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考前黄金冲刺期,做真题能精准把握考点、熟悉命题思路、检测薄弱环节,同时提升答题速度和应试心态。历年真题是最贴近考试的真实素材,高效利用可事半功倍,以下为中大网校社会工作者考试教研老师编辑整理的2024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工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4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工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老年人的,应当将其引导,护送到( )。
A.养老院
B.福利院
C.应急管理部门
D.救助管理部门
【答案】D
【解析】依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形式主要为救助站救助,县级以上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救助站,公安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
2.小飞的父亲一直要求他学习成绩保持全班前三名,一旦成绩不好,…还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不成才”。小飞的家庭教养模式是()
A.支配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冲突型
【答案】B
【解析】(1)娇纵型:盲目溺爱,疏于管束,“小霸王”(只爱不管);
(2)支配型:过分溺爱,严加管束(又爱又管);
(3)专制型:命令与服从(只管不爱);
(4)放任型:缺少爱心或耐心、责任感(不爱不管);
(5)冲突型:家庭关系不协调;
(6)民主型:互相尊重、平等交流。
3.28岁的小刘长期在外打工,为与家人团聚,决定返乡创业,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小刘返乡主要满足的是()。
A.生理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尊重的需要
【答案】B
【解析】归属与爱的需要:一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得到别人的爱。题干中小刘希望回家与家人团聚,希望回归家庭,显而易见是归属与爱的需要。
4.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了“者智助老”服务,邀请辖区内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老年人培训如何充分使用智能手机,讲解网约车、互联网医院和网上购物等APP操作方法。上述服务体现了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是( )
A.促进发展
B.促进社会公正
C.解救危难
D.促进社会团结
【答案】A
【解析】促进发展。社会要发展,个人也要追求发展。人类发展理论指出,随着人的生物体的成长和变化,人们总在试图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使个人和社会都能更好地发挥功能当一个人或一群人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就会施以援手,通过增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建立人际关系等方式,使个人或群体得到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比如 小组工作中有成长小组,就是以成员发展为目标的。在现代社会,增加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提高个人与社会协调的能力都在发展之列,可以说,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本题中,大学生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属于促进发展。
5.社会工作者小王与服务对象李女士建立专业关系后,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李女士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而作出判断。上述小王的工作内容属于( )
A.分类诊断
B.心理动态诊断
C.缘由诊断
D.人格诊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个案工作模式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根据题干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可以判断出选择的是分类诊断。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61.小朱是某大学一年级学生,对学校各类社团活动都感兴趣,最近他参加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残障儿童探访活动,深切感受到志愿服务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为社会作贡献,于是申请正式加入协会成为大学生志愿者。上述小朱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体现出“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的有()。
A.希望获得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
B.希望自己被需要,被感激、被欣赏
C.希组帮助别人,让世界变好
D.希望认识新朋友,扩大社交网络
E.希望以个人行动尽力改善社会服务
【答案】CDE
【解析】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1.希望帮助别人,希望世界变好;2.以行动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心;3.喜欢认识不同年龄层的新朋友,参与一些活动,扩大社会接触面;4.受亲戚、朋友、老师和家长的影响而参与服务;5.基于宗教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6.想尽一点社会责任;7.想以行动尽力谋求改变。
62.小李因交通事故致残,日常生活离不开轮椅,整天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得知小李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主动上门探访,鼓励他走出家门到社区服务中心参加运动,还让手工编织小组组长张阿姨邀请小李加入,学习相关技艺。一段时间后小李逐渐融入了社区生活。上述个案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有()。
A.教育者
B.使能者
C.倡导者
D.治疗者
E.联系人
【答案】ABE
【解析】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常见的角色有:
(1)使能者。社会工作者运用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调动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有效改变。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询问服务对象在面临问题的困境时做过什么尝试和努力,或者和服务对象一起寻找问题之外的生活安排,帮助服务对象挖掘问题背后的能力。
(2)联系人。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拥有资源的服务机构联系,保证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合适的服务。特别是对于那些面临多重生活困扰或者需要转介的服务对象来说,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承担这种专业角色,如帮助服务对象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或者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深度的心理辅导。
(3)教育者。社会工作者指导服务对象学习处理问题的新知识、新方法,调整原来的行为方式。通常,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行为预演、模仿及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4)倡导者。社会工作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利倡议机构实行必要的改革,为缺乏资源的服务对象争取更合理的服务,或者动员服务对象一起争取一些合理的资源和服务。例如,社会工作者针对残疾人等社会困难群体而开展的宣传活动,希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心。在这种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就扮演了倡导者角色。
(5)治疗者。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消除或者减轻服务对象的困扰。治疗者的角色与使能者和教育者不同,使能者注重服务对象自身潜能的挖掘,教育者关注服务对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而治疗者专注于服务对象问题的消除,如社会工作者运用行为学习的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克服不适应的行为,或者运用放松练习的技术减轻服务对象的心理焦虑等,都属于治疗者的角色。
题中,社会工作者主动上门探访小李,鼓励他走出家门到社区服务中心参加运动体现了使能者角色;让手工编织小组组长张阿姨邀请小李加入,学习相关技艺体现了联系人和教育者角色。
63.社会工作者小孙正在撰写一份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项目中情报,准备向当地残联申请资助。该项目申请书应包含的内容有()
A.申请该项经费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意义
B.申请资助后拟具体开展的康复服务内容
C.说明如何向残联报告所资助项目的结果
D.说明资助金额及其对机构运行的重要性
E.说明项目实施一定可以达到预估的效果
【答案】ABCE
【解析】在项目申请书中要说明以下内容:向政府或基金会申请这笔经费支持的意义,或申请这笔经费(有时是实物)要做什么,其用途要符合社会福利或社会公益目标,符合政府或基金会的资助目标。要说明资助的重要性,即这笔资助对于项目对象的必要性,说明资助额及申请这一数量资助的原因。
需要列出较细致的项目预算,要说明怎样使用这笔资助,即怎样将这笔资助运用于机构的服务,要说明使用这笔资助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要说明使用这笔资助的社会交代的方法,即如何向资助者报告资助项目的结果
注:以上初级社工考试真题为中大网校社会工作者考试教研老师编辑整理,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转载!
因展示篇幅有限,2024年初级社工师考试《社工综合能力》完整版真题可添加助教老师微信,进行获取哦!
社工师助教老师
相关推荐:
【关注】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各科目五星必备考点集锦
【助考】 初级社工考试真题解析 社工考试助考学习攻略 社工师增补内容
【APP】 智能评测,掌上学习也可很简单,下载准题库APP>>
社会工作师新人好礼,不容错过!
【 专属优惠券 & 备考资料包 一键领取>>】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