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7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专项突破:片断阅读

发表时间:2014/1/27 9:08:12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07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专项突破:片断阅读
  一、片断阅读题型分析

  本部分均为单选题,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理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为符合。

  【例题】

  铁路新线路的开辟与否往往必然在建路费尽可能少的要求与新建路线的贸易运输尽可能多的要求之间得到妥协。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新建铁路的线路( )。

  A.应该是一造价最低的线路

  B.其选择决定了新兴贸易中心的位置

  C.决定于是否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D.不会总是具有最低建造成本的路线

  【解析】仔细考察四个选项,您可以发现,选项A与题中“妥协”的含义不相符;选项B和C都无法从题中得出;只有选项D是短文支持的一种主要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D。

  这种言语理解一般只有一段话,要求应试者能把握这段话所表述的中心思想和支持的观点以及其他细节问题。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对材料内容的复述,有时则满足材料中其他方面的要求。有一些片段阅读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来找出具体的细节信息,如一些人称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等。

  片段阅读所考查的类型主要有:

  一是对所给片段材料的局部理解与把握,如对片段中某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二是对片段材料的整体把握,如由所给的片段材料推出某一方面的信息。

  解答这类题首要的问题是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给定材料的中心内容,并找出关键句子,进而概括出材料的主题。适当使用排除法,在确定正确选项时,即便某项的观点或内容是正确的,但与短文的陈述无关或不是短文主要内容的,也应排除,只有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在片段阅读中,要求应试者回答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给了一段陈述事实的材料,要求考生从题后可供选择的答案中,找出支持前面材料论点或观点的选项;

  (2)要求考生从短文后给出的四个句子中找出一个最能准确复述这段材料的句子,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把握短文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尤其要注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

  (3)给出一段材料,其中某个句子下面画线或者需要填入一句话,要求考生选出对该句理解正确的选项或者需要填入的句子是正确的选项。

  二、片断阅读典型例题分类详解

  一)概括主旨型

  这种类型要求考生概括所给文字资料的主旨、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概括要求准确、全面。这种类型提问的形式往往是“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等。

  【例题1】佛教虽提倡超凡脱俗,四大皆空,但到底不能离开人间,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佛教中也有不少财神爷,看来,爱财之心,根除也难。据佛经上讲,佛祖释迦曾接受过龙女的布施——一颗价值三千大世界的珠宝!释迦马上让她立地成佛。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佛教也不能免俗

  B.爱财之心,人之常情

  C.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有爱财之心

  D.面对财宝,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不能完全免俗

  【解析】正确答案为D。在判断作者的观点时,特别要注意“但”、“但是”、“然而”等转折词,因为作者的观点经常掩藏在转折词的后面,此题就是如此。作者的观点在“但”后面即“(佛教)到底不能离开人间,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虽然A、D都提到了“免俗”,但短文是针对“爱财”的,故A项应排除。

  【例题2】凡能创造美的艺术家,其学习起点必高。如其起点甚卑,则易与世俗同流。现代一些老的艺术家,其起步多在20世纪30年代之初,师承鲁迅现实主义之教,投身中国革命洪流,根底甚厚。其积累之经验,可为后代言传身教者,当亦不少。

  不符合本文段意思的是( )。

  A.学习起点高的艺术家,可如鲁迅一样不与世俗同流

  B.学习起点高,可以创造美,并可为后代言传身教

  C.一些老艺术家师承鲁迅,投身革命,可为后代师表

  D.学习起点高低,影响艺术家品格,也影响艺术造诣

  【解析】正确的答案为A。这段话前两句说明学习起点高的艺术家多创造美,起点非常低的,容易与世俗同流,这两句概括起来就是本段话的论点:学习起点的高低影响艺术家的品格和创作,故选项B、D符合文义。所给这段话后两句通过举例来说明论点,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些艺术家师承鲁迅,很多人可以为后代言传身教,故选项C也符合文义。在举例中,最后一句话说:“可为后代言传身教者,当亦不少”,即可以有高成就高品格的人应当不少,但没有肯定全部;选项A却肯定了全部,不符合文义。

  二)文意推断型

  此种类型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已给的资料准确推断出与文中意思相符合的结果,提问形式往往是“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这段话主要支持这样一种观点……”、“这段话的观点是……”、“这段话说明了这样一个论点……”、“下列哪些观点符合文中观点……”等。也有不少文意推断型属于逆向型的,即不是寻找符合推断结果的答案,而是找出不是推断已给结论的选项,具体提问方式如“不能从这段文字中推出的一项是……”等。

