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指导 >> 正文

2006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八题(下)

发表时间:2010/2/27 10:46:07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第十一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建设)

(一)社会道德水准滑坡的原因

1、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道德观念发生变化;

2、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3、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不得法。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措施

1、利用各种媒体,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宣传教育,推动荣辱观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自作则、率先垂范,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3、努力创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环境,广泛开展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群众文化活动。

4、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监督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查处各种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背离的不良行为,依法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5、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约束作用。要发动群众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

6、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旅游出行、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领域取得成效。

第十二题 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

(一)[参考例文]

关于缩小贫富差距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不断提高及市场价值取向改革的推进,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究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鼓励以小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执行;税收制度的不合理;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不平等竞争的存在等等。现针对以上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除了完全免除农民的各种税费以外,还要给农民尤其是种地农民大量的补贴;大幅提高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线;大幅提高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水平。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当务之急,必须做好。

第三,健全财税制度。要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就必须健全我国的税收制度。如完善
个人所得税制度,征求遗产税、赠与税和奢侈消费税等。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在现实生活中,官商勾结、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我们必须严厉打击此类丑恶现象,推进贫富悬殊问题的解决。

第五,降低垄断收入。要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二)[参考例文]

机会平等是实现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径

在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越过这条警戒线,就容易产生社会动荡。199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34左右,2003年已经逼近0.45,2004年超过0.465。

当前贫富差距拉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由过渡体制弊端和法制漏洞造成的公有资产流失和不公平竞争;历史上形成并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由某些倾斜政策和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由市场扭曲造成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上的分化等。透过这些原因,我们发现: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机会的不平等,或者说是由不平等而导致的不公平。

机会平等这种源于现代福利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所有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其就业、投资、职务升迁、赚钱赢利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作为竞争主体,他们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勤奋努力,抓住机会,就可以从低收入者进入高收入者的行列。可见,机会平等可以促进收入。机会平等意味着对身份特权的否定、对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对未来均等机会的开放。

要实现机会平等,关键是要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现在的收入分配不公,首先是市场平台的不公,远没有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如目前的要素市场没有市场化,距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这四个要求差距很大。劳动力市场依然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土地市场受到产权模糊的约束、资金市场受到若干歧视政策的影响。

二是确立合理的政策机制。即使是市场机制运行良好,它所带来的收入分配格局也不能说是正确、合理、公平或合乎道德的。市场竞争机制本身又加剧贫富差距的特性。因此政府有责任通过政策机制对过大的收入差距进行补救,如对弱者的援助、对垄断的遏制、对收入的调节等,从而改善公平。

三是推进基本的制度保障。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竞争的权利,核心是保证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方面的起点公平。

每个人的能力不等、贡献不同。之所以贡献不同,基本问题是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列关系。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导致了收入的巨大差距。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1/3的国家,都实行了免费教育。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实行农村的义务教育,同时对农民工和城市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职业教育。

中国目前有近八亿农民,占总人口的60%以上,但农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不到 15%。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3亿-4亿。如果一大堆人挤在一小块土地上的情况不改变,那中国的农民怎么能富起来呢?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并使他们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明显不足。覆盖劳动者养老保险只有20%,医疗与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不到20%。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起点公平,也是市场竞争的社会安全阀。

由此可见,机会平等是实现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径。只有从机会平等这一根本问题入手,解决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才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公平。

第十三题 就 业

增加就业的举措:

1、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岗位补贴所需资金,切实帮助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2、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3、以加大再就业投入为保障,切实落实好各项资金;

4、以帮助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

5、在重点做好在就业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大学生就业工作。

第十四题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成因

1、未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有的则以牺牲环境和群众建康为代价来追求不可持续的发展;

2、环境法制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处罚环境违法行为的手段不过硬;

3、环境保护的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成本内部化、污染治理市场化;

4、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采取地方保护主义;

5、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产业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建立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机制,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总负责制;

3、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监督力度,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法制化;

4、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推动科研成果向应用的转化,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从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力度;

5、完善监督机制,包括政府对各地环境的定期考察监督制度,还包括群众和媒体对违章生产的企业及其领导者的监督;

6、与国际社会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国外的资金和经验技术。

第十五题 资源、能源问题

(一)能源紧张的原因

1、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即重化工业阶段,机械、汽车、钢铁等重化工业快速发展,而重化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明显高于轻工业;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改变,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城镇人口平均消耗能量是农村的3.5倍;

3、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进入新的阶段,住房面积增大,家电和轿车的拥有水平提高,使得人均能源消费增长;

4、在新一轮的产业布局中,一些加工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5、投资结构不合理,与新型工业化要求严重背离。投资增长最快的是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企业,而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集约型产业,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第三产业、农业等,则明显投资不足,规模偏小。

6、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缓解能源紧张局面的对策

当前,缓解煤、电、油紧张局面的现实举措,可以概括为两条:政策手段+经济杠杆。具体包括:

1、建立健全政府能源调控体系。(1)做好经济增长对短期能源需求影响的预测,并向社会定期发布信息,引导市场;(2)推进电力投资体制改革,降低投资者进入电力市场的门槛;(3)调整能源产品出口政策,减少煤炭资源的出口。

2、以市场机制引导市场。(1)增加煤炭供应,并适当放开煤价和电价,形成煤、电价格联动机制;(2)在国家监管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3)鼓励发展低煤耗的火电项目和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3、用价格杠杆错峰避峰、削峰填谷。制定分时段、分产业的电价制度;鼓励天然气空调取代电力空调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