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全真模拟试卷19

发表时间:2014/8/24 13:54:1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1、一、给定资料

  材料1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短时间内造成市内多处道路积水,交通受到严重影响。“看海”、“观瀑”的情景再次上演,“车成潜水艇、人在水中游”也成为很多市民遭遇的尴尬。而面对突发的暴雨天气,上演水漫金山的还不止北京一地。入夏以来,南北方多地都普降大雨,上海、广州、大连、武汉等很多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城市内涝,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出行被打乱。

  近年来,城市内涝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软肋。每年雨季来临,总有不少城市相继加入“水城”队伍。

  2004年7月10日,北京市突降大雨,连续4个小时的降水让北京市41处道路出现积水。

  2005年、2007年、2010年,广州市都因暴雨造成多处街区被淹,交通瘫痪。

  在长江沿线的杭州、南昌、武汉等城市,内涝几乎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遇到暴雨,必定出现程度不等的内涝。

  2007年,济南、郑州因暴雨造成内涝,数十人丧生。

  ……

  一场暴雨,让平日里光鲜亮丽的城市,瞬间成为内涝“重灾区”,看似“现代化”的背后,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严重滞后。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重温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再次向城市建设管理者敲响警钟。衡量一座城市的良心和品质,不能只看外表的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广场气派,更要看重那看不见的排水工程

  材料2

  面对日趋沉重的排水压力,城市又应该做出哪些积极应对?按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的设想,理想的城市水治理应该包括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城市雨洪蓄滞与渗透等工程处理技术、城市建筑耐水化处理技术、城市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技术等系统工程。可令他无奈的是,“现在许多城市已经增加了水利投入,但重建轻管、急于求成的现象普遍存在。”不止一位受访人士对记者坦言,鲜有城市充分重视下水道工程。

  按照2011年最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3年(即抵御1—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区3—5年。但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规范规定的下限还要低。比如北京,目前仅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排水管线达到5年一遇,即满足每小时56毫米的降雨量;中心城区普遍按1年一遇的标准建设。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任国玉则表示,许多大城市的城市强降水与内涝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能够满足气象灾害服务的观测网也尚未形成,“针对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的监测、信息加工处理和预警预报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捉襟见肘,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的预测和评价能力提升步伐也较慢。”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重光告诉记者,城市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是同等重要的事。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更重要。但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一关系却被颠倒了过来。

  “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杨重光说,在城市规划上,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怎么能够相互匹配与适应,城市内部与外部如何协调,有很多具体细致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但这些年,我国城市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偏差,各地都更看重地上建设,可以直接带来城市外表的提升,对地下建设重视不够。

  在杨重光看来,城市地下系统建设是公益性质的,不像地上的房地产开发可以盈利,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需要政府投入,但各地投入都不够。不仅如此,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结果就是一下雨就内涝。有数据显示,北京超过8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根本无法渗透。

  材料3

  对于遭遇暴雨,城市以往的理念是一定要想方设法让积水排走,而近年在众多城市内涝中,民众发现的窘境是,水根本排不出去,反而从排水口中滚滚涌出,这种情况发生在北京、武汉、广州等许多城市。

  北京等大城市在强化排水能力方面已有了具体设想。北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投入21.2亿元,对中心城的排水管线全部实施更新改造。针对立交桥下凹桥区遇到暴雨容易突发积水的情况,北京市要求,今后在立交桥建设上尽量减少下挖式设计,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立交桥下不再出现严重积水。”

  很多人认为只要花巨资完善排水管网,就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对此,向立云认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提高标准上并不现实。“大幅提高管网标准,不仅投入巨大,还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即便城内的排水能力提高了,承接排水的河道能力不足,遭遇强降雨时,城市积水也可能排不出去。因此,提高排水标准更适合应用在局部重点地区。”

  “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才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方向。”向立云说,通过分散式的方法消化降水,有助于减轻排水管网压力,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有效手段。“用透水材料替代沥青水泥,可提高地面渗透率;将城市绿地建成下凹式的,可大量储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园、运动场等,可作为有效的临时蓄水场所。此外,还可利用房顶、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

  材料4

  每一次内涝过后,这些城市的管理者都公开表示要下力气加强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解决内涝问题。

  2003年开始,南昌市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改造城区地下排水系统。2005年,南昌市又启动了1000多条小街小巷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再次投入10多亿元的巨额资金。