  【例题1】有的地方上一任或上几任领导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地方财力雄厚,现任领导工作就会很省力。有些新任领导任职时间虽短,但总结起来成绩、经验却很多,这虽有自身努力的因素,但主要是得益于前任的工作基础。我们要做历史的分析,不能仅凭现有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现任领导的政绩。

  这段话所支持的观点是( )。

  A.现任领导应按前领导制定的政策行事

  B.现任领导的政绩主要都是得益于前任的工作基础

  C.现有的发展水平不能用来衡量现任领导的政绩

  D.应该历史地、综合地评价领导的政绩

  【解析】正确答案为D。由题中可知新任领导虽然任职的时间短,但是业绩与经验却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前任所留下的工作基础,由此可推知这段话所支持的观点应该是综合地、历史地评价领导的政绩,而不应单纯地从成绩与经验来评价领导的政绩。

  【例题2】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有它的“三部曲”:第一部是输出产品,第二部是输出资本,第三部是输出牌子。输出牌子就是要在中国市场上进一步打响他们牌子,同时压倒中国的牌子,并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如果广大的消费者更多地认同外国牌子,则民族工业必将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

  A.发达国家总是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B.发达国家的“牌子”输出对我国民族工业威胁很大

  C.外国产品的质量优于国内产品

  D.“牌子”比产品质量更重要

  【解析】正确答案为B。本文的开头先介绍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的“三部曲”,后又着重阐述了输出牌子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巨大威胁;A、C、D三项均不能由文段中直接推出,只有B项是文段中的内容所支持的观点。

  三)词义、句意理解型

  1.对词义的理解,侧重考查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理解,这一种情况又分为以下两种:

  (1)明显的,其含义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具体的文字。此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代词指代性内容的理解,如“这样”、“它”等。

  (2)隐晦的,虽然在语境中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未用文字明确表示出来,需考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最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以选择正确答案。

  【例题1】今年2月份,科尔尼公司对全球134家公司进行调查时,85%的公司表示今年将保持或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在这次调查中,95%的公司决策人表示对目前世界经济的担心甚于去年,但他们当中2/3的人表示,外国直接投资保持去年的水平。

  文段中的“他们”指代的是( )。

  A.科尔尼公司的工作人员 B.调查中85%的公司人员

  C.调查中95%的公司决策人 D.134家公司中的决策人

  【解析】正确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在对整段文意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来全面把握关键词。A项“科尔尼公司的工作人员”显然是调查的主体,而非调查的对象,所以应该排除;B项是第一句话中的内容,且与第二句话无本质联系,故排除;再看第二句话用了一个转折性的关联词“但”,意味着这“95%的公司决策人不看好经验形式,但却认为外国直接投资保持去年水平”,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C。

  2.对句义的理解,往往考查一些对文段主旨有重要影响的句子,或者容易造成误解的句子。在科技性片段中,直接宣告科学中的新发现或假想的句子,证明或说明这种发现或假想的正确性的句子,介绍新技术的操作过程和方法的句子,对新发现、新发明进行评价的句子都是重要的句子,比较容易作为考查对象。

  【例题2】光滑的皮肤和人造的泳衣哪一个在水中的阻力小?这些泳衣采用了特殊的纤维,接缝都放在身体的背面,使其不会影响运动员的动作。另外,泳衣的重量和色彩也不容忽视。显然,谁都想穿比对手更轻的泳装,后者则涉及心理素质及品牌的形象问题。

  句中的“后者”指:( )

  A.接缝都放在身体的背面

  B.这些泳衣采用了特殊的纤维

  C.泳衣的色彩

  D.泳衣的重量

  【解析】正确答案为C。代词的使用是为了避免同一词句的重复使用而导致语言的繁琐,常见的代词有:“如此”、“这样”、“这”、“那”、“那样”、“这些”、“那些”、“它”、“他们”等。代词使用不当会造成指代不明,使句子含混不清。因此,多数情况下,代词在接近指代内容后面最近的位置使用;少数情况则可能所指代的内容隐藏在代词之后。本题设置了两个答题陷阱。一是本题设置的问题并非在片段主旨句中,而是在支撑句中设问,即在“另外”一词之后的内容中;二是通过“谁都想穿比对手更轻的泳装”的表述隐藏了代词“后者”对应的代词“前者”。解答本题需注意两个关键词“重量”和“色彩”。“显然”一词之后的表述中,前半部分实际上是讲“重量”问题,后半句自然是讲“色彩” 问题。

