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练习题8

发表时间:2016/1/19 15:42:02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中级经济师考试单项选择题

1.劳动力参与率指在(  )岁以上人口中,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所占的百分比。

A.14

B.16

C.18

D.20

2.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  )。

A.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B.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C.劳动力需求时间增加

D.劳动力需求时间减少

3.对个人劳动力供给而言,工资率下降的替代效应会导致劳动者(  )。

A.增加劳动收入

B.减少享受闲暇

C.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

D.增加劳动力供给时间

4.下列针对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陈述,错误的是(  )。

A.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

B.工资率下降的替代效应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问

C.工资率下降的收入效应促使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

D.当工资率上升的时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促使劳动者增加劳动力供给时间

5.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可以借鉴(  )的理沦加以解释。

A.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B.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C.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D.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6.下列劳动力供给曲线所反映的是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状况的是(  )。

A.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B.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C.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D.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7.如果某地区制造工人的市场工资率从2000元/月上升到2500元/月,其劳动力供给总时间上升5%,则此类劳动力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

A.0.4

B.0.25

C.0.2

D.0.1

8.某行业的平均工资率从10元/小时上升到15元/小时,该行业的劳动工时供给数量上升了60%,则该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

A.无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单位弹性的

D.缺乏弹性的

9.如果某市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0.5,由于工资水平上涨,这类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了10%,他们原来的工资水平是每小时20元,现在一定是上升到了(  )。

A.20元

B.24元

C.30元

D.35元

10.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在确定每个家庭成员的时间利用方式时所依据的原则是(  )。

A.比较优势原理

B.绝对优势原理

C.利润至上原理

D.效率优先原理

11.当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取者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削减以后,其他的家庭成员(带孩予的女性或年轻人)将临时性地进入劳动力队伍,以力图通过找到工作而缓解家庭收入的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  )。

A.无可奈何的劳动者效应

B.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C.弥补的劳动者效应

D.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12.在经济衰退时期,一些失业丁人对于在某一可行的工资率水平下找到工作变得非常悲观,因而停止寻找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  )。

A.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B.收人效应

C.替代效应

D.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13.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和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的存在表明了(  )。

A.劳动力供给是有生命周期性的

B.劳动力需求是有生命周期性的

C.劳动力供给是有经济周期性的

D.劳动力需求是有经济周期性的

14.目前,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  )。

A.大幅度下降

B.大幅度上升

C.没有明显变化

D.时而上升,时而下降

15.关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大幅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表述错误的是(  )。

A.丁作机会的增加

B.家庭生产活动的生产率提高

C.女性的相对工资率上升

D.离婚率的下降

16.以下关于劳动力需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部分

B.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C.长期中,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

D.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走向是向右上倾斜,其斜率为正

17.在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通常(  )。

A.将劳动力视为可变因素,将资本(或土地)视为不变因素

B.将劳动力视为不变因素,将资本(或土地)视为可变因素

C.将劳动力和资本(或土地)均视为可变因素

D.将劳动力和资本(或土地)均视为不变因素

18.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工资率上升时,工资总量(  )。

A.上升

B.下降

C.无变化

D.无关

19.某市对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市企业目前雇用的汽车生产丁人总人数为25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25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30元/小时,则该市企业愿意雇用的汽车生产工人总人数将变成(  )人。

A.15000

B.20000

C.25000

D.30000

20.根据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判断,如果纺织工人的工资率上涨4%,则其劳动力需求会下降5%,那么纺织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  )。

A.富有弹性的

B.缺乏弹性的

C.单位单性的

D.无弹性的

21.如果某地男性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上涨2%会导致该地区女性生产工人的就业人数减少1%,则该地区男性生产工人和女性生产工人之间存在一种(  )关系。

A.互补

B.总互补

C.替代

D.总替代

22.某地劳动力市场原来处于均衡状态,市场工资率为20元/小时,但由于外商投资建厂,导致当地的劳动力需求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增长,而本地劳动力供给短期内保持不变,则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企业为了获得足够的劳动力,就必须支付20元/小时以上的工资

