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第三章第三节

发表时间:2019/1/9 8:57:04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第三节工程项目计划与控制

一、工程项目计划体系

工程项目计划是为实现工程项目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谋划与安排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目标的确定和项目目标实现方法及具体措施的制定。工程项目计划是实施工程项目控制的前提条件,项目管理人员实施工程项目控制的目的就是使体现该工程项目目标的计划得以实现。

(一)建设单位的计划体系

建设单位编制(也可委托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编制)的计划体系包括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和工程项目年度计划。

1.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

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是指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的工作进度安排,它可使工程项目策划决策阶段各项工作的时间得到控制。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需要在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其表式见表3.3.1。其中“建设性质”是指新建、扩建或改建;“建设规模”是指生产能力、使用规模或建筑面积等。

2.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是指对工程项目从开始建设(设计、施工准备)至竣工投产(动用)全过程的统一部署。其主要目的是安排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建设进度,合理分配年度投资,组织各方面的协作,保证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

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字和表格两部分。

(1)文字部分。说明工程项目的概况和特点,安排工程建设总进度的原则和依据,建设投资来源和资金年度安排情况,工程设计、设备交付和施工力量进场时间的安排,道路、供电、供水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及进度的衔接,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需要上级及有关部门解决的重大问题等。

(2)表格部分。包括工程项目一览表、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和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1)工程项目一览表。将初步设计中确定的建设内容,按照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归类并编号,明确其建设内容和投资额,以便各部门按统一的口径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并以此为依据对其进行管理。工程项目一览表见表3.3.2。

2)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是根据初步设计中确定的建设工期和工艺流程,具体安排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其表式见表3.3.3。

3)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是根据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安排各个年度的投资,以便预测各个年度的投资规模,为筹集建设资金或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及制定分年用款计划提供依据。其表式见表3.3.4。

4)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用来明确各种设计文件交日期,主要设备交货日期,施工单位进场日期,水电及道路接通日期等,以保证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确保工程项目按期投产或交付使用。其表式见表3.3.5。

3.工程项目年度计划

工程项目年度计划是依据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和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编制的。该计划既要满足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又要与当年可能获得的资金、设备、材料、施工力量相适应。应根据分批配套投产或交付使用的要求,合理安排本年度建设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年度计划主要包括文字和表格两部分内容。

(1)文字部分。说明编制年度计划的依据和原则,建设进度、本年计划投资额及计划建造的建筑面积,施工图、设备、材料、施工力量等建设条件的落实情况,动力资源情况,对外部协作配合项目建设进度的安排或要求,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计划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以及为完成计划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等。

(2)表格部分。包括年度计划项目表、年度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计划表、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和年度设备平衡表。

1)年度计划项目表。用来确定年度施工项目的投资额和年末形象进度,并阐明建设条件(图纸、设备、材料、施工力量)的落实情况。其表式见表3.3.6。

2)年度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计划表。用来阐明各单位工程的建设规模、投资额、新增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等建设总规模及本年计划完成情况,并阐明其竣工日期。其表式见表3.3.7。

3)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其表式见表3.3.8。

4)年度设备平衡表。其表式见表3.3.9。

(二)承包单位的计划体系

承包单位的计划体系包括投标时编制的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承包合同签订之后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1.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是项目管理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宏观性的指导文件,由企业管理层在投标时编制。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概况;

(2)项目范围管理;

(3)项目管理目标;

(4)项目管理组织;

(5)项目采购管理;

(6)项目进度管理;

(7)项目质量管理;

(8)项目成本管理;

(9)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10)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

(11)项目资源管理;

(12)项目信息管理;

(13)项目沟通与相关方管理;

(14)项目风险管理;

(15)项目收尾管理。

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在开工之前由施工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并报企业管理层审批的工程项目管理文件。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概况;

(2)总体工作安排;

(3)组织方案;

(4)技术措施;

(5)进度计划;

(6)质量计划;

(7)成本计划;

(8)安全生产计划;

(9)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计划;

(10)资源需求与采购计划;

(11)风险管理计划;

(12)信息管理计划;

(13)沟通管理计划;

