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内审师《内审作用》讲义:审计过程

发表时间:2017/1/13 14:33: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审计过程

实施审计是一个过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个过程包括多个事项,程序就是多个事项之间的先后顺序)从一项审计开始到完成,每个阶段都有规定的任务要完成。一般来说包括五个阶段:初步调查、审计方案、外勤工作、报告、监控和后续跟进。审计报告是审计过程的最终产品。审计报告的出台就标志着审计过程的终结。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审计过程包括三个领域: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A 初步调查

第一个阶段,目的是熟悉有关情况,对于良好开展审计必不可少。调查活动包括走访有关机构和经营部门、进行询问、分析性复核、制定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识别潜在风险等。以对整体情况有一个了解。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阶段还会涉及到与审计业务有关的其他单位或部门进行走访。还可能审计以及以前期间的审计报告,看看原来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作为这次审计的重点。

这个阶段不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的制定是在审计方案阶段完成。

B 审计方案

是制定完成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描述需要审核的有关活动和需要检查的交易事项。要用文本记录审计计划。

C 外勤工作 (审计实施阶段)

真正到现场实施审计,执行审计程序。外勤就是检查有关记录、评价有关信息。离开办公室进行实地检查,就叫外勤。

这个阶段要收集可以得出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任务包括:在环境运行的情况下追加或更改审计程序,运用审计方案完成审计目标,创建工作底稿、记录审计工作等。

D 报告

口头和书面提交专业意见,向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结果。

在报告之前,还要开展离场会议。其作用是明确问题,双方就审计结论、审计意见达成一致。注意:离场会议并不是要审计师去迁就对方。离场会议之前要确定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对此要有充分的理解。因为审计一般都是事后审计,当时发现的问题如果没有做好取证,对方可以改正之后不承认错误或问题曾经发生过。因此,保持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充分支持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就非常必要。审计就是对过去发生的事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通过审计意见来反映,并且需要审计证据来支撑。离场会议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双方的沟通,对审计证据进一步的明确,因为审计人员理解的情况有可能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

E 监控和后续跟进

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既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简单就是对方定期提交报告就可以了;复杂是指使用技术手段进行持续的监控。主要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等,每次审计都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基础,用于监控和后续跟进措施、监控活动状况,以及确定对有关建议采取相关措施的结果。内部审计主管应该确保后续跟进以往的审计发现和建议,从而确定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并达成了预期的结果。

如果需要,还要考虑追加措施。后续跟进应该提升到组织管理的更高级别,以便采取有效的行动。

完成审计建议:指的是建议得到了实施;或者采用其他措施实现了预期的结果;

考生应该基本理解事前审计活动,事中审计活动,事后审计活动的内容。

理解这些内容的基本思想是:在审计过程中,何人做何事? 考生要结合实际,理解各种角色他们的职责是什么。

审计主管:职责是挑选项目小组成员;批准项目资源;参加进场会议和离场会议;复核结论;监督纠正措施;对审计成员的绩效评定;取得反馈意;结束审计项目。

审计经理:要批准项目预算;参加进场会议和离场会议;复核工作底稿;制定后续跟进计划等。

审计小组组长:起作用是在成员间分配审计时间;组织草拟审计报告等。

助理审计人员和高级审计人员及一般审计人员:开展审计调查;执行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工作底稿;向审计报告提供素材。

编辑推荐:

2017年内审师考试报考简章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7年CIA/CCSA考试信息汇总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培训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