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辽宁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发表时间:2018/7/4 8:55:35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4年辽宁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满分20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二个符合题意,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管理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育的概念。

2.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确立的标志是( )

A.《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B.《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出版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出版

D.《大教学论》的出版

【答案】A

【解析】略

3.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布的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文件是( )

A.《教师培训制度》

B.《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学会生存》

【答案】C

【解析】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

4.根据个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称为( )

A.社会本位论

B.神学目的论

C.个人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5.提出对招生对象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孔子的教育主张。

6.提出教育就是“吧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同时认为教育是“使人有效率地从事现世生活并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苏格拉底

D.舒尔茨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

7.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活“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华生

D.赫尔巴特

【答案】D

【解析】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8.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课程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活动课程

【答案】C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内涵。

9.以两种或多种学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学科是( )

A.基础学科

B.边缘学科

C.中介学科

D.应用学科

【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边缘学科的内涵。

10.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认识的( )(常考)

A.主体

B.客体

C.行家

D.专家

【答案】A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11.使用“失败乃成功之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名言导人新课的方法是(,)

A.引趣式导入法

B.激励式导入法

C.直接式导入法

D.故事式导入法

【答案】B

【解析】激励式导人是教师借勖名人事迹、名言警句、生活事实、珍闻奇事等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震撼和共鸣,受到鼓舞和鞭策,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的导入方式。

12.为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目标,最根本的保障是( )

A.增加教育投入

B.提高义务教育年限

C.扩大招生数量

D.发展重点学校

【答案】A

【解析】略

13.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进取创新、积极奉献的风范和精神是( )

A.教师的职业道德

B.教师的研究能力

C.教师的专业精神

D.教师的业务素质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的专业精神的内涵

14.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对在职教师进行的继续教育是( )

A.教师评价

B.教师管理

C.教师交流

D.教师培训

【答案】D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培训

15.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知识素质

B.道德品质

C.自我发展能力

D.自我发展意识

【答案】C

【解析】略

16.教育科研中对研究对象总体进行的调查是(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答案】A

【解析】题于的描述体现了全面调查的内涵。

17.对评价者是否达到了目标和达标的程度做出判断的评价是( )(易错)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B

【解析】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进行评价时,每个人的成绩分数只与统一的、固定的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即这种评价并不照顾评价对象的整体水平状况而提高或降低评价标准。

18.主要通过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指导、监督、检查进行的教师业务考核是( )

A.定期考核

B.平时考核

C.群众评议

D.领导鉴定

【答案】B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平时考核的内涵。

19.-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是( )

A.教学环境

B.教学信息

C.教学资源

D.教学准备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资源的内涵。

20.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D

【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少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包括( )(易混)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共同生活

D.学会生存

E.学会交往

【答案】ABCD

【解析】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中》的报告,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声学会学习,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被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

22.选择与运用教学模式要考虑的要素有( )

A.目标

B.教材

C.学生

D.教师

E.时间

【答案】ABCD

【解析】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依据有:(1)特定的教学目标;(2)教材的性质;(3)学生征;(4)教师自身的特点。

23.我国教师聘任制度的基本形式有( )

A.特聘

B.外聘

C.解聘

D.评聘

E.辞聘

【答案】CE

【解折】教师聘任制的基本形式包括: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24.班级群体的功能有( )

A.反思功能

B.教学功能

C.教育功能

D.管理功能

E.维持功能

【答案】BCD

【解析】班级群体的功能有教学功能、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特点。(常考)( )

【答案】×

【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育过程的长期性特点。

26.终身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的过程。( )

【答案】√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终身教育对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义之一。

27.对教学活动对象的分析包括对学习方法特征、学习任务特征以及学习目标特征等的分析。( )

【答案】×

【解析】从操作层面看,分析学生一般可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二是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三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28.钻研教材应同时包括对课本上的实验、例题和习题的分析和研究。( )

【答案】√

【解析】略

29.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有两大方面:一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是科学运用教学方法。( )

【答案】×

【解析】略

30.教育活动中要提倡“总结过去,立足现在,争取未来”,这反映了教育行政活动的发展性。( )

【答案】√

【解析】略

31.人们常说:“管理有法,又无定法。”这体现了学校管理方法选择的灵活性特性。( )

【答案】√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学校管理方法的灵活性特点

32.学校及其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使或用有本地特色的方言。( )

【答案】×

【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二条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3.学习方法

【答案】

【解析】学习方法向手段、方式、途径以及学学习方法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自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

