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务员报考持续“高烧”“虚火”过旺怎降温

发表时间:2010/2/27 10:46:07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今天,2007年上海市公务员招考报名正式启动了。2001年以来,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从最初的32904人不断攀升,直到今年以111万刷新历史纪录。而在1994年到2000年的7年间,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总共不过4万多人。作为一个不直接创造财富的岗位,公务员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年间竟然持续“高烧”不退,不由地让人产生好奇。是什么催生了这股热潮?千军万马争吃“皇粮”,对于投身其中的个人和整个社会,究竟是利是弊?

  “铁饭碗”成“金饭碗”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公务员稳定有保障

不可否认,公务员考试所坚持的公平、公开、公正,和不断降低门槛、取消限制的做法,都激发了公众的报考热情。然而,真正把公务员这一职业由“铁饭碗”升格为“金饭碗”的,还是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公务员所享有的稳定和保障。

国家人事部有关人士表示,就业压力大,是公务员考试在近几年里骤然升温的第一个原因。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60万、320万、413万和495万。巨大的就业压力不仅使得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面临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也使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一降再降。

而这也是公务员报考人数突飞猛涨的四年。这四年国家机关招录的公务员数量在不断增加:去年发布8400余个职位,今年发布8662个职位,明年更是计划招录12000余人。对于苦苦寻觅就业岗位的学子来说,这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国家机关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既不像企业那样动辄裁员或倒闭,又有着当前中国社会最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对于工作已经四年的白领李昕来说,自己的工作看起来不错,在南京西路的商务楼里从事广告设计,每月无需节衣缩食也能有积蓄。但四年里,她就像穿上了红舞鞋一样,始终过着下班没准点、双休日要加班的生活,生病了也不敢请假,唯恐位子被新人代替。这种生活让她喘不过气,而一份像公务员这样职位稳定、保障完善的工作,是她现在最向往的。

一份调查显示,希望报考公务员的人当中,超过八成就是像李昕这样看中了其“稳定,医疗、养老有保障”。据统计,我国自十年前实行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以来,公务员年辞退率仅为万分之五。与此同时,在医疗费用节节高、社会保障还远没有全覆盖的今天,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却不断增加,在房贴、车贴之外,又相继推出了带薪培训、到民企工作可领取双薪等政策。而能够全面快捷掌握文件信息、可以近距离接触管理层、扩大人脉资源等便利,更是为公务员职位加了分,导致不仅应届毕业生趋之若鹜,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甘愿舍弃已有的工作,重新加入“战团”。

  盲目报考烧旺“虚火”

职位冷热两重天人才扎堆一窝蜂

公务员考试“高烧不退”,不过,并非所有公务员职位都热得发烫。事实上,同为国家机关,招录中却是冰火两重天:有些职位招考比例达到一比几百甚至几千,有些职位却一个报考者也没有。

2007年国家公务员报名中,最热门的是国家各部门中并不“强势”的国家广电总局干部人事管理一职,以1誜4000的招考比例创造了历史新高。国家人事部有关人士分析说,这个职位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仅要求报名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对于专业、政治面貌、户籍、工作经历、身份等均没有限制。事实上,2007年国家公务员招录中涌现出的不少热门职位,其实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职位”,而是那些报考门槛较低,条件较宽,限制较少的职位。而气象、公安、地震、卫生等专业性强,容易施展才华的职位,却因为工作艰苦或地处偏远而乏人问津。

有人因此将公务员热称为“虚火”,认为这充分说明很多人报考公务员带有盲目性,并非是想为公用事业服务,而是单纯为了一个饭碗,或冲着“安稳”、“舒适”而来。与之相关的有两项调查:在中国政府网的调查中,近三成准备报考公务员的人坦陈对公务员的基本情况并不了解;而在另一针对公务员考试所作的调查中,仅有9.3%的人认同“公务员就是服务员”这一说法。

盲目报考的结果之一,按照市人事局一位官员的话说,就是不少新进公务员报考之初认识不足,上任以后不能适应。这位官员认为,公务员未必适合每个人,报考公务员岗位不能盲目,应根据自身特点立志规划职业生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也只有报考者本着理性的态度看待公务员岗位,才能真正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

盲目报考的结果之二,就是大量受过高等系统专业训练的人一窝蜂地投向国家机关的怀抱。尽管公务员考试近两年不断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参加考试的高学历者却越来越多,乃至于出现了“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这样的说法。

人们担心,如果核心人才都集中于政府部门,会使创造财富的产业部门失去活力,不仅会形成人才和教育的浪费,对整个人才市场和经济发展恐怕都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政府部门如何通过内部改革和宏观调控来给过热的公务员招考降温,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改革考评模式建立责任机制

金莉萍(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眼下公务员工作相对比较稳定,主要是由人才流动不足和竞争机制缺失造成的。虽然我国在十年前就推行了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将公务员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但采取的仍然是一种综合考核,“德、能、勤、绩”

四字标准太过抽象,没有相应的量化体系来配套,更不要说具体操作了。同时由于考核和测评主要在行政机关内部进行,弹性很大,有时为了考虑平衡,往往不会动真格,即使对不称职的公务员,也主要通过内部交流来安置。

改革考评模式,建立责任机制,首先要对公务员的职位进行细化,明确每个职位的任职条件、工作目标、职责权限和质量标准,便于针对每个公务员进行绩效评估。据介绍,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公务员都有非常清晰的职位分类,根据职位确定工作,根据工作确定公务员是否称职,考评标准非常明确。

  为各类职业创造均等发展空间

李小平(全国首批百名优秀人力资源专家):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优秀人才都能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才能,需要政府为各类职业创造大致均等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为一些高风险的行业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不是任由公务员职位一枝独秀。事实上,由于眼下公务员的保障体制还没有与社会、市场对接,这也同样为公务员合理“流出”造成了阻力。

考试培训市场风生水起

考生人数的激增催生了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热,促使公务员岗位竞争的白热化。众多考生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也感受到,考试的题量正越来越大,题目越来越难,考上的把握越来越小。

  试水“国考”瞄准“沪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和上海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被考生们简称为“国考”和“沪考”。由于考试费用较为低廉,很多有志于当公务员的考生都选择了同时报名。

“参加国考,主要是为了感受一下明年沪考的难度。”复旦大学03级法律系学生小杨告诉记者,班上的100多名同学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和他一样,报名参加了两项公务员考试。试水“国考”,备战明年1月6日、7日举行的“沪考”,其实是本市大批考生的真正目标。

应战难题各“补”所需

冯小姐参加了2003年的上海公务员考试,目前就职于沪上一市级机关,“我上周花了点时间浏览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模拟题,发现在2小时内根本完不成140道选择题”。

除了题量增大,“题目一年比一年难”也是广大考生对于公务员考试的直接感受。记者计算了一下,以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说,120分钟答140选择题,做一题的选择时间仅为50多秒。

不少在大学读文科的学生正把淡忘多年的一些高中数学知识重新温习了一番。而理科生为了能够写好申论的大文章,他们也开始翻阅一些思想政治课教材和中央的文件精神来仔细研读。

  考培机构参差不齐

尽管主管公务员考试的国家人事部门一再宣称,公务员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和指定培训机构,但是随着报考公务员人数的迅速增加,开设公务员考试培训班近年来也风生水起。放眼当下,各类针对“国考”和“沪考”而开设的暑假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等不一而足,收费也在几百至上千元不等。业内人士提醒,目前的社会培训没有有效的约束监管机制。一旦发生培训班乱收费、欺诈等行为,学员要通过正当途径维权也有相当难度。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