(14)项目收尾计划;

(15)现场平面布置;

(16)技术经济指标。

二、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项目管理规划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施工组织设计仅适用于承包单位,尤其是施工单位;而项目管理规划(包括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适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各方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咨询监理单位等。但是,对于施工单位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则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基本相同。鉴于目前多数施工单位编制的是施工组织设计,这里将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内容,它是施工单位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基础。

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施工组织设计是指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按编制对象不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即: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①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②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③工程设计文件;④工程施工合同文件;⑤工程现场条件,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⑥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条件;⑦施工单位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及技术水平等。

(一)施工组织总设计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指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工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主要内容:工程概况、总体施工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施工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及时修改、补充施工组织总设计: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实施、修订或废止;

(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4)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5)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修改、补充后的施工组织总设计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项貝主要情况和主要施工条件。

(1)工程项目主要情况。包括:工程项目名称、性质、地理位置和建设规模;工程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工程项目设计概况;工程项目承包范围及主要分包工程范围;施工合同中对工程项目施工的重点要求等。

(2)主要施工条件。包括:工程项目建设地点气象状况;工程项目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状况;工程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情况;与工程项目施工有关的道路、河流等状况;当地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能力状况;当地供水、供电、供热和通信能力状况等。

2.总体施工部署

总体施工部署是在充分了解工程情况、施工条件和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安排和解决工程施工中重大问题的方案。总体施工部署也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前提。

施工组织总设计中应对工程项目总体施工做出下列宏观部署:

(1)确定工程项目施工总目标,包括: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目标。

(2)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总目标的要求,确定工程项目分阶段(期)交付使用计划。

(3)确定工程项目分阶段(埤)'施工的合理顺序和空间组织。

施工组织总设计中还应简要分析工程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工程项目施工中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也应作出规划,并采取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来满足工期、质量等要求。

此外,施工组织总设计中还应根据工程项目规模、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和地域范围确定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并采用框图形式表示。工程项目需要分包的,还应对分包项目施工单位的资质和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3.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是根据总体施工部署的要求,用来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时间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如下:

(1)计算工程量。根据工程项目一览表,按单位工程分别计算其主要实物工程量,以便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机械,组织主要工种工程的流水施工,计算劳动量、施工机械及建筑材料的需要量。

(2)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应根据合同工期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类型、结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及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如果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时没有合同工期,则应保证计划工期不超过工期定额。

(3)确定各单位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确定各单位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主要应考虑以下方面:

1)同一时期施工的项目不宜过多,以避免人力、物力过于分散。

2)尽量做到均衡施工,以使劳动力、施工机械和主要材料的供应在整个工期范围内达到均衡。

3)尽量提前建设可供工程施工使用的永久性工程,以节省临时工程费用。

4)急需和关键的工程先施工,以保证工程项目如期交工。对于某些技术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困难较多的工程,亦应安排提前施工,以利于整个工程项目按期交付使用。

5)施工顺序必须与主要生产系统投入生产的先后次序相吻合。同时,还要安排好配套工程的施工时间,以保证建成的工程能迅速投人生产或交付使用。

6)应注意季节对施工顺序的影响,避免施工受季节影响,导致工期拖延,影响工程质量。尽可能减少冬期、雨季施工的附加费用。

7)安排一部分附属工程或零星项目作为后备项目,用以调整主要项目的施工进度。

8)主要工种和主要施工机械能连续施工。

(4)编制初步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应安排全工地性的流水作业。全工地性的流水作业安排应以工程量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为主导,组织若干条流水线,并以此带动其他工程。

施工总进度计划既可以用横道图表示,也可以用网络图表示。如果用横道图表示,则常用的格式见表3.3.10。由于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工程进度更加有效,因此,人们更多地开始采用网络图来表示施工总进度计划。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网络计划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5)编制正式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初步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总工期是否符合要求,资源使用是否均衡且其供应是否能得到保证。如果出现问题,则应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方法是改变某些工程的起止时间或调整主导工程的工期。如果是网络计划,则可以利用计算机分别进行工期优化、费用优化及资源优化。当初步施工总进度计划经过调整符合要求后,即可形成正式的施工总进度计划。

