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0年社会工作师考试中级综合能力第四章第四节

发表时间:2019/9/2 10:14:56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一、系统理论[了解]

(一)系统理论的历史

社会工作的系统理论是一般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1971年贝塔朗菲(Von Benalanfy)提出一般系统理论,认为生命有机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系统都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这个源自生物学的理论被用来分析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也看作是一个系统。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它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而不是将人和社会分割开来。在系统论看来,系统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维持稳定和平衡,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联系,而是存在着多元互动或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系统及子系统与外界的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系统具有主动调试和适应的能力,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和顺应。

社会工作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美国人赫恩(Heam)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高德斯坦(Goldstein)提出统合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平卡斯(Pincus)和米纳罕(Minahan)以系统的观点介绍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方法,被看作是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正式运用。系统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的提出恰逢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出现合并趋势之时,同时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更加专精化。在这种情形下,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和服务框架。

(二)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结构

结构是指个人所面对并能够认知的外在环境,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环境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于其中,可以直接与其互动,并对个人的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和物质环境。中观环境是指居于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之间的,一般包括志愿组织、正式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工作场所、工会等组织。宏观环境是指一个人生长于其中的整个文化系统,诸如语言、住宅、科技、习俗、法律、规章制度等。平卡斯和米纳罕则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分成三类,即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如家庭)、正式系统(如社区)、社会系统(如学校等)。从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人都生活在系统之中,但是一个人能否与其所生活的系统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则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一个人如果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之间没能建立良好的联系,就不能有效地利用生活环境中存在的资源。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环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重要的是,系统取向的社会工作不是单独地面对某个个别因素对个人的影响,而是将人与环境纳入系统的整体。这样社

会工作的干预就是对整体系统的干预,如从家庭层面人手来解决个人所面对的问题。

2.过程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助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输入(资源、观念、方法技能等)、流程(资源、观念、方法技能在系统内部的整合运用的过程)、产出(是指系统对外在环境的影响)、反馈(在与外在环境互动中获取更多资源和信息)、生存(当系统获得所需资源足以支持其继续运作时,系统就继续生存)或终止(当系统无法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时,系统就将终止)。

3.行动

平卡斯和米纳罕将行动系统分为中介系统(社会工作者和机构)、服务对象系统(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等需要帮助的单位)、目标系统(社会工作者试图改变的服务对象)、行动系统(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为实现目标所共同作出的努力)。

4.机能

系统运作需要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就必须做到以下3点:一是要从系统外部获得生存所需的生存资源,并保持系统内部运行稳定、平衡和完整;二是在系统内子系统之间要具有一定的互动和互惠性;三是系统内部的子系统需要不断地调试,以保证其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否则就可能导致系统的终止。

在系统理论看来,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于其所在的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个人所面对的问题来自于环境支持的薄弱、社会分配不均,乃至社会环境与社会制度的限制。而且问题本身以及各层次的系统都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将服务对象的问题和提供的服务放在动态的系统之中进行考察。

(三)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应用中的原则与过程

1.实务原则

(l)服务对象所遇到的问题既有生理、心理根源,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社会分配制度不公、压迫性社会环境的限制等,都是造成服务对象问题的根源,而服务对象自身的生理、心理问题也是造成其出现问题的因素。在系统理论看来,服务对象的问题最终是由其身心问题与环境问题共同造成的,因此助人过程必须将服务对象放到其所在的系统之中去才能真正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

(2)评估问题的焦点包括从生理、心理到微观、中观、宏观社会结构的各个系统。而重点则在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环节。个体与环境系统互动不良往往是个人出现问题的重要节点。

(3)个人的问题及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是动态的,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再评估。

(4)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必须是针对整个系统而非局部,从时间角度来说服务涉及发现问题、接案、诊断、计划、执行和评估、结案的全过程,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则涉及所有与服务对象的问题相关的系统。

2.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应用

(1)专业关系韵界定。在系统理论模式下,专业关系不仅仅涉及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还涉及社会工作者及其身后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专业以及服务对象和影响服务对象的所有相关系统。

(2)服务目标。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是帮助服务对象的系统实现的稳定与平衡,服务对象藕够有序地从系统外部获取系统存续所需的资源,同时也能向系统外部开放。服务对象不仅能够调适自身系统,同时也能调适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形成良好互动。

(3)专业人员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不同层面的问题时,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微观层面,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有:媒介者、治疗者、教育者、调解者;在中观层面,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有:倡导者、行动者、协调者、监督者;在宏观层面,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有:倡导者、计划者。

