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心理咨询师考试要点

发表时间:2010/9/9 14:38: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个体的社会态度的获得过程,就是态度的形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 4个条件:①经验的积累和整合。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②经验的分化。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③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至是仅仅一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④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从发展的角度看,D.克雷奇认为影响态度形成有以下因素:①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②对某一对象的信息获得的质量以及信息源的性质;③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④个体的人格特点。

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形成的3阶段说:①服从。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的服从行为。②同化。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己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③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到了这一阶段,态度才真正地形成。后来,此假说被认为是无法得到证实的,凯尔曼也对此做过补充。

态度的变化

广义指由于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一定时期内持续的、稳定的态度发生变化;狭义指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说服性沟通使以前的态度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态度变化的方向按照施加影响的社会或他人所期待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称肯定性态度变化;按所作用的他人的期待及想法作相反方向变化的,称否定性态度变化。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研究有以下几种主要理论:①认知均衡理论。出发点是人们在心理上有维持态度系统平衡一致的需要,当人们态度系统失去平衡后,总有从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趋势。态度系统中诸成分的不一致性是促进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对一致性理解的不同,可分为几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式:F.海德的P-O-X模型,T.M.纽科姆的A-B-X模型,奥斯古德与P.H.坦南鲍姆的和谐理论,L.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等。②信息传播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C.霍夫兰德等人认为,态度是后天习得的产物,是由学习而来的反应。强化、模仿是态度形成的机制。经过肯定性强化的态度被接受,而经过否定性强化的态度被放弃。态度改变应强调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研究个体对信息的注意、理解与接受等因素。③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心理抗拒理论,把心理抗拒现象及其抗拒效果作为一种态度进行研究。发现在心理抗拒的情况下,事先的说服教育不仅不利于态度转变工作,反而会促使态度向预期相反的方向变化。后来,在心理抗拒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心理免疫理论,认为要想促使态度向有利方向转化,事先让被试者参与有关的活动是必要的,被试者积极参与实验者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助于被试者的态度转变。

相关链接:

201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心理诊断技能习题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心理诊断技能习题及答案

·2010年心理咨询师考前网上辅导招生简章

更多信息请访问:心理咨询师频道 心理咨询师考试论坛

相关内容:

201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串讲(八)

201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串讲(七)

201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串讲(六)

201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串讲(四)

201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串讲(五)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