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考研历史学之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方法与策略3

发表时间:2013/7/9 10:01:01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3.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此阶段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此时的重点一方面是对遗漏点的再回顾与对已知知识点的再梳理,另一方面是对真题进行练习和分析,把握真题的出题思路,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针对历史学,这一时期的复习方法如下:

1. 要有革命史的思维。各个阶层面对中国社会遭受巨大冲击,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法,运动。寻求民族富强独立。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白朗起义,接着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2. 近代化的线索。什么是近代化?把洋务运动作为近代化的起点。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后转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最后到思想文化上的,五四运动,文学革命,诗歌革命。近代化的三个层面。

3. 要有全面化的思维。将点的知识扩大的大的历史大背景来理解。并结合世界史的知识。

临考要掌握的要点:

1. 要巩固不熟悉的知识点,不留死角。

2. 看目录要做到心中有数。

3. 考前调整作息规律

因此,我们对这一阶段的复习有这样一个思路:

(一)阶段目标

跟随冲刺班的学习,对所有内容进行再复习,要求掌握和运用95%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对大纲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温故和学习,这一遍要更加注重对整体知识 结构的把握,以及对知识点的运用,与出题和答题结合提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进行模考班的实战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二)阶段任务

在这个阶段已经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了,这个阶段的执行是以前三个阶段为基础的,通过以前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对要考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但这 并代表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考研了,不到考研的最后一分钟不可以那么轻易懈怠,因为在这个阶段复习的某个知识点就有可能成为考研的试题,所以在这个阶段不能放 松,要调整好心态,在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讲解与指导下更好的查缺补漏。同时也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温习以前笔记上的难点和重点,最后,还要 尤其注意对真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任务分解:

第一,调整好心态。

越是到考研最后阶段,心态问题愈显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精神基础。要知道考研拼的不光是智商,更是情商。所 以,在冲刺考研的关键时刻,一定要调好心态,淡定、坦然、勇敢的面对一切,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要克服浮躁、畏惧心理,做到在战略上 “藐视”、战术上重视考研。也许考研只是你们人生路上的一站,但是在这里你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样一段的可贵的经历值得你们永远追忆。漫漫考研路上,你 们如此坚强的走到现在,当然你们也有理由高唱着《国际歌》中的这句“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查漏补缺,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

对于以前的学习,你们也许已经把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掌握,但是知识点那么多,难免会有遗漏,此时要在前几轮复习的基础上回归课本,依据大纲把以前复习过 的知识点再快速回顾一遍,同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可以把以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的知识点再回顾一下,重点复习自己以前遗漏的问题。同时认真听老师的 分析讲解,对知识点做总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研究真题,预测考点,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

真题有很多有用信息,透过它可以捕捉到命题思路、命题重点、标准答案形式,进而可以预测考点,做到有备而战,获得高分理想成绩。通过真题可以得知,历史 学基础考试所命题目都是确定的、无争议的,比如中国历史上首个驻外使臣等;很多题目在通常所说的重点附近,很容易被忽略,因此要对这方面知识予以充分重 视;通过真题还可以得知名词解释的答题模式:先做简要总体概括,再叙述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过程、影响评价等,这样的答案才是完美的。同样,简 答论述题的答题思路,也可以自己从大量真题的标准答案中总结出来。这些工作貌似十分不起眼,但是其意义却不容低估。研究真题、预测考点、总结答题方法与技 巧,可谓是是取得高分的一大法宝,一定要高度重视。

相关文章:

2014 年考研历史学复习方法与策略汇总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大纲

2013年考研英语大纲汇总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汇总

更多关注:2014年研究生考试入门指导及报考指南  2014年研究生考试招生简章汇总

(责任编辑:rhj)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