  然而近日连降暴雨,南昌依然没有逃脱内涝的纠缠。

  2009年,广州市拿出9亿元对城区200多处易浸地点进行改造,然而,现在似乎还看不到这项改造工程的实际效果。

  在武汉,每次内涝过后都要采取若干措施进行补救,然而,总也无法避免下一次的大水淹城。

  1997年,杭州市规划局工程师邵尧明曾研究出一套“暴雨公式”,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城市某个区域要布置多少雨水口,埋多粗的排水管。2008年,原建设部曾发文要求将该成果在全国推广。但该成果在全国推广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材料5

  半岛网2012年8月3日消息 受台风“达维”影响,昨晚暴风雨侵袭青岛市,对此青岛也启动城市防汛紧急通知,各部门备战城市防汛。今天记者从青岛市城市防汛办公室获悉,昨晚在不到10个小时内,青岛全市均降水达到37.1毫米,阵风最大11级,但未出现大积水点,倒伏树木140棵左右,未出现人员伤亡。

  如果说今年的降雨量并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去年的青岛个别地方超过200毫米的降雨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根据青岛市水文局的统计,2011年7月2日10时至3日15时,青岛全市平均降水100.5毫米,市区降水182.5毫米,多个监测点监测到了超过200毫米的特大暴雨。短短8个半小时内,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启动的应急机制从准备预案迅速升级为特级预案。

  “事后看,整座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转基本令人满意。”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刘利总工程师评价道。刘利所供职的这家单位自上世纪90年代起,承担了青岛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工作。

  在应急预案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刘利及同事们奔波在勘察积水情况的路途上。刘利说,每逢暴雨必到现场查看,是几代设计工程师延续至今的传统。和往常一样,她重点查看的是市区内几处容易积水的路段:“有短期积水,都是由于地势原因造成的。”

  直至3日16时最终解除预案,在长达20多个小时的降雨时间段内,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处长安宝月和她的同事们始终没有合过眼。令她欣慰的是,整座城市的交通没有发生瘫痪,没有内涝产生。

  容易让人忽视的是,青岛之所以能够安然度过雨劫,与自身地理优势有关。青岛的丘陵地形以及三面沿海的位置决定了降雨时积得快,排得也快,与位于平原地区的城市相比,有很大优势。

  此外,“在这座城市,排水重现期的设计均高于国家标准。”刘利说,雨水管道的设计是以最大雨水流量为根据的,所谓重现期,即所采用的最大暴雨量为多少年一遇的暴雨。目前国家标准是0.5-3年,青岛主干道的排水重现期一般是3-5年,部分暗渠甚至达到10-20年的标准。 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排水系统,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以及地理优势,这样的“地利人和”被安宝月归纳为青岛排水系统的优势所在。

  而在城市设计者们的规划中,雨污分流模式显然在整座城市排水系统中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雨污分流,即雨水和污水在不同管道中处理,据刘利介绍,目前市内绝大部分地段已完全实现这一点。

  这一模式作为法律条文已被写入《青岛市城市排水条例》。这部酝酿10年之久,于2010年10月1日最终实施的条例明确规定,城市排水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材料6

  赣州地处赣江源头,中心城区三面环水。北宋熙宁年间,当时的虔州,每逢洪水,江水倒灌,水患不断。赣州知州刘彝根据街道布局、地形特点,按照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总长12.6公里的福寿沟排水系统。福寿沟分福沟和寿沟,服务受益面积2.7平方公里。刘彝还根据水的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建造12个水窗。水窗制作巧妙,借水力自动启闭。近千年来,福寿沟历经多次维护、疏通,至今仍承担着老城区近10万居民的日常排污功能。有关专家评价说,这个原本只能在遗址中看到的历史遗迹却依然在造福后人,堪称世界城建史上的一个奇迹。

  “和现代人相比,古人更加尊崇自然的力量。”据有关专家介绍,福寿沟前瞻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因地制宜,排水道的坡度较大,非常利于排水;二是设计有前瞻性,排水干道断面比较大,使得排水道历经千年不致淤积;三是施工质量好,历经千年不致坍塌。

  赣州人民保护古福寿沟的意识非常强,在历年来的城市建设中,不仅没有破坏古福寿沟的原本结构,而且想尽办法合理保护利用。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福寿沟仍可以应付,不会发生内涝。

  古虔城的不涝之谜,既离不开后人对古福寿沟的维护,更离不开城市现代排水系统的科学建设。福寿沟服务面积只有2.7平方公里,而赣州现代排水系统已有237.7公里排水管网,几乎覆盖整个赣州城。

