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发表时间:2018/7/4 9:01:52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4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答案】C

【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多种观点,其中教育心理起源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马克思

B.孟禄

C.沛西·能

D.上帝

【答案】B

【解析】马克思是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3.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 )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正向功能

D.负向功能

【答案】D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育的负向功能的含义。

4.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 )

A.有专职教师

B.有专门的场所

C.有目的地培养人

D.有特定的教育对象

【答案】C

【解析】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5.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常考)

A.主体地位_

B.边缘地位

C.主导地位

D.从属地位

【答案】A

【解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6.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教师

B.学生

C.课程

D.教育质量

【答案】C

【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7.强调课程的内在逻辑,以有组织的科学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核心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A

【解析】题千描述的是学科课程的特点。

8.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茜

C.“哈利斯制”

D.“巴达维亚法”

【答案】B

【解析】最早提出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的是“道尔顿制”,它主张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几乎不顾及每个儿童本身特点的弊端,使学习者能按照自定的进度学习。

9.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 )

A.早期训练思想

B.“泛智”教育思想

C.和谐教育思想

D.“知识即道德”的传统思想

【答案】D

【解析】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思想。

10.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D

【解析】略。

11.班级的领导者是( )

A.班主任

B.学生干部

C.校长

D.教师

【答案】A

【解析】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12.班级组织的形成经历的第一阶段是( )

A.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B.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萱璺

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D.团体要求构架内的矛盾

【答案】A

【解析】班级组织的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1)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2)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3)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13.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人是( )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维果斯基

D.奥苏贝尔

【答案】C

【解析】略。

14.在奥苏贝尔看来,最低层次的意义学习是( )

A.发现学习

B.命题学习

C.概念学习

D.表征学习

【答案】D

【解析】奥苏贝尔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15.在学会熟练地骑自行车以后,再学骑三轮车就会觉得比较别扭。这种现象我们把它称为(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B

【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根据题干的描述可知,这种现象属于顺向负迁移。

16.自发的、以适应自然为特征,主要掌握个体经验的学习是( )

A..广义的学习

B.狭义的学习

C.动物的学习

D.社会的学匀

【答案】C

【解析】对于动物来说,学习仅是一种有生物意义的活动,自发的、以适应自然为特征,主要掌握个体经验;而对于人类来讲,学习就不是简单地适应环境的活动,而是具有其社会意义。

17.道德意志的品质不包括( )

A.自觉性

B.敏感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答案】B

【解析】意志的品质包括:(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坚持性)。因此B项正确。

18.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

A.成就动机

C.认知失调

B.归因

D.自我效能感

【答案】D

【解析】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9.从性质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

A.发展性教育和心理健康维护

B.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

C.补偿性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

D.发展性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

【答案】B

【解析】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

20.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直接原因是( )

A.教育法律规范

B.教育法律事实

C.教育法律行为

D.教育法律事件

【答案】B

【解析】教育法律关泵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一定的客观情况的出现而引起的。通常把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称之为法律事实。

21.从我国公民具有的受教育权利来看,我国公民接受高中以上各级类教育的权利属于( )

A.基本权利

B.人类权利

C.非基本权利

D.自然权利

【答案】C

【解析】非基本权利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具有的比较高级的权利,这种权利与人们的具体工作、具体贡献有关,往往以竞争的方式获得。从我国公民具有的受教育权利来看,我国公民接受高中以上各级类教育的权利属于非基本权利。

22.在教育法规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仅次子宪法的基本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的根本大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是位于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下的国家基本法律之一,与《刑法》《民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在整个教育法律体系中,《教育法》处于“母法”和“根本大法”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23.只能由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是(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答案】A

【解析】教育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教育单行法律一般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称,教育规章是中央和地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国家昀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因此,本题选A项。

24.社会组织、学者和报刊对有关法律所进行的法理性的、法制宣传性的解释,一般属于( )(易混)