34.教学模式

【答案】

【解析】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35.主题班会

【答案】

【解析】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

36.德育原则

【答案】

【解析】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7.为迎接学校秋季运动会,初-(1)班体育委员小刚同学按照学校的要求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每天早来晚走,带领全班同学认真训练,参加比赛,最终该班取得了全校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班主任很高兴,在班会上对班级参加运动会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特别表扬了小刚同学。他说:“这次比赛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我们的体育委员小刚同学立了大功!若不是他带领我们一遍遍地训练,跑前跑后地组织,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成绩吗?今后我们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努力为班级争光!”班主任讲完后,同学们议论纷纷。

你认为班主任老师对小刚同学的表扬恰当吗?如果不恰当,你认为应该怎么表扬小刚同学?请运用教育学相关知识谈谈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如何正确运用表扬。

【答案】

【解析】(1)班主任对小刚的表扬是不恰当的。

(2)表扬学生应面向全体,公平公正。从案例中的班主任对小刚表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该班主任只重点强调了小刚在整个秋季运动会中的突出表现,而忽视了集体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可以看出该班主任在表扬的过程中有失公正。

(3)表扬重点是行为而不是人格。教师在表扬学生时,要重点表扬学生的某一行为,呼吁其他学生学习这一行为,而不是只强调学生的人格品质。如果教师和学生交往时经常就一些小事任意涉及他们的人格,就会使学生认为自身的价值必须依附于他人给的赞同、不满等评价上,从而影响他们身心酌健康发展。案例中的班主任针对小刚在运动会中的表现,给予了极大的表扬,显然班主任的这种表扬是重点强调了人格方面,这种行为是欠妥的。

38.谈话法是中小学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谈话法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调控,做到因材施教,训练和优化学生的思维;采用谈话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探讨问题的习惯。采用谈语法还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建立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师生关系。但谈话法的运用也有局限性。这就要求中小学老师在教学中能正确运用谈话法。

请根据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教学中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1)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2)根据案例的描述可知,谈话法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对教学到因材施教,训练和优化学生的思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拳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探讨问题的习惯;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建立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师生关系。这体现了谈话法的重要性。

(3)运用谈话法时,要遵循的要求有:①要做好计划,教师要对谈话的中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②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度适宜、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经验,还要有启发性、形式要多样化,要善于启发诱导;③谈话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步地去获得新知识;④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归纳和小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指出谈话过程中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提出掌握学习教学法的学者是( )

A.斯金纳

B.罗斯杰

C.布卢姆

D.卡特尔

【答案】C

【解析】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2.把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过程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A.弗莱明

B.桑代克

C.华生

D.马斯洛

【答案】B

【解析】桑代克提出了联结一试误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

3.人们在初学古典文学时,困难很大,也毫无兴趣,但为了需要不得不集中注意去学习。这时的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外显注意

D.内隐注意

【答案】A

【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在知觉过程中,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能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性叫( )(易错)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答案】D

【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5.对以往愉快事情的记忆,对受过惊吓的记忆或曾经悔恨的记忆都属于( )

A.运动记忆

B.行为记忆

C.形象记忆

D.情绪记忆

【答案】D

【解析】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个体将过去经历过的情绪情感体验保存在记忆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被重新体验到的过程。

6.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造,塑造典型人物或艺术形象,使用的是( )

A.形象思维

B.创造思维

C.求异思维

D.逻辑思维

【答案】A

【解析】具体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特点。作家、画家等的文艺创作则更多地运用具体形象思维。

7.随大流、人云亦云违背了思维的( )

A.科学性

B.创造性

C.独立性

D.抽象性

【答案】C

【解析】思维的独立性(独创性)是指既能不受他人暗示、不人云亦云、不盲从别人的见解、不依赖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又能不武断、不一意孤行、不固执己见、不唯我是从,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地发现、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

8.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 )

A.表情的表现

B.激情的表现

C.心境的表现

D.自我的表现

【答案】B

【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9.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性”指的是()

A.性格

B.爱好

C.兴趣

D.气质

【答案】D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10.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系列心理变化是( )

A.生理发展

B.心理发展

C.认知发展

D.均衡发展

【答案】B

【解析】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1.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 )

A.学习态度

B.学习目标

C.学习方法

D.学习需要

【答案】D

【解析】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12.在人际认识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是( )

A.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B.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A

【解析】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13.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而考不上的矛盾心理是( )

A.双趋式冲突

B.多重趋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避式冲突

【答案】C

【解析】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是趋避式冲突。

14.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中的48个音标的学习,这是(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逆向迁移

D.顺向迁移

【答案】B

【解析】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阻碍作用。汉语拼音的学习对英语音标学习的干扰就是一种负迁移现象。

15.虚构事实或捏造事实以隐瞒真相,达成自己目的的不良行为是( )

A.攻击

B.说谎

C.泄密

D.焦虑

【答案】B

【解析】略。

16.当个人行为无法达到目标或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为自己找一个借口进行解释,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 ):

A.合理化

B.升华

C.替代

D.认同

【答案】A

【解析】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题干描述的是合理化的行为方式。

17.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现象是( )(常考)

