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3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第九章社会政策与法规真题考点

发表时间:2024/6/4 16:10:52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24社会工作师考试最后冲刺如何高效应考?考前刷题少不了!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历年真题刷起来,中大网校社会工作者考试教研老师通过对2023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试真题进行解读分析,整理2023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工综合能力》第九章 社会政策与法规真题及相关考点如下:

!领取考前临考上分攻略!


第九章 社会政策与法规

第一节 我国特殊群体的社会政策与法规。

单选题1: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下列单位在招聘录用过程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单位招聘办公室职员2人,规定男性优先

B.单位在招聘面试中,询问应聘女性婚育情况

C.两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女职工特殊保护条款

D.丁单位在女职工入职体检时,加入妊娠试项

答案:C

解析:禁止用人单位招录(聘)过程中歧视妇女。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实施下列行为:D限定为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A错误]@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进一步询问或者调查女性求职者的婚育情况[B错误]3将娃振测试作为人职体检项目;[D错误]将限制结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状况作为录(聘)用条件;3其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的行为用人单位在录(聘)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者服务协议中应当具备女职工来保护条款,并问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等内容。

单选题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的原则

A.平等保护

B.个人信息公开

C.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D.保护与惩罚相结合

答案:A

解析: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等方面,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扩展知识:新修订的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平等保护的原则,即“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我国现行法律既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般保护,又规定了对特殊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特殊情况的保护。

单选题3: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和()

A.就业状况

B.财产状况

C.教育状况

D.健康状况

答案:B

解析: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和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单选题4: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A.100%

B.150%

C.200%

D.300%

答案:D

解析:在延长工作时间限制方面,劳动法分别从工时和工资报酬两个方面作出了规定。对延长工时的限制,劳动法的规定主要有两种:一是人员的限制。对怀孕7个月以上或有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二是延长工时的长度限制。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对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单选题5: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个月。

A.6

B.12

C.18

D.24

答案:B

解析:失业保险金领取的期限。在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时间方面,社会保险法规定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累计缴费年限之间的关系: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单选题6: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以下情形企业可以解除合同的是()

A.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B.劳动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劳动者在本单位因工负伤并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D.职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

答案:D

解析:在劳动合同的解除方面。劳动法规定在劳动合同的期满或者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可分为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一是协商解除,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是法定解除,其形式有即时辞职、预告辞职、即时辞退、预告辞退、经济性裁员5种情形。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雇主滥用解雇权,劳动法规定,当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禁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①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②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③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对用人单位在各种不同情形下能否以及如何解除劳动合同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高频试题,一键畅刷↓↓

关注:

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各科目章节考点分值分布及重要程度分析

社工考试复习资料——2024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备考提分干货

相关推荐:

【干货】 近六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初级考点 中级考点

【助考】 免费领取新人大礼包 优质好课助力您高效备考!

【APP】 智能评测,掌上学习也可很简单,下载准题库APP>>

社会工作师新人好礼,不容错过!

 专属优惠券 & 备考资料包  一键领取>>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社会工作师

        [协议护航班]

        三阶进阶 专项提分尊享伴学协议退费

        1580起

        初级 中级

        753人正在学习

      • 社会工作师

        [冲关畅学班]

        讲练结合 精萃考点四大伴学

        1080起

        初级 中级

        753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