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8年出版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第七章第六节:句法

发表时间:2018/1/17 14:46:0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第六节 句法

所谓句法,就是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句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语言是发展的,古代汉语句法也有其特殊之处。这里我们简要地讲一讲古代汉语中的几种比较特殊的句法。

一、判断句

古汉语,特别是先秦时代的判断句式,不像现代汉语有明显的判断词“是”,而是用一些固定的句式来表明的。

古代汉语中典型的判断句式是“……者,……也”。“者”之前的语词为主语,“也”之前的语词作谓语。例如:

①吴广者,阳夏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译:吴广是阳夏人。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廉颇是赵国杰出的将领。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译: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有时不用“者”字,成为“……,……也”的句式。

例如: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潜《桃花源记》)

译:南阳人刘子骥是位高尚的名士。

⑤晋,吾宗也。(《左传·僖公五年》)

译:晋国是我的同宗。

如果主语是代词,中间一般没有停顿;有时也会省略主语,成为“……也”的句式。例如:

⑥我区氏儿也。(柳宗元《童区寄传》)

译:我是区家的孩子。

⑦此谋攻之法也。(《孙子兵法·谋攻》)

译:这是用谋略攻取的方法。

⑧虎视之,庞然大物也。(柳宗元《黔之驴》)

译:老虎看见驴,那驴是庞然大物。

有时只用“者”,不用“也”.成为“……者,……”的句式。例如:

⑨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译:陈轸是位游说之士。

⑩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译:粟是农民种植的。

有时“者”“也”都不用。例如:

11.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苟卿列传》)

译:荀卿是赵国入。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句子从句式上来看像判断句,但如果它们的主语和谓语不属于同类事物或者不具备同一性质,则不能硬译为判断句。例如:

1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译:国君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

必须注意的是,在先秦汉语中,“是”是作为指示代词,而不是作为判断词来使用的。例如:

13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苟子·天论》)

译:日月、星辰、历象,这些在夏禹、夏桀时代都是相同的。

14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译:这里是我的剑掉入水中的地方。

例⑩中的“是”是指“日月、星辰、历象”,例⑩中的“是”是指刻记号的地方。汉代以后,才出现以“是”为判断词的判断句。例如:

15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译;这一定是豫让。

16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乐府诗集·木兰诗》)

译:共同征战了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二、被动句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这类句子是主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者),这类句子是被动句。现代汉语的被动句是在动词前加介词“被”来表示。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在动词谓语后面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例如: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所以楚怀王在国内被郑袖迷惑,在国外被张仪欺骗。(按:原文承上文省略了主语“怀王”。)

②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蔺相如已经回到国内,赵王认为他是贤能的大夫,出使不被诸侯凌辱。

二是在谓语动词前加“见”字,表示被动。例如:

③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译:到了四十岁还被厌恶,他一生就完了。

④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诚信的人反而被怀疑。

如果需要把动词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则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出主动者。例如:

⑤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晏子春秋·杂上》)

译:不久,晏子就被景公猜忌。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实在担心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三是在谓语动词前加“为”字,表示被动。例如:

⑦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译:重的被杀戮,轻的被怀疑。

⑧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左传·襄公十年》)

译:城小但很坚固,攻克了不算勇武,攻克不了会被耻笑。

四是在“为”之后引出主动者,或者在动词前加上“所”字,构成“为……所……”的句式。例如:

⑨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⑩贤能为之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贤能的人被他任用。

11赢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

译:老兵弱兵被人马践踏,陷入泥中。

五是直接用“被”字,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晚。例如:

1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毁谤。

13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译:庾亮的儿子被苏峻杀害。

三、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常见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疑问句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里,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则常常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例如:

①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元年》)

译:我确实没有才能,又敢怨谁?

②公曰:“太师谁撞?”(《韩非子·难-_》)

译: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啊?”

③客何为者?(《史记·项羽本纪》)

译:这客人是干什么的?

“谁”“何”是疑问代词,作动词谓语的宾语,放在动词之前,但理解和翻译时就要放到动词之后了。

④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庄子·秋水》)

译:由此看来,又凭什么知道毫末能够定为最细小的极限?又凭什么知道天地能够穷尽最大的区域呢?

⑤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如果没有这个人,我同谁在一起呢?

“何”“谁”是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因此位于介词的前面。

(二)否定句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的否定句里,如果宾语是代词,则常常放在动词之前。例如:

①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荀子·正名》)

译:行动背离正理而不遭受外来威胁,还没有这样的事情。

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译: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没有人赞同他。

④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上述例证中“未”“不”“无”为否定副词,“莫”是否定代词。”之”“余”为代词作宾语。“无之有”就是“无有之”,“未之尝闻”即“未尝闻之”,“莫之许”即“莫许之”,“不余欺”等于说“不欺余”。

(三)表示强调的宾语前置

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在名词宾语后加“是”“之”“之为”,并将它放在动词之前。例如:

①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译:晋国就要灭掉虢国了,对虞国又爱惜什么呢?

②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译:姜氏怎么会满足呢?

③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

(《荀子·礼论》)

译:所以一个人如果只重视生,这样的人一定会死;如果只重视利,这样的人一定会受害。

“虢是灭”“厌之有”“生之为见…利之为见”即“灭虢”“有厌”“见生”“见利”。有时还在宾语的前面加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唯(惟)……之(之为)……”的句式。这种句式不仅强调了宾语,而且表示了它的单一性、排他性。例如:

④皇天无亲,惟德是亲。(《尚书·蔡仲之命》)

译:上天没有偏爱,只帮助有德行的人。

⑤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二£年》)

译:我虽然同晋国往来,但我只看重利益。

⑥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问。(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译:不管资产多少,只看人口和田亩。

⑦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译:君子养心的方法没有什么比诚更好,达到诚就无须

其他养心方法。惟有守住仁,惟有实行义。

更多关注

2018年出版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第七章知识点

2018年出版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第六章知识点

>>>2018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历年出版专业资格资格考试真题大汇总

报名条件 考试科目 考试题型 考试时间



(责任编辑:gnn)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出版资格

        [VIP通关班-协议退费]

        7大课程模块 2大研发资料 准题库高端服务

        3980起

        初级 中级

        345人正在学习

      • 出版资格

        [VIP通关班-畅学]

        6大课程模块 2大研发资料 准题库高端服务

        3980

        初级 中级

        545人正在学习

      • 出版资格

        [零基础通关班]

        3大课程模块 准题库高端资料 校方服务

        1680

        初级 中级

        46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