4.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1)总体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等。

1)技术准备。包括:施工过程所需技术资料的准备、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等。

2)现场准备。包括:现场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如:临时生产、生活用房,临时道路,材料堆放场等),临时用水、用电和供热、供气等的计划。

3)资金准备。应根据施王总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2)主要资源配置计划。包括: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材料设备配置计划。

1)人力资源配置计划。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应根据各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及施工总进度计划,参照概预算编制办法及有关资料编制。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可减少劳务作业人员不必要的进场、退场及避免窝工,进而节约施工成本。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应解决的问题:①确定各施工阶段(期)的总用工量;②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期)的劳动力配置计划。

2)材料设备配置计划。应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主要材料设备的计划总量及进、退场时间。科学合理的材料设备配置计划,既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又可降低工程成本。材料设备配置计划应解决的问题:①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配置计划;②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主要施工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

5.主要施工方法

对于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完成起关键作用的建(构)筑物以及影响全局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中应简g「丨兑明其施工方法。此外,对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季节性施工等专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应进行简要说明。对施工方法的确定,要兼顾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可操作性及经济方面的合理性。

6.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应按照工程项目分期(分批)施工计划进行布置,并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有比例关系,各种临时设施应标注外围尺寸,并有文字说明。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1)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

4)充分利用既有建(构)筑物和既有设施为工程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生活,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宜分离设置;

6)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7)遵守工程所在地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内容:

1)工程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地形状况;

2)全部拟建的建(构)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位置;

3)工程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加工设施、运输设施、存贮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临时施工道路和办公、生活用房等;

4)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

5)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子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负责审批。

与施工组织总设计类似,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要修改、补充的,须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主要情况、各专业设计简介和工程施工条件等。

(1)工程主要情况。包括:工程名称、性质和地理位置;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总承包等相关单位的情况;工程承包范围和分包工程范围;施工合同文件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等。

(2)各专业设计简介。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文件描述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设计内容及对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3)工程施工条件。与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的工程施工条件类似。

2.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包括工程项目施工目标、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等。施工部署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纲领性内容,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均应围绕施工部署进行编制和确定。

(1)工程项目施工目标。应根据施工合同文件和施工单位自身对工程管理的要求确定,包括: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目标。各项目标应满足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确定的总体目标。

(2)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施工部署中的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明确说明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及其进度安排,施工顺序应符合工序逻辑关系;

2)施工流水段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及流水方向,确保均衡流水施工。

(3)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包括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

(4)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根据工程项目规模、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和地域范围确定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并采用框图形式表示。工程项目需要分包的,还应说明主要分包单位的选择要求及管理方式。

此外,施工部署中还应对工程施工中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作出部署,对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提出技术及管理要求。

3.施工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按照施工部署的安排,根据规定的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对单位工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起止时间及衔接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计划。

单位工輕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和方法如下。

(1)划分工作项目。工作项目是包括一定工作内容的施工过程,是施工进度计划的基本组成单元。工作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应根据计划的需要来决定。对于大型工程,经常需要编制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此时,工作项目可划分得粗一些,一般只明确到分部工程即可。对于编制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工作项目就应划分得细一些。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工作项目应明确到分项工程或更具体,以满足指导施工作业、控制施工进度的要求。

(2)确定施工顺序。确定施工顺序是为了按照施工的技术规律和合理的组织关系,解决各工作项目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和搭接问题,以达到保证质量、安全施工、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实现合理安排工期的目的。

一般说来,施工顺序受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两方面的制约。当施工方案确定之后,工作项目之间的工艺关系也就随之确定。如果违背这种关系,将不可能施工,或者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出现,或者造成返工浪费。

工作项目之间的组织关系是由于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和构配件等资源的组织和安排需要而形成的。它不是由工程本身决定的,而是一种人为的关系。组织方式不同,组织关系也就不同。不同的组织关系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应通过调整组织关系,并将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工作项目之间的合理顺序关系。

