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银行职业资格中级知识点:第十一章 贷后管理

发表时间:2018/2/24 14:32: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热点关注:人社部:2018年初中级银行职业资格考试时间上半年:6月2、3日,下半年:10月27、28日

第十一章 贷后管理

一、对借款人的贷后监控(掌握)

(一)经营状况监控

1、借款人经营风险的主要表现

共20条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可参见教材(未考过)

2、借款人经营风险的分类监控

对于固定资产贷款,贷款人应定期对借款人和项目发起人的履约情况及信用状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宏观经济变化和市场波动情况、贷款担保的变动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与分析,建立贷款质量监控制度和贷款风险预警体系。

对于项目融资业务,在贷款存续期间,贷款人应当持续监测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情况,根据贷款担保、市场环境、宏观经济变动等因素,定期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并建立贷款质量监控制度和风险预警体系。

对于流动资金贷款,贷款人应加强贷款资金发放后的管理,针对借款人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分析借款人经营、财务、信用、支付、担保及融资数量和渠道变化等状况,掌握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

(二)管理状况监控

1、企业管理状况风险的主要表现

(1)企业发生重要人事变动,如高级管理人员或董事会成员变动,最主要领导者的行为发生变化,患病或死亡,或陷入诉讼纠纷,无法正常履行职责;

(2)最高管理者独裁,领导层不团结,高级管理层之间出现严重的争论和分歧;职能部门矛盾尖锐,互相不配合,管理层素质偏低;

(3)管理层对环境和行业中的变化反应迟缓或管理层经营思想变化,表现为极端的冒进或保守

(4)管理层对企业的发展缺乏战略性的计划,缺乏足够的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如有的管理人员只有财务专长而没有技术、操作、战略、营销和财务技能的综合能力),导致经营计划没有实施及无法实施;

(5)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以短期利润为中心,不顾长期利益而使财务发生混乱、收益质量受到影响;

(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重大的不利变化;

(7)中层管理层薄弱,企业人员更新过快或员工不足。

2、借款人管理状况的风险监控(参其主要表现为风险点进行监控)

(三)财务状况监控

1、借款人财务状况的风险表现

(1)企业不能按期支付银行贷款本息;

(2)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持续为负值;

(3)产品积压、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

(4)应收账款异常增加;

(5)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大幅下降;

(6)短期负债增加失当,长期负债大量增加;

(7)银行账户混乱,到期票据无力支付;

(8)企业销售额下降,成本提高,收益减少,经营亏损;

(9)不能及时报送会计报表,或会计报表有造假现象;

(10)财务记录和经营控制混乱。

2、借款人财务状况的风险监控(参其主要表现为风险点进行监控)

(四)还款账户监控

1、固定资产贷款还款账户的监控

当借款人信用状况较差、贷款安全受到威胁时,出于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考虑,银行应要求其开立专门的还款准备金账户,并与借款人约定对账户资金进出、余额或平均存量等的最低要求。

2、项目融资贷款还款账户的监控

对于项目融资业务,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指定专门的项目收入账户,并约定所有项目的资金收入均须进人此账户。该账户对外支付的条件和方式均须在合同中明确,以达到有效监控资金收支变化、提高贷款资金保障性的效果。

3、流动资金贷款还款账户的监控

贷款人必须指定或设立专门的资金回笼账户。该账户可以是开立在贷款人处的账户,也可以是开立在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账户。不管账户开立在何处,借款人都应按照贷款人的要求及时提供包括对账单等信息在内的能够反映该账户资金进出情况的材料。

4、大额贷款还款账户的监控

在对借款人实行动态监测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大额资金、与借款人现有的交易习惯、交易对象等存在明显差异的资金,以及关联企业间资金的流人流出情况,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特别是当贷款已经形成不良贷款时,银行更要积极开展有效的贷后管理工作,通过专门还款账户监控、押品价值监测与重评估等手段控制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最大限度地保护银行债权。

对借款人的贷后监控(二)、担保管理

(五)与银行往来情况监控

1、与银行往来异常现象的表现

(1)借款人在银行的存款有较大幅度下降;

(2)在多家银行开户(公司开户数明显超过其经营需要);

(3)对短期贷款依赖较多,要求贷款展期;

(4)还款来源没有落实或还款资金主要为非销售回款;

