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历类 >> 中考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8年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

发表时间:2017/9/23 9:37: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一、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31分)

阅读下面的【甲】【乙】两篇文章,回答第1—4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战国策》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荆轲刺秦王(节选) 《战国策》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3分)对【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B.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C.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故荆轲逐秦王

D.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2.(3分)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未尝闻 尝:曾经 B.寡人谕矣 谕:明白 C.自引而起 引:拉 D.卒起不意 卒:突然

3.(3分)下列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B. 【甲】文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C. 【乙】文中荆轲之所没有行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荆轲想劫持秦王作为人质,然后跟秦国订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

D. 【乙】文中荆轲刺秦王,秦廷一度大乱,因为事起突然,而且廷上的侍臣都手无寸铁。

4.(8分)将【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分)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2)(4分)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第5—6题。

望江南?江南岸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5.(4分)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词以“江南岸”起句,所写景物为江岸所见,“半晴阴”是全词的总体背景。

B.“帆去帆来”一句巧妙化用李贺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别离的情感蕴含其中。

C.下片全部实写,先正面议论,用“兴废事”三字点出怀古之意,再转到具体写景。

D.词人即景抒怀,感慨多端,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E.全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转换自然,用语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情韵悠然。

6.(4分)词的结尾写道“行客莫登临”,词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7.(6分)经典古诗词默写。

(1)毅魄归来日,______。 (2)小大之狱,______。必以情。

(3)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4)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gx)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