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教师招聘:2013年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招聘启事

发表时间:2013/3/11 16:52:10 来源:网络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山西教师招聘:2013年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招聘启事

一、学校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中西部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所在的古尧都临汾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学校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地域资源优势使浓郁的地方文化和教师教育、基础研究、服务区域发展构成了学校的四大办学特色。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设有20个学院、53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20个二级硕士学位点、 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二级博士学位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建有戏剧戏曲、三晋文化、黄河民俗3个博物展馆。学校属于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品牌特色 专业、13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60名。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4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50人,国家杰青2人,省级学科 带头人21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共有20余人入选山西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山西省新世纪学术带头人 333人才工程。

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狠抓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从2005年开始进行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创立3.5+0.5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11个地市的32个县建立了教育创新实验区,与地方合作创立荀子学院。坚持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实施的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受到社会 各界的广泛欢迎,就业率名列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学科和科研水平,已培育出一批特色和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学科群:以戏曲文物研究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学科群在国内外具有影响 力;以化学学科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群在同类学科中显现出明显优势,理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百强;以教育学科为代表的品牌学科群更是在山西教育事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组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大分子科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等四个跨学科研究平台,学科资源进一步优化优势和特色 进一步凸显。

学校主办有一批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报纸期刊。《中华戏曲》是海内外戏剧戏曲学界有广泛影响的辑刊之一;《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报》和《英语周报》享誉海内外,是家喻户晓的“中国驰名商标”。

学校实施开放办学,先后与国外30余所大学和学术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内兄弟院校的校际交往和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也日益广泛。

学校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连续多年荣获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和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表彰。

当前全校教职员工正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更加坚实的步伐,将山西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办学设施优良、文化氛围浓郁、创新人才辈出、综合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广泛的高水平大学。(数据截至2012年11月)

二、戏曲文物研究所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荣获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 “模范集体”称号。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被批准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被批准为山西省首批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授予“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称号。 2011年成功申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博士点。2012年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团队创新计划”支持。2012年成功入选山西省第三届“十大文化品牌”名 单。2013年1月研究所创始人黄竹三教授荣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戏曲教学与研究终身成就奖”。

本研究所首任所长黄竹三,第二任所长冯俊杰,现任所长车文明,副所长曹飞、王志峰。所内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博士在读2人。现有博士生导师 6名,教授4名,副教授6名。所内机构有:戏曲文物研究室、戏曲史研究室、戏剧与影视学研究室、古典文献学研究室、戏曲博物馆、资料室和《中华戏曲》编辑部。研究所的主要特色是一直坚持田野调查,善于把文物资料、民俗资料与文献资料三者结合起来一并研究,形成了科研、教学、文物展馆和大型学术辑刊四位一体 的学科机制,取得了显著成就。戏曲博物馆建筑面积400平米,展面1200平米,拥有碑刻拓片近3000通,图片50000余幅,戏曲砖雕200余方,神庙舞台和民俗录相达400多个小时,傩戏面具和旧戏班的道具、服饰、乐器及纱阁戏人、民间影戏、木偶戏器具等120多件锣鼓杂戏、秧歌戏、道情戏、耍孩 儿、小花戏脚本及赛社抄本300余种。

近年来,已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5项,国家教委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正承担国家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项,省级课题8 项。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物》、《考古》、《戏曲研究》、《中华戏曲》、《戏剧》、《戏剧艺术》、台湾《民俗曲艺》等刊物发表论文500余 篇。出版著作举要:冯俊杰《郑光祖集》校注、黄竹三《石君宝戏曲集》、景李虎《李寿卿狄君厚集》校注、张继红《吴昌龄刘唐卿于伯渊集》校注、延保全《李行道孔文卿罗贯中集》校注(以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研究所集体编著《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黄竹三、王福才著《山西省曲 沃县任庄村扇鼓神谱调查报告》(台湾《民俗曲艺丛书》1994)、王福才编《山西师大戏曲博物馆馆藏拓本目录》(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黄竹三著《戏曲文物散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黄竹三、延保全著《戏曲文物通论》(台湾国家出版社2009)、冯俊杰、黄竹三、延保全、窦楷参编《全元曲》校 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冯俊杰主编《太行神庙及赛社演剧研究》(台湾《民俗曲艺丛书》2000)、冯俊杰著《戏剧与考古》(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华书局2006)、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1)、车文明著《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 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蒲州梆子志》(黄竹三、车文明副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李强著《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民族戏剧学》(民族出版社2003)、《中外剧诗比较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黄 竹三、冯俊杰主编《六十种曲评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王星荣著《蒲剧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曹飞著《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 剧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吕文丽著《“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等。近年来获奖的论著有:黄竹三、冯俊杰主编的 《六十种曲评注》2002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车文明教授200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其专著《二十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 2006年获中国高校第四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冯俊杰教授所著《山西神庙剧场考》2009年获中国高校第五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冯俊杰主编《山西戏曲碑刻辑考》、独著《山西神庙剧场考》分别获得山西省第四、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车文明《山西神庙剧场》,李强《民 族戏剧学》、《中外剧诗比较通论》分别获得山西省第四、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范春义《傅毅<舞赋>“增衍说”驳正》 一文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王志峰《明清时期<琵琶记>的传播》一文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 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曹飞《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一书荣获山西省2011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奖。