不同的工程项目,其施工顺序不同。即使是同一类工程项目,其施工顺序也难以做到完全相同。因此,在确定施工顺序时,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技术组织要求以及施工方案等进行研究,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的顺序。

(3)计算工程量。工程量的计算应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针对所划分的每一个工作项目进行。当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已有预算文件或工程量清单,且工作项目的划分与施工进度计划一致时,可以直接套用施工预算的工程量,不必重新计算。若某些项目有出入,但出入不大时,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某些必要的调整。

(4)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当某工作项目是由若干个分项工程合并而成时,则应分别根据各分项工程的时间定额(或产量定额)及工程量,按式(3.3.1)计算出合并后的综合时间定额(或综合产量定额)。

(3.3.1)

式中:H——综合时间定额(工日/m3,工日/m2,工日/t……);

Qi——工作项目中第i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Hi——工作项目中第i个分项工程的时间定额。

根据工作项目的工程量和所采用的定额,即可按式(3.3.2)或式(3.3.3)计算出各工作项目所需要的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

P=Q×H(3.3.2)

或:

P=Q/S(3.3.3)

式中:P——工作项目所需要的劳动量(工日)或机械台班数(台班);

Q——工作项目的工程量(m3,m2,t……);

S——工作项目所采用的人工产量定额(m3/工日,m2/工日,t/工日……)'

或机械台班产量定额(m3/台班,m2/台班,t/台班……)。

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零星项目所需要的劳动量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进行估算。

(5)确定工作项目的持续时间。根据工作项目所需要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以及该工作项目每天安排的工人数或配备的机械台数,即可按式(3.3.4)计算出各工作项目的持续时间。

D=P/R*B(3.3.4)

式中:D——完成工作项目所需要的时间,即持续时间(天);

R——每班安排的工人数或施工机械台数;

B——每天工作班数。

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在安排每班工人数和机械台数时,应综合考虑以下问题:

1)要保证各个工作项目上工人班组中每一个工人拥有足够的工作面(不能少于最小工作面),以发挥高效率并保证施工安全。

2)要使各个工作项目上的工人数量不低于正常施工时所必需的蕞低限度(不能小于最小劳动组合),以达到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由此可见,最小工作面限定了每班安排人数的上限,而最小劳动组合限定了每班安排人数的下限。对于施工机械台数的确定也是如此。

每天的工作班数应根据工作项目施工的技术要求和组织要求来确定。例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要求不留施工缝连续浇筑时,就必须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决定采用双班或三.班制。

以上是根据安排的工人数和配备的机械台班数来确定工作项目的持续时间。但有时根据组织要求(如组织流水施工时),需要采用倒排的方式来安排进度,即先确定各工作项目的持续时间,然后以此来确定所需要的工人数和机械台数。此时,需要将式:(3.3.4)变换成式(3.3.5)。利用该式即可确定各工作项目所需要的工人数和机械台数。

R=P/D*B

(3.3.5)

如果根据上式求得的工人数或机械台数已超过施工单位现有的人力、物力,除了寻求其他途径增加人力、物力外,施工单位应从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6)绘制施工进度计划图。绘制施工进度计划图,首先应选择施工进度计划的表达形式。目前,常用来表达施工进度计划的方法有横道图和网络图两种形式。横道图比较简单,而且非常直观,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但是,采用横道图控制工程进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工程规模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宜采用网络计划技术。

(7)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当初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好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查与调整,以便使进度计划更加合理,进度计划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各工作项目的施工顺序、平行搭接和技术间歇是否合理;

2)总工期是否满足合崗规定;

3)主要工种的工人是否能满足连续、均衡施工的要求;

4)主要施工机具、材料等的利用是否均衡和充分。

在上述四个方面中,首要的是前两方面的检查,如果不满足要求,必须进行调整。只有在前两个方面均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后两个方面的检查与调整。前者是解决可行与否的问题,而后者则是优化的问题。

4.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等。

1)技术准备。包括:施工所需技术资料的准备;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样板制作计划等。

2)现场准备。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实际需要,准备现场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3)资金准备。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2)资源配置计划。包括:劳动力配置计划和物资配置计划。

