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格类 >> 教师资格 >> 辅导资料 >> 中学教育 >> 正文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考试辅导:意志行动的特征

分享到:
发表时间:2012年5月20日9:47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教师资格师证考试科目—意志行动的特征,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人的意志行动有如下三个特征。

1.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

意志是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来,这个目的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动物有各种各样的行为,但动物没有意志,意志是人类所独有的。毛泽东同志讲过:“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由于人具有根据自觉的目的去行动的能力。目的在意志行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发动符合于目的的某些行动,同时又能制止不符合于目的的另一些行动。目的越高倘,目的的社会意义越大,产生的意志力也越大,常言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

目的的确定,不是凭主观任意决定的,而是受客观现实的制约的。人的目的是否能实现,要看人的目的和行动是否符合客观现实的情况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果符合,人的目的就有可能达到。现实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改变它,消灭它。当人们还未掌握客观规律时,人们的行动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人们的意志就不能实现。但是,当人们一旦认识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以后,人们就能摆脱对自然和社会的盲目性,从而获得自由,人们就能真正自由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地改造客观现实。唯心主义者的“意志自由论”认为,意志是一种既与人脑无关,又与周围环境无关的精神力量。他们把意志看作是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可任意“创造”一切的绝对自由的力量。这是对意识能动性的恶意歪曲。这种鼓吹意志的绝对自由是极其荒谬的,其目的在于为反动统治阶级的罪行辩护,并掩盖其反动本质。科学心理学认为,目的的确定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只有按客观规律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2.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

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目的的确定与实现,通常会遇到种种困难,而困难的克服过程也就是意志行动的过程。困难有两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内部困难是指人在行动时有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例如,当要实现某种计划时,缺乏饱满的信心,畏缩不前,这对计划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计划一经确定,就必须满腔热情,信心百倍,勇往直前,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英勇气概。外部困难是指外在条件的障碍,如缺乏必要的工具和工作条件,或来自他人的讥讽和打击等。困难的性质和程度有轻有重,意志行动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因此意志力的水平也就有强有弱。在执行计划时,有时由于情况的变化,计划必须加以修改和调整,预定的目的才能实现。

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人的行动都是由简单的动作组成的。动作可分为不随意的和随意的两种。不随意动作主要是指那些不由自主的动作。它们在出现以前,人并不是有意识地要那样做的。比如,眼受到强光的刺激,瞳孔立即缩小;手碰到刺,立即缩回。至于随意动作,它们都是由意识指引的动作,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的动作。它们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掌握这些必要的随意动作,意志行动就无法实现。有了随意动作,人们就可根据目的去组织、支配和调节一系列的动作,组成复杂的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的目的。

相关文章:

更多辅导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

《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复习汇总

更多关注:报考指南   网络课堂  考试用书  2012教师资格说课指导 >>

教师资格证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编辑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更多

教师资格证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南更多

最近更新

教师资格证考试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