(5)贷款超过了借款人的合理支付能力;

(6)借款人有抽逃资金的现象,同时仍在申请新增贷款;

(7)借款人在资金回笼后,在还款期限未到的情况下挪作他用,增加贷款风险。

2、与银行往来异常情况的监控

银行应及时整理、更新有关企业信息,对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形成文字材料存档。如贷款人受托支付完成后,应详细记录资金流向,归集保存相关凭证。除从企业本身获取信息外,也应努力从企业的外部机构,如其合作单位、监管部门、咨询机构、政府管理部门、新闻媒介等渠道收集企业的信息,注意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全面性、权威性和可靠性,以便对企业变化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把握。

二、担保管理(掌握)

(一)保证人管理

对保证人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保证人资格的审查

保证人应是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企业法人或自然人,企业法人应提供其真实营业执照及近期财务报表;保证人或抵押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企业的,其出具担保时,必须提供董事会同意其担保的决议和有相关内容的授权书。

2、保证人保证实力的分析

对保证人的评估方法和对借款人的评估方法相同。保证人的财务状况,如现金流量、或有负债、信用评级等情况的变化直接影响其担保能力。银行应同样以对待借款人的管理措施对待保证人。

3、保证人保证意愿的核实

应密切注意保证人的保证意愿是否出现改变的迹象。如保证人和借款人的关系出现变化,保证人是否出现试图撤销和更改担保的情况。应分析其中的原因,判断贷款的安全性是否受到实质影响并采取相关措施。

(二)抵(质)押品管理

1、抵(质)押品的检查

对抵押品要定期检查其完整性和价值变化情况,防止所有权人在未经银行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处理抵押品,检查内容主要有:

(1)抵押品价值的变化情况;

(2)抵押品是否被妥善保管;

(3)抵押品有否被变卖出售或部分被变卖出售的行为;

(4)抵押品保险到期后有没有及时续投保险;

(5)抵押品有否被转移至不利于银行监控的地方。

2、抵(质)押品出现问题的处理

在抵押物的检查中,如发现抵押物价值非正常减少,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如发现抵押人的行为将造成抵押物价值的减少,应要求抵押人立即停止其行为;如抵押人的行为已经造成抵押物价值的减少,应要求抵押人恢复抵押物的价值。如抵押人无法完全恢复,应要求抵押人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包括另行提供抵押物、权利质押或保证。

(三)担保的补充机制

1.追加担保品,确保抵押权益

银行如果在贷后检查中发现借款人提供的抵押品或质押物的抵押权益尚未落实,或担保品的价值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或市场滞销而降低,由此造成超额押值不充分,或保证人保证资格或能力发生不利变化,可以要求借款人落实抵押权益或追加担保品。另外,如果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由于贷款展期使得贷款风险增大,或追加新贷款,银行也会要求借款人追加担保品,以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对于追加的担保品,也应根据抵押贷款的有关规定,办妥鉴定、公证和登记等手续,落实抵押权益。

2.追加保证人

对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的保证贷款,如果借款人未按时还本付息,就应由保证人为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倘若保证人的担保资格或担保能力发生不利变化,其自身的财务状况恶化;或由于借款人要求贷款展期造成贷款风险增大或由于贷款逾期,银行加收罚息而导致借款人债务负担加重,而原保证人又不同意增加保证额度;或抵(质)押物出现不利变化;银行应要求借款人追加新的保证人。

风险预警

三、项目贷款管理(只有中级要求)

四、供应链金融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只有中级要求)

五、风险预警(掌握)

(一)风险预警程序

1.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收集与商业银行有关的内外部信息,包括信贷人员提供的信息和外部渠道得到的信息,并通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息系统进行储存。

2.风险分析

信息通过适当的分层处理、甄别和判断后,进入预测系统或预警指标体系中,并运用预测方法对未来内外部环境进行预测,使用预警指标估计未来市场和客户的风险状况,并将所输出的结果与预警参数进行比较,以便作出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警报的判断。

3.风险处置

风险处置是指在风险警报的基础上,为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商业银行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按照阶段划分,风险处置可以划分为预控性处置与全面性处置。

4.后评价

风险预警的后评价是指经过风险预警及风险处置过程后,对风险预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发现风险预警中存在的问题(如虚警或漏警),深入分析原因,并对预警系统和风险管理进行修正或调整,因此后评价对预警系统的完善十分重要。

