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热点 >> 正文

评论:有关“国学热”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06/8/18 0:00:00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评论:有关“国学热”的若干思考

今天,我们应以世界文化为参照、在现代文明发展潮流之下来检视国学,以一种探索真理的使命去研究国学,发扬那些代表人类共同美德和追求的东西,摒弃那些与时代发展潮流格格不入的糟粕

 “国学热”可谓持续升温——从有大学开办国学院、国学讲座,到接连出现的国学短信、少儿读经班、“孟母堂”及国学博客圈,以及汉服热、成人礼的兴起;放大到国际背景,从全球联合祭孔,到孔子学院在不少国家纷纷建立,以及汉语热在世界范围的升温等等——所有这些都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强烈关注,引发了如何重新评价儒教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及作用、当代中国是否需要“重振国学”、“重振国学”该如何接续文脉等问题的争论。国学,是泛指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单指儒家学术,还是特指中国传统人文科学范围内的学术———抛开专家的争论不谈,本文更关注普通百姓是以怎样朴素的眼光理解和认识国学的。事实上,不少人头脑所理解的国学,大体仅是四书五经、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以及民风民俗等相关知识。因此,“国学热”的相关争论有望促进人们更全面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追溯起来,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背景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等,也迫使一些人尝试到传统文化中寻找补救之策。比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所有这些都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因此,“国学热”的出现,有望促使人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 与此同时,对于当前的“国学热”,也应抱一种理性的认知。毕竟,时代在发展、在进步。人们可以通过了解国学,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但如果寄希望于国学担当更多的“救世”责任,希望通过复兴国学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则是不现实的。其中,以国学来取代现代教育的想法及尝试,尤其值得警惕。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体制必须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模式,完全浸润于四书五经、诗词曲赋之中的人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此外,借助于现代通信手段,穿上“现代时装”,国学知识的普及会更有效率,但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应力戒商业炒作,同时更要当心仅仅是凑热闹、赶时髦的心态。必须强调,今天我们提倡国学,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 国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今天,我们应以世界文化为参照、在现代文明发展潮流之下来检视国学,以一种探索真理的使命去研究国学,发扬那些代表人类共同美德和追求的东西,摒弃那些与时代发展潮流格格不入的糟粕。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