二、生态系统理论[了解]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在不同的时代融入了不同理论概念。正因如此,生态系统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折中性和综合性的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深受达尔文的进化论,特别是“适者生存”观念的影响。20世纪初,玛丽·里士满和珍·亚当斯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分别以不同方法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她们选取的理论倾向成为生态系统理论的先导。

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知识开始融人社会工作实务之中,生态系统社会工作模式开始形成。生态系统社会工作首先对传统的“人在情境中”作出了修正。过往人们在阐述“人在情境中”时,侧重点还是在于人,环境只是服务于人的客观条件。而对于生态系统理论来说,社会工作的焦点不仅关注人,情境同样是社会工作关注的焦点,并且进一步形成了“人在情境中”的联合交流系统(unitary system)的观点,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套整合的知识体系。

到了20世纪80年代,杰曼(Germain)和吉特曼(Gitterman)等人综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提出了社会工作的“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境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中来考量社会工作的实施。

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持续地适应环境,并与环境的众多层面进行系统交换的过程。他们能改变环境,也能被环境所改变,在人与环境之间形成交互性适应( reciprocal ad-aptation)。而社会问题的出现则降低了这种交互适应性。例如贫困、社会排斥等社会问题直接导致贫困人口和被排斥人群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能力降低。

在生态系统理论观点看来,人生来就有与其环境互动的能力,能够从环境中获取有用信息,并且能向环境传达自身的信息。而基因及其他生物因素则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人在其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unitary system),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互惠关系。对于社会工作来说,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所生长的环境中去。因为个人的人格形成是与其环境长期交互适应的结果。因此,不论是个人的正向发展还是生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都是与其环境密不可分的。

(二)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由以下核心概念来阐释:

(1)生命周期(lifecourse):指的是用时间线(timelines)方法重现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和生活事件的意义。

(2)人际关联:指的是个人拥有与他人联结而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关联能力的发展始于亲子间照顾关系的建立,并由此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发展出各种互惠的照顾关系。

(3)胜任能力:指的是通过个人与环境间的成功交流经验,建立个人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胜任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感、建立有效人际关系的能力、信心信念、动员环境资源和社支持的能力。

(4)角色表现:是指对个人在社会层面的一种互惠性的社会期待,是个人参与社会的媒介,但是却受到个人感受、情感、知觉和信念的影响。

(5)生态地位:指的是个人所在某种环境区域的特征,特别指有利于或不利于特定发展任务的环境因素。这个概念的意义不在于为个人进行社会分类,而是为了了解形成个人目前处境的发展历程。

(6)适应力:指个人在与环境的交流过程中,个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和回应以达到最佳

调和度。从生态观点来看,适应良好是二者间成功互惠的结果,而适应不良则是个人的需求

与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社会支持之间无法匹配调和的结果。

(三)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应用中的基本原则

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埃文斯和科尼(Evans&Keamey)提出了系统模式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使系统理论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服务实践相结合。其观点是:

(1)系统观点有助于维持实践的一致性,从服务对象的处境出发,看到他们的限制和机会,分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权利、责任及其可能的影响。

(2)要充分认识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决定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和可能的回应方式。

(3)要采用积极视角,在不利情境中看到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

(4)要辨识行为模式,以看到积极的可能性和应改变之处。

(5)要重视过程,即关系和互动是如何产生的,内容和结果如何。要看到服务对象的正面技巧和积极关系,并尝试将它们转移到另外的情境中去。

(6)强调与他人一起工作,包括重视他人、个人支持网络、机构和社区资源。

下面这个事例说明了用系统理论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一名工人失去工作后,家庭关系也开始出现问题,孩子在学校也遇到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变得疏离,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本人则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对生活一筹莫展。社会工作者在帮助这名失业者的过程中,首先帮助他了解国家有关下岗、失业职工的政策,然后了解社区对失业者的具体照顾措施。国家和社区是一个大社会系统,个人和家庭是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社会工作者帮助这个人走出家庭,进人大的社会系统。走出家庭以后,他了解到国家对失业者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社区里也为失业者提供了一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必须将个人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去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封闭在家里,就无法利用系统中的资源。当他走出家庭之后,就会发现国家、社区中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利用的,能够帮助他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生态系统理论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还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着手。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作出新的判断。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编辑推荐:

2020年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时间

2019年社会工作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社会工作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责任编辑:hbz)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社会工作师

        [协议护航-英才班]

        13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资料 协议退费

        1680起

        初级 中级

        750人正在学习

      • 社会工作师

        [丰羽计划-畅学班]

        准题库高端资料 协议续学

        880起

        初级 中级

        753人正在学习

      • 社会工作师

        [协议护航-畅学班]

        精研课程 准题库高端资料 协议须学

        1280起

        初级 中级

        65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