(二)风险预警方法

风险预警的主要方法有专家判断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统计模型等四种。

我国银行业实践中将风险预警方法分为黑色预警法、蓝色预警法和红色预警法等三种。

1.黑色预警法

这种预警方法不引进警兆自变量,只考察警素指标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即循环波动特征。各种商情指数、预期合成指数、商业循环指数、经济扩散指数、经济波动图等都可以看做是黑色预警法的应用。

2.蓝色预警法

这种预警方法侧重定量分析,根据风险征兆等级预报整体风险的严重程度,具体分为两种模式:

(1)指数预警法。

(2)统计预警法。

3.红色预警法

该方法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其流程是:首先对影响警素变动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其次进行不同时期的对比分析;最后结合风险分析专家的直觉和经验进行预警

(三)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贷款风险的预警信号系统通常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有关财务状况的预警信号

主要包括:存货激增;存货周转速度放慢;现金状况恶化;应收账款余额或比例激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下降;流动资产状况恶化;固定资产迅速变化;除固定资产外的非流动资产集中;长期债务大量增加;短期债务增加失当;资本与债务的比例降低;销售额下降;成本上升、收益减少;销售上升、利润减少;相对于销售额而言,总资产增加过快等。

2.有关经营者的信号

主要包括:关键人物的态度变化尤其是缺乏合作态度;董事会、所有权变化或重要的人事变动;还款意愿降低;财务报表呈报不及时;各部门职责分裂;冒险兼并其他公司;冒险投资于其他新业务、新产品以及新市场等。

3.有关经营状况的信号

主要包括:丧失一个或多个客户,而这些客户财力雄厚;关系到企业生产能力的某一客户的订货变化无常;投机于存货,使存货超出正常水平;工厂或设备维修不善,推迟更新过时的无效益的设备等。

(四)风险预警的处置

预警处置是借助预警操作工具对银行经营运作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考核,在接收风险信号、评估、衡量风险基础上提出有无风险、风险大小、风险危害程度及风险处置、化解方案的过程。客户风险预警信号出现后,采取的风险处置措施有以下几种:

(1)列入重点观察名单;

(2)要求客户限期纠正违约行为;

(3)要求增加担保措施;

(4)暂停发放新贷款或收回已发放的授信额度等。

信贷业务到期处理

六、信贷业务到期处理(掌握)

(一)贷款偿还操作及提前还款处理

1.贷款偿还的一般操作过程

(1)业务操作部门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

(2)业务操作部门对逾期的贷款要及时发出催收通知单

2.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的操作过程

借款人与银行可以在贷款协议的“提前还款”条款中,约定提前还款的前提条件及必要的手续。“提前还款”条款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未经银行的书面同意,借款人不得提前还款;

(2)借款人可以在贷款协议规定的最后支款日后、贷款到期日前的时间内提前还款;

(3)借款人应在提前还款日前30天(或60天)以书面形式向银行递交提前还款的申请,其中应列明借款人要求提前偿还的本金金额;

(4)由借款人发出的提前还款申请应是不可撤销的,借款人有义务据此提前还款;

(5)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全部或部分本金,如果偿还部分本金,其金额应等于一期分期还款的金额或应为一期分期还款的整数倍,并同时偿付截至该提前还款日前一天(含该日)所发生的相应利息,以及应付的其他相应费用;

(6)提前还款应按贷款协议规定的还款计划以倒序进行;

(7)已提前偿还的部分不得要求再贷;

(8)对于提前偿还的部分可以收取费用。

(二)贷款展期处理

贷款展期指借款人不能或不希望按照贷款协议规定的还款计划按时偿付每期应偿付的贷款,由借款人提出申请,经贷款行审查同意,有限期地延长还款期限的行为。同提前还款一样,贷款展期也影响了银行原有的资金安排,因此借款人必须提前与银行协商,经银行同意,贷款才可以展期。

1.贷款展期的申请

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时,应当在贷款到期日之前,向银行申请贷款展期。是否展期由银行决定。借款人申请贷款展期,应向银行提交展期申请,其内容包括:展期理由,展期期限,展期后的还本、付息、付费计划及拟采取的补救措施。如是合资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则应提供董事会关于申请贷款展期的决议文件或其他有效的授权文件。申请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展期的,还应当由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出具同意的书面证明。

