性。纤维的品种有高弹性模量纤维(如钢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和低弹性模量纤维(如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两类。纤维混凝土目前已逐渐地应用在高层建筑楼面,高速公路路面,荷载较大的仓库地面、停车场、贮水池等处。

大量材料性能和工程结构试验证明,纤维混凝土对增强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防止早期由沉陷、水化热、干缩而产生的内蕴微裂纹,减少表现裂缝和开裂宽度,增强混凝土的防渗性能、抗磨损抗冲击性能及增强结构整体性有显著作用。纤维混凝土的作用如下:

(1)很好地控制混凝土的非结构性裂缝。

(2)对混凝土具有微观补强的作用。

(3)利用纤维束减少塑性裂缝和混凝土的渗透性。

(4)增强混凝土的抗磨损能力。

(5)静载试验表明纤维混凝土可替代焊接钢丝网。

(6)増加混凝土的抗破损能力。

(7)增加混凝土的抗冲击能力。

8.聚合物混凝土

聚合物混凝土是由有机聚合物、无机胶凝材料、集料有效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昆凝土材料的总称。它是混凝土与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克服了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低v脆大、易开裂、耐化学腐蚀性差等缺点,扩大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是国内大力研究和发展的新型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主要分为:聚合物浸渍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和聚合物胶结混凝土(树脂混凝土)三类。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可作为高效能结构材料应用于特种工程,例如腐蚀介质中的管、桩、柱、地面砖、海洋构筑物和路面、桥面板,以及水利工程中对抗冲、耐磨、抗冻要求高的部位。也可应用于现场修补构筑物的表面和缺陷,以提高其使用性能。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可应用于现场灌筑构筑物、路面及桥面修补,混凝土储罐的耐蚀面层,新老混凝土的黏结以及其他特殊用途的预制品。

聚合物胶结混凝土(树脂混凝土)可在工厂预制。与水泥混凝土相比,具有快硬、高强和显著改善抗渗、耐蚀、耐磨、抗冻融以及黏结等性能,可现场应用于混凝土工程快速修补、地下管线工程快速修建、隧道衬里等。

2018年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时间

点击进入造价工程师考试准题库



(责任编辑:zyc)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