1)费动力配置计划。劳动力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①确定各施工阶段用工量;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配置计划。

2)物资配置计划。物资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①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配置计划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工程材料、设备的种类和数量;②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应根据施工部署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包括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周转材料、施工机具的种类和数量。准

5.主要施工方案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施工方案,并对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季节性施工等专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验算和说明。

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应结合施工组织总设计,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施工场地状况。

(2)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和层数。

(3)工程施工现场的加工设施、存贮设施、办公和生活用房等的位置和面积。

(4)布置在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和临

时施工道路等。

(5)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

(6)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三)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指以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方案不同,施工成本也不相同,应在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发生变化,也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变化。

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由专业承包单位施工的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由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有总承包单位时,应由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备案。规模较大的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和审批。

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主要情况、设计简介和工程施工条件等。

(1)工程主要情况。包括: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名称,工程参建单位的相关情况,工程的施工范围,施工合同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等。

(2)设计简介。主要介绍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设计内容和相关要求。

(3)工程施工条件。应重点说明与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相关的内容。

2.施工安排

施工安排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施工目标。包括: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等目标,各项目标应符合施工合同和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要求。

(2)工程施工顺序及施工流水段。

(3)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并简述主要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4)根据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的规模、特点、复杂程度、目标控制和总承包单位的要求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3.施工进度计划

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应按照施工安排,并结合总承包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

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应能反映各施工区段或各工序之间的搭接关系,施工期限和开始、结束时间。同时,施工进度计划应能体现和落实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目标控制要求,进而体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合理性。

4.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等。

1)技术准备。包括:施工所需技术资料的准备;图纸深化和技术交底的要求;试验检验和调试工作计划;样板制作计划以及与相关单位的技术交接计划等。

2)现场准备。包括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准备以及与相关单位进行现场交接的计划等。

3)资金准备。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2)资源配置计划。包括:劳动力配置计划和物资配置计划。

1)劳动力配置计划。确定工程用工量并编制专业工种劳动力计划表。

2)物资配置计划。包括:工程材料和设备配置计划,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配置计划,以及计量、测量和检验仪器配置计划等。

5.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应包括下列内容:

(1)明确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核算,明确主要分项工程(工序)的施工工艺要求。

(2)重点说明易发生质量通病、易出现安全问题、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分项工程(工序)。

(3)对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应通过必要的试验或论证并编制计划。

(4)根据施工地点的气候条件,对季节性施工提出具体要求。

(四)专项施工方案

裉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2)编制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4)施工工艺技术。包括: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6)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査

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3.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三、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内容、措施和方法

(一)目标控制的类型

由于控制方式和方法的不同,控制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按照事物发展过程,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按照是否形'成闭合回路,控制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按照纠正措施或控制信息的来源,控制可分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归纳起来,控制可分为两大类,即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1.主动控制

主动控制就是预先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并拟订和采取各项预防性措施,以使计划目标得以实现。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它可以解决传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影响,尽最大可能改变偏差已经成为事实的被动局面,从而使控制更为有效。

主动控制是一种前馈控制。当控制者根据已掌握的可靠信息预测出系统将要输出偏离计划的目标时,就制定纠正措施并向系统输人,以便使系统的运行不发生偏离。主动控制又是一种事前控制,它必须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控制措施。

实施主动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详细调查并分析研究外部环境条件,以确定影响目标实现和计划实施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考虑到计划和其他管理职能之中。

(2)识别风险,努力将各种影响目标实现和计划实施的潜在因素揭示出来,为风险分析和管理提供依据,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3)用科学的方法制订计划。做好计划可行性分析,消除那些造成资源不可行、技术不可行、经济不可行和财务不可行的各种错误和缺陷,保障工程的实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在此基础上力求使计划得到优化。事实上,计划制订得越明确、完善,就越能设计出有效的控制系统,也就越能使控制产生更好的效果。

(4)高质量地做好组织工作,使组织与目标和计划高度一致,把目标控制的任务与管理职能落实到适当的机构和人员,做到职权与职责明确,使全体成员能够通力协作,为共同实现目标而努力。