2.贷款展期的审批

(1)分级审批制度

贷款展期的审批与贷款的审批一样,实行分级审批制度。银行应根据业务量大小、管理水平和贷款风险度确定各级分支机构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应当报上级机构审批。

(2)贷款展期的担保问题

贷款经批准展期后,银行应当根据贷款种类、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抵押品、质押品、保证人等情况重新确定每一笔贷款的风险度。

(3)转贷款的展期问题(一般了解)

3.展期贷款的管理

(1)贷款展期的期限

《贷款通则》对贷款展期的期限作了如下规定:现行短期贷款展期的期限累计不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的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的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贷款展期后的利率

经批准展期的贷款利率,银行可根据不同情况重新确定。贷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息应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

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

4.展期贷款的偿还

银行信贷部门应按照展期后的还款计划,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本付息。展期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偿还,信贷部门要加大催收力度,以保证贷款的收回;对于设立了保证或抵质押的贷款,银行有权向担保人追索或行使抵质押权,弥补贷款损失。展期贷款逾期后,也应按规定加罚利息,并对应收未收利息计复利。展期贷款的偿还在账务处理上,与正常贷款相同。

(三)依法收贷

1.依法收贷的含义

依法收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依法收贷指银行按规定或约定,通过催收、扣收、处理变卖抵押物,收回违约使用的贷款,加罚利息等措施,以及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依法收贷。狭义的依法收贷指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仲裁、诉讼等手段清理收回贷款的活动。

2.依法收贷的对象、程序与内容

(1)为了便于管理,银行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一律以分(支)行的名义进行,分理处及其以下的营业机构不能作为独立的诉讼主体;

(2)依法收贷的对象,是不良贷款;

(3)按法律规定,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的时效为1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为2年。诉讼时效期间从贷款到期之日计算。诉讼时效可因银行向借款人发出催收贷款通知函(须经对方签字),或借款人书面提出还款计划、双方重新签订协议等而中断。从中断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超过诉讼时效,贷款将不再受法律保护。

(4)对逾期贷款,银行有关部门应每季开出催收贷款通知函,并同时发送担保单位签收。

(5)及时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可以在起诉前申请,也可以在起诉后判决前申请,起诉前申请财产保全被人民法院采纳后,应该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15天内正式起诉。

(6)做好开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按时出庭,根据事实和法律陈述理由。

(7)依法申请支付令,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偿付贷款本息的,可以不通过诉讼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① 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

② 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

(8)充分运用执行手段,对于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裁决书,当事人不履行的,银行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执行时效从法律文书规定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最后一天起计算。

(9)法律结论得出后,必须将法律文书连同有关的贷款资料复印件送风险管理部门,并对被起诉的借款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3.依法收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贷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2)要综合运用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依法收贷

(3)既要重视诉讼,更要重视执行

(4)在依法收贷工作中要区别对待

(四)贷款总结评价

贷款本息全部还清后,相关部门应对贷款项目和信贷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相关部门应在贷款本息收回后10日内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便于其他相关部门借鉴参考。贷款总结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贷款基本评价。

第二,贷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三,其他有益经验。

档案管理

七、档案管理(熟悉)

(一)档案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档案管理的原则主要有:管理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档案门类齐全、信息利用充分、提供有效服务。具体要求如下:

1.信贷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

信贷前后台各部门积累与借款人有关的资料。借阅人借阅档案时应填写借阅单,经本部门管理员和经理签字,到档案室调阅档案。在调阅过程中,档案资料原则上不得带出档案室。

2.信贷档案采取分段管理、专人负责、按时交接、定期检查的管理模式

(1)分段管理

(2)专人负责

(3)按时交接

(4)定期检查

(二)贷款文件的管理

信贷文件是指正在执行中的、尚未结清信贷(贷款)的文件材料。

1.贷款文件分类

按其重要程度及涵盖内容不同划分为两级,即一级文件(押品)和二级信贷文件。

一级文件(押品)主要是指信贷抵(质)押契证和有价证券及押品契证资料收据和信贷结清通知书。其中押品主要包括:银行开出的本、外币存单、银行本票、银行承兑汇票,上市公司股票、政府和公司债券、保险批单、提货单、产权证或他项权益证书及抵(质)押物的物权凭证、抵债物资的物权凭证等。

