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0年土地估价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要求

发表时间:2010/1/22 11:21:53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背景

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了解是伴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和理念的提出而不断发展深化的。例如:对日益重要的土地生态环境功能的认识,使保持一定数量的生态环境用地需求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就必须同样兼顾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动物栖息地、湿地),而不是一味的强调人类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人类不仅需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也必须考虑下代人的需要,在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就需要考虑下代人的合理的需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是否会破坏下代人的需要。

(二)土地资源配置内涵

因此土地资源配置的内涵就包括了土地资源期间配置、区间配置和产业间配置这样三重配置。

1.土地资源期间配置(Intertemporal allocation):即土地资源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配置,以保障人类世代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采集者退散

(1)土地资源具有再生利用(农业生产)的本性,但一些利用的方式却无法满足再生利用的要求。而土地资源的期间配置就要求土地资源的利用能够永续的利用,因此需要考虑各个时期利用的方式、强度等要求,从而满足永续利用的要求。
(2)贴现方法的应用。

(3)如何兼顾后代人的利益要求(政府的作用)。 

2.土地资源区间配置(Regional allocation or interregional allocation):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最大限度的结合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性以及其他的资源禀赋条件来利用土地资源。

(1)由于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具有显著的地域性。

(2)比较优势理论和原理

(3)资源配置的空间布局研究

配置方法的研究:分层次区划布局法、按部门指向配置资源法、比较成本指向配置资源法 

3.土地资源产业间配置(Inter-industrial allocation):表示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实现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间分布满足效益最优化的局面。 

(三)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实现上述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既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价格信号等),也可以通过非市场机制(计划/行政机制)。

目前中国正在逐渐建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机制,而且也正在改变传统的计划(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政府的干预行为必须发生在公共利益受到威胁的领域,尽可能的在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的机制。


※ 2010年土地估价师考试远程辅导方案>>>

※ 如果您想轻松、顺利的通过《2010年土地估价师考试》,可以参加中国土地估价师考试网教研团队推出的“2010年土地估价师考试远程辅导”,点击了解详情>>>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