A.内化

B.去个性化

C.自我概念

D.心理平衡

【答案】B

【解析】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榭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符勇嘲辫酚为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作去个性化。

18.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承担和再现角色的过程与活动是( )

A.角色扮演

B.角色失调

C.角色中断

D.角色不清

【答案】A

【解析】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儿童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有异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处境或角色来行事、处世,以求在体验别人的态度、方式中,增进扮演者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

19.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是( )

A.遗传和生活环境

B.遗传和生长发育

C.遗传和生理发展

D.遗传和社会环境

【答案】C

【解析】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前提条件就谈不上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20.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显得毫无同情心。这是( )

A.冷漠心理的表现

C.逆反·心理的表现

B.痴迷心理的表现

D.任性心理的表现

【答案】A

【解析】略。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提出学习“试误说”的学者是斯金纳()

【答案】×

【解析】提出学习“试误说”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2.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行为体验过程。( )

【答案】√

【解析】略。

23.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 )

【答案】×

【解析】同伴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

24.情绪、情感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 )

【答案】×

【解析】情绪足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类特有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

25.个体的人格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不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

【答案】×

【解析】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26.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个别差异,以及个别学生当中已经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

【答案】√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但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27.刚刚入学的小学生突出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他们极力想争取在社会生活史独立自主的地位,对自己往往高估,事事都想自己做主 ( )

【答案】×

【解析】少年期的学生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极力想争得在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他们对自己往往估计过高,事事想自己做主,把自己的见解看成是评价客观事物的标准,对周围成人的话都不轻易相信。

28.职业倦怠是现代职业病 ( )

【答案】√

【解析】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是存在于现代社会多种行业内的一种职业病。

2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发展性( )

【答案】√

【解析】略。

30.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动机、认知、经验。

【答案】×

【解析】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发现学习

【答案】

【解析】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32.道德意志

【答案】

【解析】道德意志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33.考试焦虑

【答案】

【解析】考试焦虑是种复杂的情绪现象,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索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34.创造性思维

【答案】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指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新学期,李丽老师初任初一(二)班班主任。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李丽老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座谈的题目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的学生说,我是为了考上重点大学而学习;有的学生说,我是为了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而学习;有的学生说,数学老师讲课有意思,我喜欢学习数学;有的学生说,我好好学习是想得到爸爸妈妈的奖励;有的学生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习。

面对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动机,李丽老师应该怎么办?

【答案】

【解析】(1)李丽老师应该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在材料中,有的学生为了考上重点大学而学习,有的学生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学习,有的学生因为数学老师讲课有意思而喜欢学习数学等。李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些积极因素与学习联系起来,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习动机从无到有,由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附属内驱力转化为认知内驱力,低级的学习动机转化为高尚的学习动机。

(2)对于不知道为什么学习的学生,李老师应该做到: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白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⑤培养对学习的兴趣;⑥使他们取得的学习成就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36.日常生活中,“挫折”是一个常见的词汇。而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者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所谓心理承受力,又称挫折的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遇到压力时,能勇于接受现实压力的挑战,免于行为和心理失常的能力。中小学生遭遇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产生挫折在所难免。中小、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学习生活中承受各种挫折,维持良好的心态以适应生活,从而健康地发展。

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呢?

【答案】

【解析】(1)挫折承受力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时,控制自己、使自己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挫折承受力的大小与挫折感成反向关系。挫折对于挫折承受力大的人,不仅不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还可以使其积累人生经验,磨炼意志,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相反,挫折对于挫折承受力小的人,必然会由于长期不能有效地应付挫折,不能缓解由此而产生的诸如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异常,甚至严重的身心疾病。挫折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使我们受伤,这要看我们究竟是抓住剑刃还是握住剑柄。,

(2)要想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学校心理辅导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会学生对挫折有正确认识与思想准备,使其对在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挫折与困难事先有充分的估计,心理有所准备,就会减轻挫折感,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与勇气。②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青少年关于自己的理想或抱负有不同的水平,过高的抱负水平是产生挫折感的一个重要因素。③适度感受挫折,锻炼挫折承受力。青少年正处茌身心急速发展时期,心理脆弱、敏感,如经常遭受重大的精神打击和接连不断的挫折,就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和家庭要尽可能预测和改变重大挫折的情景和条件,以避免学生受到更大的心理伤害。

相关推荐:

2018年各地特岗教师考试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一级消防工程师

        [协议护航班]

        7大模块不过协议退费

        1900(起)

        了解课程

        715人正在学习

      • 一级消防工程师

        [冲关畅学班]

        5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模块 校方服务

        1080起

        了解课程

        682人正在学习

      • 一级消防工程师

        [精品乐学班]

        3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模块 校方服务

        680起

        了解课程

        682人正在学习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