(5)制订必要的备用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目标或计划实现的情况。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因有应急措施作保障,从而可以减少偏离量,或避免发生偏离。

(6)计划应有适当的松弛度,即“计划应留有余地”。这样,可以避免那些经常发生但又不可避免的干扰因素对计划产生影响,减少“例外”情况产生的数量,从而使管理人员处于主动地位。

(7)沟通信息流通渠道,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为预测工程未来发展状况提供全面、及时、可靠的信息。

2.被动控制

被动控制是指当系统按计划运行时,管理人员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将系统输出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再传递给控制部门,使控制人员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偏差,寻求并确定解决问题和纠正偏差的方案,然后再回送给计划实施系统付诸实施,使得计划目标一旦出现偏离就能得以纠正。被动控制是一种反馈控制。对项目管理人员而言,被动控制仍然是一种积极的控制,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控制方式,而且是经常采用的控制方式。

被动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跟踪、测试、检查工程实施过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2)明确项目管理组织中过程控制人员的职责,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偏离计划目标值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对项目管理人员而言,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都是实现项目目标所必须采用的控制方式。有效地控制是将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力求加大主动控制在控制过程中的比例,同时进行定期、连续的被动控制。只有如此,才能完成项目目标控制的根本任务。.

(二)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内容

1.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的过程中,为使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符合项目进度计划的要求,使项目按计划要求的时间动用而开展的有关监督管理活动。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就是项目最终动用的计划时间,也就是工业项目负荷联动试车成功、民用项目交付使用的计划时间。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对工程项目从策划与决策开始,经设计与施工,直至竣n:验收交付使用为止全过程的控制。

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管理人员、劳务人员素质和能力低下,数量不足;材料和设备不能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建设资金缺乏,不能按时到位;施工技术水平低,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协调困难,各承包商不能协作同步工作;未能提供合格的施工现场;异常的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社会、政治环境等。要实现有效的进度控制,必须对上述影响进度的因素实施控制,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其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在力求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的过程中,为满足项目总体质量要求所开展的有关监督管理活动。工程项目_的质量目标是指对工程项目实体、功能和使用价值,以及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工作质量的要求或需求的标准和水平,也就是对项目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程度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程度做出的明确规定。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通常可以概括为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应当是一个全面、全过程的控制过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因素进行控制,以保障工程质量。

3.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指在整个项目的实施阶段开展管理活动,力求使项目在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项目实际投资不超过计划投资。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不是单一目标的控制,而应当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同时进行。项目管理人员在对工程造价目标进行确定或论证时,应当综合考虑整个目标系统的协调和统一,不仅要使造价目标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还要使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也能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这就需要在确定项目目标系统时,认真分析业主对项目的整体需求,反复协调工程进度、质量和造价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力求实现三大目标的最佳匹配。

此外,项目管理人员在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时,应立足于建设工程全寿命期经济效益,不能只局限于项目的一次性投资。

(三)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措施

为了取得目标控制的理想成果,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措施通常可以概括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四个方面。

1.组织措施

控制是由人来执行的,监督按计划要求投入劳动力、机具、设备、材料,巡视、检查工程运行情况,对工程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反馈,发现和预测目标偏差,采取纠正行动等都需要事先委任执行人员,授予相应职权,确定职责,制定工作考核标准,并力求使之一体化运行。除此之外,如何充实控制机构,挑选与其工作相称的人员;对:II作进行考评,以便评估工作、改进工作、挖掘潜在工作能力、加强相互沟通;在控制过程中激励人们以调动和发挥他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创造性;培训人员等,都是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采取的措施。只有采取适当的组织措施,保证目标控制的组织工作明确、完善,才能使目标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2.技术措施

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实施有效控制,如果不对多个可能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不对各种技术数据进行审核、比较,不事先确定设计方案的评选原则,不通过科学试验确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的适用性,不对各投标文件中的主要技术方案做必要的论证,不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不想方设法地在整个项目实施阶段寻求节约投资、保障工期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目标控制就毫无效果可言。使计划能够输出期望的目标需要依靠掌握特定技术的人,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

