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带你走进德国——第二大留学生目的地

发表时间:2015/2/9 9:40:2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柏林洪堡大学经济学系历史悠久的教学楼内正在举行毕业生聚会:为了纪念“经济与管理科学硕士课程”(MEMS)创立十周年,该专业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和在校生都来到这里,亚洲面孔很多,欧洲人到成了少数。听到最多的是带有美国口音的英语。约拿丹?西格尔(Jonathan Siegel)也在那里,他的父亲是新西兰人,自己是意大利人,在2002年完成了MEMS的学业,如今在汽车供应商ASK工厂负责美国的市场。这位34岁的热那亚人说:“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在选择留学地之时,德国虽然不是首选,却紧跟美国之后,列第二位。”

    对于欧洲以外的留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例如印度人和中国人。“他们的说法是:美国没去成,意大利——不,没人想去度假。英国的食物又太差了。那么还有德国。”西格尔眨着眼睛说。大家来到爱因斯坦和梅塞德斯-奔驰的祖国都不是为了“甜美的生活”,而是为了提高自己。“因此在一所德国大学完成学业是正确的选择。”
 
    188000名外国学生在德国注册

    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在少数。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与高校信息系统(HIS)的一份研究显示,2007年,188000多名外国人在德国大学注册,占德国大学生总数的约十分之一。国际上,只有在英国和美国的外国留学生的绝对值超过了这个数字。

    高校信息系统的研究员乌尔里希?霍布莱因(Ulrich Heublein)说:“德国的高等教育在国外很有声望。”尤其是在东亚和东欧,大多数在德留学生都来自这两个地区。席勒和歌德直到马克斯?普朗克和维尔纳?海森贝格(Werner Heisenberg)的个人魅力不容小觑。德国作为世界出口冠军的经济地位也在吸引着年轻人。2006年,22%的外国留学生——尤其是来自低收入国家的那些——在德国选择了工程学专业。其次是语言和文化学科,占24%,排在第三位的是自然科学,占20%。

    只要获得德国综合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证书,留学生们在就业市场上就获得了优势——无论是在他们的祖国还是在德国的跨国企业中。“在国外留学是对自己很多方面的充实,”27岁的中国学生董传文(音)说,他刚刚结束了MEMS的学业。如果不来柏林的话,留在崛起中的中国,也不乏好的出路:这位电子技术工程师在上海附近的一所大学中学习,他所就读的系是中国该专业的第二强,而且还在学生时代他就已经是这个领域内一家运转良好的企业的所有者。五年前,在慕尼黑的一家微芯片生产厂实习时,董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德国。现在,他很享受柏林的时光——尤其是在乘坐城铁时。“有时候我只是坐车穿过城区。我喜欢这样,”他微笑着说。他称赞道,在德国可以很安逸地生活,人们都很友好,教授们也是。学生们在上讨论课时积极参与,这一点他很喜欢,这种授课方式非常好,这要求他在学期中间也要好好学习,而不只是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而在中国几乎只有讲座课和大型的毕业考试,一种完全不同的大学体系。
 
    先是惊讶,后是惊恐

    然而,对于许多外国留学生来说,恰恰是德国教育体系让他们头疼。汉堡大学负责国际交流事务的约翰?海尔曼(Jochen Hellmann)说,很多外国学生在第一节讨论课被老师直接提问时,不知所措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经常想,这是一个试探,他们应当迎合教授的观点。”许多人缺乏专业相关的德语语言知识。甚至专业知识最好的学生也经常保持沉默,迟疑不前。

    因此,汉堡大学自1999年开始就开设了跨文化训练课程,从2007年开始,为外国留学生开设了“预备讨论课”。在这个课堂上会练习诸如如何在讨论课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做报告,论文应当遵守什么格式。此外还包括专业语言课程。问题是,由于缺钱,这门课只能提供不到80个名额。
 
 
    预备课程将得到贯彻

    约翰?海尔曼认为,这些预备课程必须贯彻到底——只有这样,外国留学生们才能充分地适应德国的学习。他强调说,事后补救是不行的。与此相反:到德国来的留学生,专业知识上几乎都没有问题,他们的问题是对失败的恐惧。因为这些留学生往往背负着家庭的希望,尤其是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这种压力会导致明显的挫败感和绝望。退学率也同样惊人:根据HIS的计算,二分之一的外国学生没毕业就草草结束学业。

    乌尔里希?霍布莱因还列举两项不慎乐观的研究数据:只有43%的受调查留学生的留学首选地是德国,只有不到25%的学生乐意向其同胞推荐来德国学习。如果一名印度人更愿意去哈佛或麻省理工而不愿意在一所德国大学学习,也是可以理解的了。而很多留学生对德国大学体系的负面印象则令人忧虑。霍布莱因认为:“必须要做点儿什么了。”另一个问题是德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只有五分之一的德国学生经常与外国同学打交道。
 
    德国人的冷漠

    “在别的国家,很容易就能与陌生人结识。这一点在德国对一些外国人来说很困难,”伊万?巴尔巴里奇(Iván Barbaric)说,他是法兰克福天主教高校教区的外国人事务负责人。许多来找他的人是来寻求经济援助的。也有人只是来倾诉难题。他们抱怨说:“我有什么事的时候,别人根本不屑一顾。”

    但另一方面,外国学生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而不是自我封闭。18岁就从黎巴嫩来到明斯克的物理系学生穆斯塔法?阿尔?赫尔韦(Mustapha Al Helwi)说,他刚来德国的时候以为会碰到诸多不便。但渐渐的他发现,这里的人与家乡的居民没什么不同。要想在德国赢得朋友,努力学习德语非常重要。不过也确实有排斥外国人的现象。在找租住的房子的时候,他自己就陷入了这种窘境——他屡次被拒绝,仅仅因为他是外国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提醒自己,还是有很多友善的德国人的”,他说。

    对于阿尔?赫尔韦来说,一次真正的文化震撼是德国的街头小报《图片报》。“我真没想到,这么多德国人读这种东西,”他说,“比在路上撞到哲学家还要奇怪。”

(责任编辑:zyc)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