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类 >> 护理专业资格考试 >> 辅导资料>> 正文

2012护士资格考试循环系统知识点精讲11

分享到: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9日11:55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护士资格考试循环系统知识点精讲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第五节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一、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指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系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迄今仍为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诊断标准

1999年who/ish(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sbp≥140mmhg(18.7kpa)和(或)dsp≥90mmhg(12kpa)

上述标准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致的平均值为依据。

血压分级见教材(重点)。

三、病因

病因未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一)血压的调节:

主要决定于心排血量及体循环的周围血管阻力,平均动脉血压(bp)=心排血量(co)×总外周阻力(pr)

(二)危险因素:

1、年龄:发病率随年龄而上升,35岁后上升幅度较大

2、遗传:有群集于某些家族的倾向

3、肥胖: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

4、摄盐量:高钠可使bp上升,而低钠可降低bp

5、职业:脑力劳动者发病率>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农村居民

6、其他:吸烟、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的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长期的噪声影响、精神刺激、持续紧张状态等都有关。

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一般表现:

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可多年自觉良好而偶于体检时发现bp上升,少数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可有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乏力、心悸等症状,但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

(二)并发症:

1、脑部表现:长期高血压可形成小动脉的微动脉瘤,血压聚升可致破裂而脑出血。也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tia及脑血栓形成,bp极度上升可发生高血压脑病,bp下降即可逆转。

2、心脏表现:bp长期升高使左心室后负荷过重,使左心室肥厚扩大。高血压可促使冠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并使心肌氧耗量上升,可出现心绞痛、心梗、心衰及猝死。

3、肾脏表现:长期持久bp上升可致进行性肾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甚至肾衰竭。

4、眼底表现:视网膜小动脉也从痉挛到硬化,可反映高血压的程度,分四级:

ⅰ级:视网膜a痉挛、变细; ⅱ级:视网膜a狭窄,a交叉压迫;

ⅲ级: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 ⅳ级:出血或渗出伴视n乳头水肿

5、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周围血管阻力的突然上升,血压在短时间内剧升,以sbp显著升高为主(可达260mmhg),也可伴dsp升高(>120mmhg),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伴靶器官病变者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或高血压脑病。诱因是紧张、劳累、寒冷、嗜铬细胞瘤、突然停用降压药。

6、高血压脑病:在高血压病程中发生急性脑血循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而产生cn功能障碍的临床征象,临床表现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较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等,发生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灌注过多,液体渗入脑血管周围组织,引起脑水肿所致。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有助于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及靶器官损害。

1、心电图:左心室肥大劳损

2、x线:胸片可见主动脉弓迂曲延长,左室增大

3、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和室间隔肥厚,左心房和左心室腔增大

4、血: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酯蛋白上升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亦常有血糖或尿酸水平增高

5、尿、肾功能;可出现尿蛋白增多及尿rt异常,肾功能减退

6、眼底检查有助于对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了解

7、动态血压监测(abpm)

相关文章:

201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题型

201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

更多关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考试报考条件   考试培训   最新考试动态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编辑推荐

护理专业资格考试考试培训课程更多

护理专业资格考试网络课堂

护理专业资格考试报考指南更多

最近更新

护理专业资格考试考试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