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格类 >> 教师资格 >> 辅导资料 >> 小学教育 >> 正文

2012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名师讲义(七)

分享到:
发表时间:2012年8月17日10:0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具有:

1、学科知识素养

2、广泛的文化素养

3、教育专业素养:

(1)敬业精神。敬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

(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名称职的教师或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人格特征: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第三节 师生关系

概念: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首先,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不能异化为人-物关系;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四)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民主平等,亲密无间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相关文章:

2012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重要考点汇总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讲义汇总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问题解答汇总

更多关注:报考指南   网络课堂  考试用书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常见问答题及指导汇总

 

教师资格证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编辑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更多

教师资格证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南更多

最近更新

教师资格证考试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