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1年导游证考试预习考点:关于佛教的小知识

发表时间:2020/11/25 10:30:34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本文导航

方丈和住持是同一人吗?

方丈,原指的是一丈四方的房间,也被称为方丈室、丈室,是寺院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人称函丈、正堂、堂头。现在的“方丈”一词一般是指禅林的住持,或是对寺院高僧大德的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住持,语义是“安住之,维持之”,原来是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的人,后来则被用来指称各寺院的主持者或长老。当这个词用来表示寺职称谓时,也可以称寺主或院主。由于住持的住处称为“方丈”,所以“方丈”一词也被引申为住持。

其实,方丈和住持还是不太一样的。在一些庙里可能住持和方丈是同一个人,但是在有的庙里则只有住持 而没有方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 现象,是因为方丈一般是接受传 法的和尚,有法卷可证明其传承, 但是住持则可以不必;有方丈的 丛林必须制度健全,人员、规模等 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有住 持的寺院则不一定。

那么,住持怎样才能变成方丈呢?方丈在佛教界往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要求严格,一般需要经过省级佛教协会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备 案。不仅如此,从住持变为方丈还要举行一个仪式,佛教称之为“升座”。只有 把这些程序都走下来,住持才能算得上是这个寺院的方丈。

七、佛教为何偏爱莲花

在佛教圣地,我们常可以看到莲花的形象: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观世音菩萨也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其他的菩萨有的是手持莲花,有的是脚踏莲花,有的作莲花手势;且寺庙的很多建筑元素和用品中如寺庙墙壁、栏杆、香袋、拜垫等都可见莲花图案,给人以“莲即是佛,佛即是莲”的感觉。有人不禁要问:世间万物,佛教为什么会坐在莲花上呢?

一方面,这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自然属性和佛教净土教义相契合有很大关系。佛教将人生视作苦海,着重远离尘世的喧嚣,潜心修身悟道,从而获得永世的幸福。从尘世到净界,从凡俗到超脱,与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之中却能超凡脱俗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很相似。于是,人们常常以莲喻佛。

另一方面,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气候炎热,而莲花盛开于夏季,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民众大都十分 喜爱莲花。在文学作品中,莲花 也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的 象征。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 为了宣传佛教教义,让更多的民 众接受佛教,便迎合民众爱莲的 心理,以莲喻佛。此后莲花与佛 教的关系便越来越密切,并逐渐  流传了下来。

八、“阿弥陀佛”有何寓意

佛教中,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其中,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形象,大势至菩萨代表喜舍,而阿弥陀佛则是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的化身。

阿弥陀佛,又简称“阿弥陀”、“阿弥”或“如来佛”,也即“释迦牟尼”。生活中我们常会听人说道“南无阿弥陀佛”,不太熟悉佛教的人可能会听得一头雾水,其实,“南无”是“归向于、礼敬于……”的意思。因此,“南无阿弥陀佛”便是“向阿弥陀佛致敬(向如来佛致敬)!”之意,更广义上来理解是“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的意思。

九、传入中国最早的佛经是哪一部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以来,至今已经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佛经在我国流传的历史。那么最早传入我国的佛经是哪一部呢?

一些学者认为佛经最早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年,当时传来的佛经名叫《浮屠经》。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大月氏国派了一个名叫伊存的使者出使中国。当时佛教已经传到了大月氏国,而伊存又是一个佛教徒,他来到中国后,就向汉朝的博士弟子景卢传授了佛经。

“浮屠”是梵文的音译,后世也译作“佛陀,也就是“佛”,所以《浮屠经》也就是《佛经》。这部经书主要讲述了释迦牟尼的故事,包括释迦牟尼的来历生平等。《浮屠经》还介绍了释迦牟尼具有的许多特殊的体态特征,这些特征在后来传入的佛典中被归结为“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成为了佛的标志。此外,经书中还讲述了一些佛教的基本教理。

伊存向景卢传授《浮屠经》时,采用的是口授的方式,但是景卢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把这部经笔录了下来,所以《浮屠经》是最早传入中国的佛经,也是第一部被译成汉文的佛经。后来,这部佛经广泛流传,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抄本,各抄本之间往往也互有差异。到西晋 时,这部《浮屠经》还在流传,但 四十二章經是东晋以后就没有了。

除了《浮屠经》之外,还有学 者认为《佛说四十二章经》是最 早传入我国的佛经。《佛说四十 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据 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等人翻译的, 其内容主要是佛的一些思想与言 语。经书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 《四十二章经》为一章,共选了42段话编辑成书,这样就成了《四十二章经》。

虽然《浮屠经》和《四十二章经》都被人认为是最早传入我国的佛经,但是到底哪一部真正是,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许这两部都不是也未可知。

十、“临时抱佛脚”有何来历

“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读经》诗歌中的一句。“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民族建立了一个小国家。这个国家的人,从平民到国王都崇信佛教,只有极少数人例外。有一次一个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挣脱了枷锁,逃出了监牢。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罪犯逃跑后,当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经筋疲力尽,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用磕头表示忏悔。 这个罪犯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 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 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追捕他的衙役到了古庙,看到这种情况,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改所感动,就去告诉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了之后,不敢擅自做主,就禀明了国王。国王笃信佛教,赦免了罪犯的死罪,并令他剃度出家,做了和尚。

后来,这个国家的人进入中国,去传播佛教的时候,把这则故事也告诉了中国人。于是“临时抱佛脚”也就成了中国人的俗语。


编辑推荐:

导游资格考试历年真题

各地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导游资格考试免费提醒平台


(责任编辑:)

3页,当前第2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导游资格

        [VIP通关班-协议退费]

        课程模块 刷题模块 专享服务

        3680(起)

        了解课程

        596人正在学习

      • 导游资格

        [VIP通关班-畅学]

        课程模块 刷题模块 专享服务

        2580(起)

        了解课程

        615人正在学习

      • 导游资格

        [零基础通关班]

        课程模块 刷题模块 专享服务

        1280(起)

        了解课程

        782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