  【例题3】有人也许认为,“写文章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义理是文章的灵魂,大凡写文章,不会不关注这一点。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

  对画横线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B.肯定了既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

  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

  【解析】正确答案为C。这句话中的“眼”是“也许认为”,“认为”往往显示说话人的态度是不赞成。根据这一点,首先可以排除B、D两个选项。说话人反对的观点是“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这是一个偏正复句,表达的重点在于后面的分句,前面的条件“不妨害义理”是后面的结论“无所谓”的条件。由此可知,说话人批评的是以不妨害义理为由忽视材料真实性的看法。而选项A是转折关系,没有体现这种条件关系,所以不正确,只有C符合题意。

  四)词语、句子填空型

  这一类题目就是要求考生根据空白处前后句子间的关系来进行选择,所选择的内容要求做到简明、连贯、得体。这一类题目所考查的内容一般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不同句子与已给材料上的逻辑的契合度。

  【例题1】通过社会的认可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在一浮躁的时代里,过多的一夜成名被认同为最快捷的成功方式,现实的浮躁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一些年轻人的冒险心理。对于还没有来得及面对生离死别的年轻人来说,还很难真正理解生命的责任。但一个生命的产生和消失,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却十分深远。所以说,_____________。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轻人不能无所顾忌地外出冒险 B.没有家庭的团圆就没有社会的安定

  C.珍惜生命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D.没有人可以随意将生命置于无谓的牺牲

  【解析】正确答案为D。横线前提到的是“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因此合适的用语是“没有人可以随意将生命置于无谓的牺牲”,而不应再强调责任和义务,因此选D最恰当。

  【例题2】如果我们只把以前的学习文件照抄一遍,_____________,更谈不到用其正确地解决问题,那样,即使我们口头上大讲拥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际上也只能是南辕北辙而已。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

  A.那就是连一般问题也解决不了了 B.那就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C.那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D.那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析】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需应试者补充的复句题,属语句判断填空题。要把复句补充完整,就先要弄清楚复句中的“如果……,更……”这样两个层次的逻辑关系。第一个层次是假设关系,第二个层次是递进关系,即和“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构成递进关系的是“不能解决问题”。选项A、C、D都不能与构成递进关系,只有B选项所表达的内容才是如此。

  【例题3】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开办一个专业非常 ,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学科优势,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科的长期发展。

  A.严格 B.在行 C.前瞻 D.慎重

  【解析】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个复句,其文体是议论文。题型属于第⑦种词汇选择题。以语感分析法看,题干说的是任何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请注意是“治学严谨”,其要开办一个新专业必然不会是“随意”的,“不随意”对应的意思就是“严肃、慎重”。用排除法看,就大学开办一个新专业而言,“严格”一般是外界施加的条件限制,与题干语义不符,排除;“在行”口语色彩较浓,指在某一方面操作熟练,与题干语义不符,排除;“前瞻”指想法、思想超前,看得长远,也与题干语义不符,排除。剩下的D项即为正确选项。以结构法分析之,表面上看,这个句子只有一个句号,似乎只有一个独立的语义。实质上,这个复句包含1个单句和一个复句,两个完整语义,即“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开办一个专业非常 ”,“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学科优势,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科的长期发展” 。二者构成因果关系,我们可以给它添加关联词语,即:“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开办一个专业非常 ,(因为)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学科优势,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科的长期发展。”正因为开办一个专业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所以要非常“慎重”。

  五)作者观点型

  既指整个文段的态度立场,又包括文段中局部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立场和观点。这些观点和态度有的直接表达出来,有的是融在文段中,这就需要对那些表示立场性的词语、句子有足够的敏感度,而对文段中引述别人的观点时需要特别小心,必须弄清楚作者对所引述的观点是持肯定、否定还是其他态度,即要分辨它们是否一致。

  这种类型常用的提问方式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这段话主要支持这样一种观点”、“这段话直接支持这样一种观点”、“这段文字是针对下面哪种现象谈的”、“这段文字批判的是”等。

  【例题1】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是最容易被保存下来的,因为保存动植物遗体的必要条件是快速掩埋,而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其他东西能够被快速掩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动植物遗体很容易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保存下来

