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政治》必做模拟试题3

发表时间:2015/8/13 15:44:57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一、选择题Ⅰ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矛盾和运动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C.普遍和特殊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

A.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C.是否承认矛盾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质的飞跃

3.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思想是()

A.方生方死,方死方生B.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

4.规律的特点是()

A.重复性和客观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普遍性和特殊性D.必然性和偶然性

5.假象是()

A.由主观原因造成的对事物的错误反映B.以否定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C.以正面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D.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虚幻的反映

6“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

A.机械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

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D.外因论的观点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8.唯物辩证法认为()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9.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10.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

A.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B.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二、选择题Ⅱ

11.下列事物和现象属于系统的是()

A.一部汽车B.生命有机体C.城市交通D.人类社会

12.主观辩证法是指()

A.客观辩证法的反映B.辩证的思维

C.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D.唯心主义辩证法

13.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有()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

14.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A.整体性 B.结构性C.层次性D.封闭性

三、分析题

15.在现实生活中,今天的现实是由过去的可能发展而来,现在的可能也可以发展为明天的现实。

16.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17.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18.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就是要否定和抛弃原来的经济体制。

19.试述如下论断包含的辩证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20.下面是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问题上的材料:

材料1霍尔巴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空洞词语”。偶然性是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愚昧无知造成的,我们把看不出同原因相联系的结果归之于偶然性。

——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2毕尔生说,必然性只属于概念的世界,而不属于现实世界本身。莫诺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全部基础,生物进化本质上是由无法预测的纯粹偶然变化造成的,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是纯粹的偶然性。

——转引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环节。必然性根据于事物自身,偶然性根据于他物;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科学和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性中去认识必然性”。

——摘自《小逻辑》

请回答: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

(1)材料1的哲学观点和错误。

(2)材料2的哲学观点和错误。

(3)材料3的贡献和错误。

21.下面是老子哲学的一些材料:

材料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因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其上不,其下不昧”,“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不见其首,不见其后”。(第二十一章,第十四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似万物之宗”。(第四十章,第四章)

材料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材料3老子提出了阴阳、有无、大小、前后、强弱、静躁、正反、生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攻守、治乱、古今、难易、长短、智愚、刚柔、胜败、利害、吉凶、贵贱、祸福、荣辱等一系列的矛盾概念。他说:“反者道之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四十章,第二章,第五十八章)

材料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

材料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第二十二章,第三十六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说明老子哲学的本体论性质及其辩证法思想。

(2)依据材料2,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3)依据材料3,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4)依据材料4,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5)依据材料5,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22.运用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关系的原理,试述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三者的一致。

更多文章: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政治》必做模拟试题2

2016年考研政治预测模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2016年考研初试时间:2015年12月26日-27日

(责任编辑:gx)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