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土地估价师考试理论方法复习资料23

发表时间:2014/4/24 16:09:30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中国土地估价师考试网帮您备战2014年土地估价师考试,网校结合土地估价师考试大纲,特编辑整理了2014年土地估价师考试科目《土地估价理论方法》复习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二、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1)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1)在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不涉及其他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已知分布在特定地点。

(3)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4)劳动力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供给是充裕、已知、不能流动的。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6)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与销售问题。

2)工业区位理论内容

(1)关于运输成本定向工业区位的分析

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关系而言,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在货物重量方面,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原料重量与成本重量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为此,将工业用原料分类:一是到处都有的遍布性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只分布在某些固定地点的限制性原料(地方性原料),对工业区位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以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所谓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的重量和制成品重量之比,即: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2)劳动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动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韦伯为分析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提出了劳动成本、地域重量和劳动系数的概念。劳动成本是指制造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平均劳动工资,地域重量是指每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需运输的重量,劳动系数则是劳动成本与地域重量的比例,即:

劳动系数=劳动成本÷地域重量

根据此公式分析,凡劳动成本高,而地域重量小,就是劳动系数大的工业,其厂址的选择应离开运输成本最低点,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点,使劳动成本减少的数量超过运输成本增大的数量,最终使产品成本下降。凡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可能节省的劳动费用较高,这样它对各种制造业,特别是对劳动系数大的制造业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3)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

由集聚因素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也可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而形成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

三、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

中心地:是指区域内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点。

中心地职能: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称之中心地职能。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活动;而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中心性(中心度):可理解为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中心性可以用“高”、“低”、“强”、“弱”、“一般”、“特殊”等概念来形容和比较。

相关文章:

2014年土地估价师考试理论方法复习资料

2014年土地估价师考试理论方法考点解析

2014年土地估价师考试土地估价理论方法辅导

更多关注:土地估价师考试培训  土地估价师考试用书  考试知道 考试论坛

(责任编辑:lqh)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