学术辑刊《中华戏曲》与中国戏曲学会合办,已出版45期。主要发表戏曲文物、戏曲民俗、宗教仪式剧、少数民族戏剧和较高层次的戏曲理论文章,素以资料翔实、学风严谨著称。2007、2012年两次入选CSSCI来源集刊,是海内外戏剧戏曲学核心辑刊之一。

2008年4月,研究所2006级硕士研究生李海军等同学创作的电影短片《仲夏看板》,获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9届大学生短片大赛业余组剧情片的最 高奖——优秀奖。2010年9月,2008级硕士研究生邵振奇同学荣获第八届金鹰奖电视艺术论文评选二等奖。2010年10月,2008级硕士研究生徐林同学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一等奖。

目前研究所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韩国汉阳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建立有签约学术合作关系。本所教师95%拥有赴海外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50%的教师拥有3月至1年的海外研修经历。

2012年本所戏剧与影视学科在全国高校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六。学科调整后,本所戏剧与影视学科亟需相关专业人才扩充人员队伍,壮大科研力量,进一步提升研究平台的学术竞争力。现诚邀985高校以及相关专业院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博士、硕士毕业生来本所工作!

三、2013年招聘信息

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及专任教师(博士)招聘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加速推进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现将201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调整如下:

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需引进的原则。注重引进人才的综合效益,既积极引进我校目前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又适当储备学校学科建设与长远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二)坚持待遇引人、事业引人、感情引人并重的原则。既要给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适当的物质待遇,同时高度重视事业引人和感情引人,认真做好人才引进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

(三)坚持公开、透明、竞争的原则。引进高层次人才原则上采用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的办法,招聘岗位、职责、待遇、程序均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四)坚持引进方式多样化的原则。把国内引进与国外引进结合起来,把个体引进与团体引进结合起来。

二、引进对象及基本条件

高层次人才是指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引进的在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达到一定层次的专门人才。2013年我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范围包括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及学科建设急需的优秀博士毕业生。

知名学者是指长江学者及其以上层次的优秀专家,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

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理科需有三年以上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正在承担重要科研项目,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

学科建设急需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

三、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

1.知名学者:赠送120m2左右住房一套;理科科研资助费500万元(其中实验室建设费400万元,科研启动费100万元),文科科研资助费300万元(其中基地建设费或实验室建设费240万元,科研启动费60万元)。其他待遇面谈商定。

2.学术带头人:提供安家补助费18万元;科研启动费理科20万元、文科10万元;享受相应的校内岗位津贴。

3.学科建设急需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提供安家补助费12万元;科研启动费理科5万元、文科2.5万元;享受相应的校内岗位津贴。

四、引进人才的最低服务期和管理方式

1.引进人才在我校的最低服务期原则上为8年,特殊情况经双方协商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最低服务期不足8年者,所享受的待遇相应降低。

2.学校对引进人才实行合约管理。以聘约方式明确双方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

五、返校博士的待遇

2008年以后考取我校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与学校签定协议后,读博期间工资照发,所有学习费用一律由本人自理,博士研究生毕业(有毕业证书)获得博士学位(有学位证书)返校后,最低服务期为8年,按照获得博士学位返校时学校引进同类人才的二分之一的安家费标准补助安家费,按照相同的科研启动费标准提供科研资助。

六、本规定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山西师范大学

二〇一三年一月三十一日

--戏曲文物研究所招聘计划--

专业(学科) 学历要求 计划人数
影视学 博士研究生 1
戏剧戏曲学 博士研究生 1

山西师范大学招聘信息原文:http://www.sxnu.edu.cn/others/zhaopin/2013/130225.htm

山西师范大学主页:http://www.sxnu.edu.cn/

戏曲文物研究所主页:http://xys.sxnu.edu.cn/

注:1.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临汾市贡院街1号山西师大人事处师资科

联系电话: 0357-2051610

E-mail : sxnurscszk@163.com

联 系 人: 张老师

邮政编码: 041004

2. 投递电子简历附件名称格式:

姓名-应聘 学院 岗位-毕业院校-专业-学历学位.扩展名

例如:

张三-应聘 文学院 文艺学-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doc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