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西资讯:勾勒“十二五”交通蓝图打造四通八达公路网

发表时间:2010/11/25 11:05: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十二五”是继续推进交通优先发展、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的重要机遇期。今天上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潘巍透露了“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初步设想。 

据了解,规划总的设想是:按照适度超前、系统优化、优势互补、有效衔接、绿色低碳的要求,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重点的出省出边出海国际大通道,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 

公路蓝图:打造高速公路网 
“十二五”期间,在公路方面,广西将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和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重点加快建设防城至东兴、六寨至河池、岑溪至水汶、南宁外环、钦州至崇左、玉林至铁山港、六景至钦州港等高速公路,其中广西境内所有国家高速公路网路段将全部建成。 

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南宁为中心,通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港口的2小时交通圈;构筑南宁连接全区14个地级市的4小时交通圈,86%以上县城实现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打造一日省际交通圈,实现南宁至邻省省会、邻国首都当日到达。 

预计到2015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突破1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6000公里,基本建成出海出边出省快速运输通道为骨架,路网完善配备,农村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水运蓝图: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十二五”期间,在水运方面,广西将加快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重点建设北部湾港集装箱和大型散货公用码头及深水航道,建立健全港航服务体系,增开航线航班,大幅度提高吞吐量,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对腹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预计到2013年,广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3亿吨,广西北部湾港将建设成为服务西南、华南和中南,辐射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到2015年,全区内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5亿吨以上,基本形成以贵港、梧州、南宁主要港口为枢纽,百色、来宾、柳州、崇左等地区性港口为重要补充,其它一般港口协调发展,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设施完善的内河港口体系。 

铁路蓝图:“123小时”快速城际铁路网 
“十二五”期间,在铁路方面,广西将加快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北部湾沿海城际干线和通向东盟的国际通道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逐步形成快速客运网和大能力货运网。 

计划新开工建设铁路建设项目15个,区内建设总里程约2300公里,重点建设连接北部湾地区的出海通道、连接西北地区的南北通道、连接西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东西通道,以及连接周边国家的国际通道。 

此外,还将建成南宁火车东站。到2015年底,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000公里以上,复线率达到60%、电化率达到7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运分线,基本实现地级市开通城际高速列车,形成以南宁为中心到北部湾经济区1小时以内、到区内主要城市2小时左右、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的“123小时”快速城际铁路网。 

民航蓝图:形成广西空港群体 
“十二五”期间,在民航方面,广西将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完善机场功能。确保2012年底前建成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完成桂林机场改扩建工程,巩固现有航线,不断扩大航线网络,将南宁机场建设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桂林机场建成国家重要旅游枢纽机场。 

形成以南宁、桂林机场为区域枢纽机场,北海、柳州机场为国内次干线机场,梧州、百色、河池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以及与通用航空机场一起形成广西空港群体。 

“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实施后,广西综合交通格局将发生新的重大变化,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将基本形成,建成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广西将确立起在全国综合交通网络格局中的重要区域枢纽和国际通道地位。

相关推荐:
公路监理师网络辅导免费试题!
2011年公路监理师网上辅导全科七折优惠!
2011年公路监理师考试报名免费短信提醒!
中大网校喜获“建国60周年最具影响力远程教育品牌”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