3.经济措施

一个工程项目的建成动用,归根结底是一项投资的实现。从项目的提出到项目的实现,始终伴随着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工作。无论是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还是对工程质量、进度实施控制,都离不开经济措施。为了理想地实现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人员要收集、加工、整理工程经济信息和数据,要对各种实现目标的计划进行资源、经济、财务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要对经常出现的各种设计变更和其他工程变更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力求减少对计划'目标实现的影响,要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审核,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要对工程付款进行审查等。如果项目管理人员在目标控制时忽视了经济措施,不但使工程造价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实现。

4.合同措施

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分别承担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供应。没有这些工程建设行为,项目就无法建成动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承包商是分别根据其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销合同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他们与建设单位构成了工程承发包关系。承包设计的单位根据合同要求,要保障工程项目设计的安全可靠性,提高项目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并保证设计工期的要求。承包施工的单位要根据合同要求,在规定的工期、造价范围内保证完成规定的工程量并使其达到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承包材料和设备供应的单位应当根据合同要求,保证按质、按量、按时供应材料和设备。为了对这些建设工程合同进行科学管理,以实现对工程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建设单位还可委托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及监理单位,在其授权范围内由项目管理单位及监理单位依据其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委托合同及相关的工程建设合同行使管理及监理职责,对工程建设合同的履行实施监督管理。由此可见,确定对目标控制有利的承发包模式和合同结构,拟订合同条款,参加合同谈判,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做好防止和处理索赔的工作等,是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

(四)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

控制的方法因控制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工程项目目标的常用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网络计划法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用于工程进度控制的有效方法,在工程项目目标控制中采用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工程成本的控制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时,可按下列程序对工程进度目标实施控制:

(1)根据工程项目具体要求编制网络计划图,并按有关目标要求迸行网络计划的优化;

(2)定期进行网络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主要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

(3)分析产生进度差异的原因以及工作进度偏差对总工期及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

(4)根据工裎项目总工期及后续工作的限制条件,采取进度调整措施,调整原进度计划;

(5)执行调整后的网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定期进行实际进度的检查与分析。

如此循环,直至工程项目进度目标实现为止。

2.S曲线法

对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如果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累计完成的工程数量或造价,即可形成一条形如“s”的曲线,如图3.3.1所示,S曲线因此而得名。

S曲线可用于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其控制程序如下:

(1)根据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安排,在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累计完成的工程数量或造价的坐标体系中,绘制工程数量或造价的计划累计S曲线。

(2)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在同一坐标体系中绘制工程数量或造价的实际累计S曲线。

(3)将实际S曲线与计划S曲线进行比较,以此判断工程进度偏差或造价偏差。

(4)如果出现较大偏差,则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如果投资计划或进度计划做出调整后,需要重新绘制调整后的S曲线,以便在下一步控制过程中进行对比分析。

上述步骤重复进行,从而使工程进度或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香菓曲线法

香蕉曲线法的原理与S曲线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香蕉曲线是以工程网络计划为*础绘制的。由于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的开始时间有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两种,如果按照工程网络计划中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绘制整个工程项目的计划累计完成工程量或造价,即可得到一条S曲线(ES曲线);而如果按照工程网络计划中每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绘制整个工程项目的计划累计完成工程量或造价,又可得到一条S曲线(LS曲线),两条S曲线组合在一起,即成为香蕉曲线,如图3.3.2所示。

与S曲线法相同,香蕉曲线同样可用来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其控制程序如下:

(1)根据工程项目具体要求,编制工程网络计划,并计算工作时间参数。

(2)根据工程网络计划,在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累计完成的工程数量或造价的坐标体系中,绘制工程数量或造价的ES曲线和LS曲线。

(3)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在同一坐标体系中绘制工程数量或造价的实际累计S曲线。

(4)将实际S曲线与计划香蕉曲线进行比较,以此判断工程进度偏差或造价偏差。如果实际S曲线落在香蕉曲线范围之内,说明实际造价或进度处于控制范围之内。否则,说明工程造价或进度出现偏差,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如果投资计划或进度计划做出调整后,需要重新绘制调整后的香蕉曲线,以便在下一步控制过程中进行对比分析。

