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2年药学专业考试药剂学部分胶囊剂、滴丸和微丸

发表时间:2011/11/16 13:44:44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药学专业考试药剂学部分胶囊剂、滴丸和微丸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2年药学专业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药学专业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药学专业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第四章 胶囊剂、滴丸和微丸

一、胶囊剂

(一)概念和特点(掌握)

——将药物装入空心硬质胶囊或密封于软胶囊中制成

的固体制剂

——特点:

① 掩味、提高稳定性

② 分散快、利于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③ 含油量高和液态药物可制成软胶囊

④ 可制备控缓释制剂、靶向制剂、定位释放制剂

(二)分类

——两类:硬胶囊、软胶囊(另有肠溶胶囊)

(三)制备

1.硬胶囊制备

(1)空胶囊

① 囊材——明胶,可加增塑、遮光、防腐剂和色素等

② 工艺

③ 规格与质量 8种规格,常用0-5号,

号越小,容积越大。

(2)填充料制备、填充和封口

① 物料处理与填充

——粉末填充;颗粒填充;处理同片剂

② 规格、套合、封口

按装量选号,锁口式(常用)和非锁口式(封口)

2.软胶囊制备

(1)影响成型因素

①囊壁组成的影响

——组成:明胶、增塑剂、水

干明胶:干增塑剂 = 1:0.4-0.6:1

②药物和附加剂的影响

含水<5%,水溶性、挥发性、有机溶剂破坏囊壁

③ 混悬液的包封

——基质吸附率:

指将1克固体药物制成填充胶囊的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基质吸附率愈大,所需软胶囊的体积愈大。

(2)制备方法:滴制法和压制法两种

工业化生产时多用压制法制备

3.肠溶胶囊剂 (了解)

——囊壳用甲醛处理,耐酸

——囊壳外包肠溶衣

(四)质量检查和包装储存

1.质量检查

(1) 外观

(2) 水分:不得超过9%

(3) 装量差异

平均片重(g

差异限度(%

< 0.3

0.3

±10.0

±7.5

20粒中,每粒与平均装量比较。超出表中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4)崩解度和溶出度

2.包装储存

二、滴丸剂简介(熟悉)

(一)概念和特点

——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成小丸状制剂

——特点:

①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短,产率高,劳保

② 受热时间短,适用于易挥发和不稳定药物

③ 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

④ 生物利用度高

(二)常用基质

1. 水溶性:PEG类、硬脂酸钠、甘油明胶

2. 脂溶性;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等

(三)制备方法

药物分散于熔融基质中,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成丸。

一、 微丸(熟悉)

——指直径小于2.5mm的球状实体

——特点:分布面积大,吸收好

——制法:沸腾制粒法、喷雾制粒法、包衣锅法、挤出滚圆法、离心抛射法、液中制粒法

相关文章:

2012年药学专业考试考试题型

2012年药学专业考试辅导资料

更多关注:药学专业考试试题     考试报考条件       考试培训        最新考试动态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