二级信贷文件主要指法律文件和贷前审批及贷后管理的有关文件。

2.贷款文件管理

(1)一级文件(押品)的管理

① 保管。一级文件是信贷的重要物权凭证,在存放保管时视同现金管理,可将其放置在金库或保险箱(柜)中保管,指定双人(以下简称押品保管员),分别管理钥匙和密码,双人人、出库,形成存取制约机制。

② 交接。一级文件由业务经办部门接收后,填制押品契证资料收据一式三联,押品保管员、借款企业、业务经办人员三方各存一联。押品以客户为单位保管,并由押品保管员填写押品登录卡。

③ 借阅。一级档案存档后,原则上不允许借阅。如在下列特殊情况下,确需借阅一级档案的,必须提交申请书,经相关负责人签批同意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④ 结清、退还。借款企业、业务经办人员和押品保管员三方共同办理押品的退还手续。由业务经办人员会同借款企业向押品保管员交验信贷结清通知书和押品契证资料收据并当场清验押品后,借贷双方在押品契证资料收据上签字,押品保管员在押品登录卡上注销。

(2)二级文件的管理

① 保管。二级文件应按规定整理成卷,交信贷档案员管理。

② 交接。业务经办人员应在单笔信贷(贷款)合同签订后将前期文件整理人卷,形成信贷文件卷,经信贷档案员逐件核实后,移交管理。

③ 借阅。二级档案内保存的法律文件、资料,除审计、稽核部门确需查阅或进行法律诉讼的情况下,不办理借阅手续,如借阅已归档的二级档案时,须经有关负责人签批同意后,填写借阅申请表,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三)贷款档案的管理

贷款档案是指已结清贷款的文件材料,经过整理立卷形成的档案。

1.保管期限分类

贷款档案的保管期限自贷款结清(核销)后的第2年起计算。其中:

(1)5年期,一般适用于短期贷款,结清后原则上再保管5年;

(2)20年期,一般适用于中、长期贷款,结清后原则上再保管20年;

(3)永久,经风险管理部及业务经办部门认定有特殊保存价值的项目可列为永久保存。

2.贷款档案管理

(1)贷款档案员要在贷款结清(核销)后,完成该笔贷款文件的立卷工作,形成贷款档案;

(2)永久、20年期贷款档案应由贷款档案员填写贷款档案移交清单后向本行档案部门移交归档;

(3)业务经办部门需将本部已结清的、属超权限上报审批的贷款档案案卷目录一份报送上级行风险管理部门备查。

3.贷款档案的销毁

保存到期的20年期贷款档案由档案部门按贷款业务档案和风险评审档案分别提供拟销毁清单,前者交业务经办部门及风险管理部门鉴定,形成正式的贷款档案销毁清单,由业务经办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及行长办公室三方负责人在正式清单上审批签字;后者交风险管理部门鉴定,由风险管理部门及行长办公室负责人审批签字。

(四)客户档案的管理

业务经办部门应按客户分别建立客户档案卷,移交贷款档案员集中保管。

1.保管

业务经办部门应设置专门的档案柜(与贷款文件、档案分开存放)集中存放档案。

2.客户档案

(1)借款企业及担保企业的“三证”(即年检营业执照、法人代码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2)借款企业及担保企业的信用评级资料;

(3)借款企业及担保企业的开户情况;

(4)借款企业及担保企业的验资报告;

(5)借款企业及担保企业近三年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上市公司、“三资”企业需提供经审计的年报;

(6)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的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7)反映该企业经营、资信(“三资”企业还应提交企业批准证书、公司章程等)及历次贷款情况的其他材料。

银行业考试准题库,移动学习,免费做题

编辑推荐:

银行业初级资格在线模拟考试/考试题库手机端下载

2018年银行业初级资格考考试 零基础班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2020银行从业

        [无忧通关班]

        3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资料 重学保障高端服务

        980

        了解课程

        656人正在学习

      • 2020银行从业

        [金题通关班]

        3大模块 高性价比 大数据题库高端服务

        198

        了解课程

        726人正在学习

      • 2020银行从业

        [金题强化班]

        2大模块 入门+强化 重点强化校方服务

        168

        了解课程

        795人正在学习

      各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