  B.只有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才能被保存下来

  C.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是保存动植物遗体的最佳环境

  D.只要被快速掩埋,动植物遗体就能被保存

  【解析】正确答案为A。B、D两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C项的说法并未从文段的内容出发来理解,材料中只说明了“海洋、河流、湖泊”易于保存动植物的遗体,并未说明是否是最佳环境,故C项也应排除。

  【例题2】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②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③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桂花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引入我国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解析】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个句群,由3个复句组成,其文体是说明文。表面上看,题干这个句群的意思似乎并不集中,但用语感分析法看,第①句是主要意思,其核心意思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是桂花原产地”,第②句第③句是为第一句的提供事实依据,属于举例说明法。从题型看,本题属于第⑤种信息推断题,即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由核心意思“我国西南、中南地区是桂花原产地”自然可以推出“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用排除法看, A项“引入我国”与“原产地”明显矛盾,排除;C项“最早以桂入诗”是在战国时代,排除;《九歌》是否我国最早的诗词,题干未说,从常识也知目前尚无定论,排除。B项正确。用结构法分析,在题干句群中,第①句是主干句,第②句和第③句是支撑句,3个句子是总分关系。第②句和第③句意在以历史与现实证据说明第①句这个判断句的结论。

  三、真题训练和解析

  1.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百岁老人袁晓园说:长寿其实没有任何秘诀,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顺其自然到百年,这就是我的养生之道。英国哲学家罗素活了98岁,从来也不认为长寿有什么秘诀,主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切顺其自然。人体的差异性很大,健康虽有一定之规,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

  对画横线的文字理解准确的是( )。

  A.作者完全同意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 B.作者有保留地同意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

  C.作者不同意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 D.作者批评了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

  【解析】正确答案为A。本段话的作者意在批评一种以为长期有某种特定的长寿秘诀的观点,因此通过袁晓园和罗素的例子来说明没有一成不变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袁晓园、罗素和作者的观点是一致的,故选A。

  2. 人,就是想探寻宇宙奥秘,觅其所未见,因之为探天险而丧生者已为数众多。人类必须征服自然,金沙江之类的天堑改变成通途,事关国计民生,造福古今后世。不意缆车之发明却大大发展了旅游事业,大量赚钱,满足了弱者也能登临天险的好奇心,后果却摧毁了人间天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

  A.缆车的发明可以使自然界的天险变成通途

  B.缆车既使旅游业赚钱,也满足了游客探险的愿望

  C.缆车可以让弱者登临天险而不必担心有生命危险

  D.缆车满足了人的好奇心,也限制了人对自然的探寻

  【解析】正确答案为D。第一句话是说人就是想探寻奥秘,甚至因此丧生;第二句话是说征服自然,造福后世;第三句是说缆车发展了旅游、满足了好奇心,但也摧毁了人对自然的探寻。由此,可以看出A、B、C三项仅概括了缆车的正面作用,而没有概括由于缆车而产生的负面效果,故正确答案为D。

  3. 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出现了富豪阶层。然而,这个阶层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相比,毕竟是凤毛麟角。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点主要还在“中产阶级”身上,是他们的超前消费,支撑了奢侈品市场。而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无论从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还是消费结构上看,都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相比。

  这段话表达主要观点是( )。

  A.富豪不是我国消费者的主体 B.我国的“中产阶级”引导着消费潮流

  C.我国的“中产阶级”不同于发达国家 D.我国的“奢侈品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解析】正确答案为D。A、B选项不能从文中推导出来,而C选项并非短文所要表达到主要观点,根据“是他们的超前消费,支撑了奢侈品市场”和“而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无论从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还是消费结构上看,都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相比”,可知作者主要是想说明我国的“奢侈品时代”还远没有到来,故选D。

  4. 数字图书馆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发展的产物,有着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征,其服务的范围大大超出图书馆的围墙。凡网络所联之地,均可使用,可实现全天候、全自动、智能化的服务。近年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在国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各类情报机构等,相继开展了各类不同规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数字图书馆代表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B.数字图书馆具有很多优势,在国内发展很快

  C.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

  D.数字图书馆具有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征

  【解析】正确答案为B。所给的材料前半段主要介绍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与优势,后半段主要介绍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研究发展。对比所给的四个选项,只有B项概括得最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

  5.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

  A.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无缘由的事

  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缘由的

  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

  【解析】正确答案为B。本题考查对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准确理解。句式“有的……,有的……”所列情形或者是对应关系,或者是对立关系。而前文中“各种”一词提示我们,后面所列的两种情形是对立关系。“无中生有”意指“毫无来由”,“空穴来风”当指“有些来由”。可见,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迅速搜索、提取隐含的重要语言信息。本题四个选项中,C、D两个选项望文生义,较易排除。选项B是一个双重否定句,从语意上讲,“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应注意准确理解。