4.排列图法

排列图又叫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特(Pareto)图,是用来寻找影响工程(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工具。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图形和一条曲线组成。其中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若干个直方图形分别表示质量影响因素的项目,直方图形的高度则表示影响因素的大小程度,按大小顺序由左向右排列,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这条曲线称为帕累特曲线。排列图如图3.3.3所示。

采用排列图分析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列出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因素,并统计各影响因素出现的频数和频率。

(2)按质量影响因素出现频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从左至右绘制排列图。

(3)分析排列图,找出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将影响质量的因素分为三类,累计频率在0?80%范围的因素,称为A类因素,是主要因素;在80%?90%范围内的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在90%?100%范围内的为C类因素,是一般因素。

5.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又叫树枝图或鱼刺图,是用来寻找某种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有效工具。

因果分析图的作法是:首先明确质量特性结果,画出质量特性的主干线,也就是明确制作什么质量问题的因果图。如混凝土强度不;则把它写在右边,从左向右画上带箭头的框线。然后分析确定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大原因(大枝),一般有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再进一步分析确定影响质量的中、小和更小原因,即画出中小细枝,如图3.3.4所示。

对重要的影响原因还要用标记(如“*”)或文字说明,以引起重视。最后对照各种因素逐一落实,制订对策,限期改正。

6.直方图法

直方图又叫频数分布直方图。它以直方图形的高度表示一定范围内数值所发生的频数,据此可掌握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了解质量特征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应用直方图法控制工程(产品)质量的程序如下:

(1)收集质量特征数据,绘制直方图。

(2)对直方图分布状态进行分析,以此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属于正常状态。当生产条件正常时,直方图应该是中间高,两侧低,左右接近对称的正常型图形,如图3.3.5(a)所示。当出现非正常型图形时,就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常见的非正常型图形有图3.3.5(b)?图3.3.5(e)所示的四种类型:

1)折齿型分布。这多数是由于作频数表时,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所致。

2)绝壁型分布。直方图的分布中心偏向一侧,通常是因操作者的主观因素所造成。

3)孤岛型分布。出现孤立的小直方图,这是由于少量材料不合格,或短时内工人操作不熟练所造成。

4)双峰型分布。一般是由于在抽样检查以前,数据分类工作不够好,使两个分布混清在一起所造成。

(3)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可进一步利用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相关图等寻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质量达到预定要求。

7.控制图法

前述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是质量控制的静态分析方法,反映的是质量在某一段时间里的静止状态。然而,工程(产品)都是在动态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质量控制中单用静态分析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动态分析方法。采用动态分析法,可以随日寸了解生产过程中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生产处于稳定状态,起到预防出现废品的作用。控制图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动态分析方法。

应用控制图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的程序如下:

(1)根据抽样检测数据,绘制质量控制图,画出质量控制图的上限(UCL)、中心线(CL)、下限(LCL)。

(2)分析控制图。当控制图中的点子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即可认为生产过程基本上处于控制状态,即生产正常:一是点子没有跳出控制界限;二是点子随机排列且没有缺陷。否则,就认为生产过程发生了异常变化。这里所说的点子在控制界限内排列有缺陷,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点子连续在中心线一侧出现7个以上,如图3.3.6(a)所示;

2)连续7个以上的点子上升或下降,如图3.3.6(b)所示;

3)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如连续11个点中至少有10个点在同一侧,如图3.3.6(c)所示;或连续14点中至少有12点、连续17点中至少有14点、连续20点中至少有16点出现在同一侧;

4)点子接近控制界限,如连续3个点中至少有2个点落在2倍标准偏差与3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之间,如图3.3.6(d)所示;或连续7点中至少有3点、连续10点;中至少有4点落在2倍标准偏差与3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之间;

5)点子出现周期性波动,如图3.3.6(e)所示。

(3)如果控制图出现异常,说明生产过程存在质量问题。这时,可进一步利用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相关图等寻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质量达到预定要求。

除上述方法外,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目标管理、责任矩阵、里程碑跟踪、价值工程、看板管理、PDCA循环、6σ管理等方法。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