  近年来,赣州以福寿沟为参考,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三江六岸的排涝站,让现代排水系统更好地服务市民。在章江新区新建道路底下,一根根管径超过1.8米的干管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排水网络。去年,章江北岸截污干管工程投入使用,实现雨污分流。该段截污干管总长约9.9公里,服务人口约16.44万人。今年初建成的章江南岸滨江公园,也成为一个集防洪治涝、城市交通、绿化美化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如今,章江南岸滨江公园与宋代福寿沟一样,形成了一道防洪排涝的坚固防线。

  排涝是现代排水系统的关键一环。赣州逐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城市的易内涝点进行改造。目前,赣州市政部门除了承担福寿沟维护外,还承担城区237.7公里排水管网、5383座雨水井等排涝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加强防汛设施维修保养,创新清疏下水道模式,加强路面巡查力度……城区各防汛职能部门主动根据防汛预案分工,协同作战,也是赣州城区遇洪而不涝的重要因素。

  如今,赣州城市排水管网四通八达,排涝站布局合理,防洪堤坝坚固,从外到内,从地上到地下,构成一个科学的现代排水系统。古福寿沟与新的排水体系融为一体,共同担负起城区的排水重任,这是赣州借鉴福寿沟模式创造的一个新奇迹。

  材料7

  巴黎下水道系统虽然修建于19世纪中期,但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完善,目前总长达2347公里,远远超出了它的地铁系统规模。巴黎城市排水标准是“五年一遇”,也就是每小时可排180毫米降水的雨量。它的设计和管理也极为周到。城区下水道均建于地面以下50米,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管道设计采用多功能设计理念,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如此宽大的排水系统,不仅有利于快速排水,而且有利于电力、通讯设施线路的布局。具体来说,基于对地面雨水流量的充分估计,巴黎城区主干道的井盖孔密且直径大;住宅区内的下水道入口设计成簸箕状,进水口也较大。城区总数达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均统一编号,由1300多名专业人员负责维护。凭借发达的排水系统,使巴黎可以从容应对大至暴雨。此外,巴黎的城市排水法律保障体系也相当完善,专门制定了《城市防洪法》,内容涉及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等与城市防洪相关的各个方面。

  由于设计合理,整洁美观且规模宏大,巴黎的水道系统已经成为代表性的景观。下水道博物馆已成为巴黎又一著名的旅游项目。由于每一条下水道都用与其相应的地上街道名称命名。因此,无论是游客,还是维修人员,都不会迷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还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

  材料8

  当“中国最缺‘下水道市长’”的呼声,在暴雨后变得日渐强烈;当有些地方在城市规划时忽略居民实际需求,激起舆论的一片质疑,城市建设该何去何从,让人沉思。

  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很重要一条,是这些地方的城市建设过于“目中无人”,注重空间扩张,却忽视了文化品质,更不顾当地人的实际需要,从而丢掉了城市的个性品位不说,也难以满足当地人的生活工作需求。结果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大打折扣。

  早在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曾通过一部“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该宪章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说:“对于从事城市计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如今,人们越来越坚信:城市建设规划如果忽视了人的需要,就是忽视了城市建设的根本点。

  就人与城建的关系来说,人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道路越建越宽却难以保证“两个轮子”的通畅,如果地标式文化场所建得富丽堂皇却难让普通百姓走进享受,如果拼命追求“第一高楼”而破坏了城市天际线的美感,如果为了旧城改造而破坏城市的文化记忆……这样的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既无法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人们需要,更难以在精神情感上增加对城市的归属感。

  城市规划要想“目中有人”,城市管理者必须始终“心中有人”、处处“以人为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绝不是什么标语口号,而应该真正践行在各地城市规划理念中,切实让广大居民在城市中“诗意地栖息”。

  二、作答要求

  一、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1、法国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你怎么理解这句话?(10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50字。

  2、“很多人认为只要花巨资完善排水管网,就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对此,向立云认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提高标准上并不现实。”对此,你怎么看?(10分)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假如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资料1-4,结合我国城市应对灾害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份《关于进一步应对城市内涝的建议》提纲。(20分)

  要求:问题全面,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

更多关注:公务员考试论坛 公务员考试知道 公务员考试辅导用书

2015年公务员考试网络辅导方案

(责任编辑:lyy)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