B.企业仍然支付20元/小时工资,就能够得到自己需要的劳动力

C.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就业量将会出现大规模下降

D.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工资水平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23.若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  )。

A.新的均衡点左移

B.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均提高

C.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降低

D.均衡工资率降低,均衡就业量提高

24.下列不属于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的相关表述的是(  )。

A.劳动力流动是有成本的,导致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

B.工资刚性或工资黏性:劳动者很不愿意接受工资水平的下降

C.在现实中劳动力并非是同质的,而是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的

D.一旦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则市场工资率就会趋于下降,这是不以劳动者方面的意志为转移的

25.下列关于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在现实中劳动力是同质的

B.劳动力流动是有成本的,导致流动受到限制

C.一些企业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提供效率工资

D.雇用和解雇劳动力的过程都不可能在不付出成本的条件下实现,所以企业的裁员或解雇行为非常谨慎

中级经济师考试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解析】劳动力参与率指在16岁以上人口中,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所占的百分比。

2.B

【解析】本题考查工资率影响的收入效应。

3.C

【解析】本题考查工资率影响的替代效应。对个人劳动力供给而言,工资率下降的替代效应会导致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

4.D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当工资率上升的时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所以选项D错误。

5.D

【解析】本题考查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其可以反映欠发达国家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的情形。

6.B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或单个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所反映的是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状况。

7.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计算。供给弹性一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5%÷[(2500-2000)/2000]×100%=0.2。

8.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弹性。平均工资率变动%=[(15-10)÷10]×100%=50%。劳动力供给弹性=60%÷500=120%>100%,表现为富有弹性的曲线,因此选8。

9.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一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也即0.5=10%÷[(X-20)÷20]×100%,计算得出X=24(元)。

10.A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生产理论。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在确定每个家庭成员的时间利用方式时所依据的原则是比较优势原理。

11.D

【解析】本题考查附加的劳动者效应的概念。

12.D

【解析】本题考查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的含义。

13.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在经济衰退时期,可能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两种

并行的效应,即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和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这两种并行效应的存在,反过来证明:劳动力供给是有经济周期性的。因此选C。

14.B

【解析】本题考查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大幅度上升。

15.D

【解析】本题考查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大幅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选项D的正确表述是离婚率的上升。

16.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走向是向右下倾斜,其斜率为负。

17.A

【解析】本题考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相关内容。劳动经济学通常把劳动力视为可变要素,将资本(或土地)视为不变要素。

18.A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弹性。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工资率上升时,工资总量上升。

19.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弹性。题目已知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即为1.劳动力需求弹性一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工资率变动%=(△L/L)÷(△W/W)=(△L/25000)÷[(30-25)/25]-1,△L=5000人。则总人数变为25000-5000=20000(人)。

20.A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一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工资率变动%=一5%/4%=一1.25。其绝对值大于1,因此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

21.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简易判断方法,同类型(可相互替代的)如果都是增加(或减少)则一定是总替代关系;反之,一升一降(或一降一升)则一定是总互补关系。显然本题选B。

22.A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市场均衡。根据题目意思,供给不变.需求增大,这样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这时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都将上升。因此选A。

23.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当供给曲线不变而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工资率和就业量均随需求曲线右移而上升。反之。当供给曲线不变而需求曲线左移时,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同时下降。

24.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的表述。选项C属于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的表述。

25.A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在现实中劳动力并非是同质的,而是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的。

编辑推荐:

2015年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2016年经济师考试网络培训课程辅导

点击订购经济师考试教材及辅导用书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经济师

        [协议护航班-不过退费]

        7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退费校方服务

        1400起

        初级 中级

        761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冲关畅学班]

        5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支持

        980起

        初级 中级

        545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精品乐学班]

        3大模块 题库练习 精品课程

        680起

        初级 中级

        44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