  6.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中,有的东西是要永恒坚持的(东西),那就是学习方法论和颖悟性,还有做人。

  上述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永恒变化着的某些东西需要永恒坚持

  B.有些东西只有永恒地坚持,才会永恒变化

  C.有些东西不应随着永恒的“变化”而丢弃

  D.永恒的“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正确答案为C。本题题干部分是由两个并列的单句组成的简单复句。我们来做一下简单的结构分析:该片段重心落在第一个单句中,第二个单句对第一个单句起补充解说作用。第一个单句其结构主干是“东西是东西”,“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中”做状语,“要永恒坚持的”这个“的”字结构做限定语。因此,这个片段的核心意思是:有的东西是要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中坚持的东西。B、D属明显错误的干扰项,予以排除。本题隐藏着一个答题陷阱,即将“永恒变化的过程中”的“过程”这一概念偷换为“永恒变化着的某些东西”中的“东西”,作为选项A,极具诱惑性。考试时间的有限性固然不允许我们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但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对句子、段落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培养我们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快速判断能力。

  7.只有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的税制才是最好的税制,这是无须证明的。但就具体的税种来说,往往不是低效率、高公平,就是高效率、低公平。高效率、高公平的最优结合是少有的。就某一具体的税种来说,往往不是以效率为主导,就是以公平为核心,二者并重,并不一定是理想状态。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就某一具体税种来说:( )

  A.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妥协

  B.兼顾高效率与高公平不是最好的

  C.兼顾高效率与高公平不是最理想的

  D.不应以效率为主导,而应以公平为核心

  【解析】正确答案为A。篇幅较长的句群或文章,其基本结构不外乎“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基本形式。本题题干部分由四个句子组成,逻辑上逐步推进,最后得出结论,属“分—总”式结构。句4是核心句。本题题干部分理解难度不大,若采排除法,由句1可直接排除选项B,由句4可直接排除选项C、D。此句中要注意区分“不是……就是……”与“不是……而是……”的不同含义。若采用关联词分析法,题干部分有“只有……才……”、“但……”等关联词,其中第3句、第4句之间隐含着一个关联词“因此”。可见,第4句是结论句,也是核心句。

  8、有人也许(否定词)认为,“写文章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的细节有点是无所谓的”。义理是文章的灵魂,大凡写文章,不会不关注这一点。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写文章对义理的关注包含了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关注。

  对画横线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B.肯定了既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

  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

  【解析】正确答案为C。在片段阅读中,要注意对语气语调和感情色彩的准确把握。本例杂引用他人的观点时,用了“也许”一词,表明此种观点是个别人可能持有的非主流观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否定或批评态度,选项B、D因此可排除。关于肯定句与否定句。简言之,否定句就是使用了否定词的陈述句。在语意的表达上,两次否定等于一次肯定。作者所持的观点由一个双重否定句和一个肯定句组成,其核心意思是:对文章义理的关注本身就包含了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真实性的关注,二者不可分割。因此可知:“不妨害义理”与“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不可能并存的;以不妨害义理为由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纯粹是一种借口。因此选项A可排除,选项C正确。

  9.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选进语文教材的文章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

  “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 )

  A.收入语文教材中的各类作品

  B.那些保持原来意义、独立存在的作品

  C.整个教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D.那些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

  【解析】正确答案为A。这道题目其实是对句子主语的考察,问题要考生回答“基本功训练的凭借”的主语是什么。通过对整个句子成分的划分,我们可以得到: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主、谓、宾一目了然,主语应该是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所以答案为A。

  10.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这段话想说明的是:( )该语段谁是主角?扬谁抑谁?平板电视欲扬先抑,超薄显像管电视欲抑先扬。结论:平板电视与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具有价格优势。

  A.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

  B.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

  C.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

  D.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解析】正确答案为A。选项A、B不能从文中推导出来;根据“比其薄十几厘米”,可知“超薄显象管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说法不准确;根据“遭遇了销售尴尬”,可知超薄显象管电视不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因此答案为D。

  11.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_______。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出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解说部分)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好事多磨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解析】正确答案为B。根据“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和“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可知作者是在强调要付出努力,才能冲出困境,可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完全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因此答案为B。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