A.正式解释

B.法定解释

C.学理解释

D.有权解释

【答案】C

【解析】学理解释也称为法理解释,一般是指社会组织、学者和报刊对有关法律所进行的法理性的、法制宣传性的解释。

25.属于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的是( )

A.申诫罚

B.财产罚

C.为罚

D.人身罚

【答案】D

【解析】人身罚是限制或剥夺违法者人身自由的处罚,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

26.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四条和《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七章的规定,“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行为,依法应当追究(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7.我国《教师法》《教育法》规定的教师申诉制度和受教育者申诉制度,属于( )(易错)

A.刑事诉讼中的申诉制度

B.民事诉讼法中的申诉制度

C.行政诉讼中的申诉制度

D.非诉讼的行政申诉制度

【答案】D

【解析】受教育者申诉制度与教师申诉制度具有相同的法律性、特定性和非诉讼性。其有别于诉讼法上的申诉制度,是由行政机关依法对教师(受教育者)的申诉,根据法定行政职权和程序做出行政处理的制度。这种行政处理决定具有行政法上的效力,它与诉讼法上的申诉制度性质不同。

28.作为教师所具有的一项最基本的职业权利是( )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自由权

C.学生管理权

D.获取劳动报酬权

【答案】A

【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权利。

29.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的是( )

A.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B.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D.教师职业理想

【答案】B

【解析】题千描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3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属以下哪项内容( )(易混)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答案】C

【解析】题干所述属于“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二、判断简析题l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无论正误,均简述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实用主义教育学注重以教师为中心。( )

【答案】×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观点主要有:①课程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②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③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故实用主义教育学注重以儿童(学生)为中心。

32.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最后阶段是角色认同。( )

【答案】×

【解析】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从新手型教师逐渐成长为一个胜任教学工作的熟手型教师,其职业角色的形成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①教师角色的认知;②教师角色的认同;③教师角色的信念。

33.教育法规的遵守是法的他雄性实施,具有强制性。( )

【答案】×

【解析】教育法规的遵守是教育法规实施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团体和公民自觉按照教育法律规范的要求去行为,从而使教育法规得到实施。教育法规的遵守是法的自律性实施,是教育关系主体自觉地运用教育法律规范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冈此,它对教育法规的实施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社会各方面自觉地遵守教育法规是教育法规实施的主要方式。

34.不管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行为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

【答案】×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只有具备以下四个归责要件,才被认定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①有损害事实;②损害行为必须违法;③行为人主观有过错;④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条件之一。

3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典范性和示范性。( )

【答案】√

【解析】教育劳动的对象是具有可塑性和模仿性强、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性格品质正处于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他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劳动对象的这一特点,内在地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育机构自占以来就被认为是道德高尚的场所和人间净土。人们对教师在道德上的要求一般都高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因此,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广泛、深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成员乃至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6.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答案】

【解析】(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2)为达到预期目标,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4)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37.简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答案】

【解析】(1)教师方面: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④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⑤发扬教育民主;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⑧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学生方面:①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②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38.简述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答案】

【解析】(1)促进发展功能;(2)满足需求的功能;(3)诊断功能;(4)矫正功能。

39.简述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

【解析】(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40.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常考)

【答案】

【解析】40.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

41.简述法律救济的特征。

【答案】

【解析】(1)是宪法公平、正义的立法精神的体现;(2)纠纷的存在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基础;(3)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4)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是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5)法律救济具有权利性;(6)具有补救与监督双重作用。

4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

【答案】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职业道德意识修养和职业道德行为修养。具体说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包括:(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4)磨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5)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解析】(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⑧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应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防止学生埋没于题海之中,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例题与习题,充分考虑练什么、什么时候练、以什么方式练、练到什么程度、如何检验练的效果等。还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提高思维水平主要靠进行思维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主要有两种形式:①直接上思维训练课;②在学科教学中穿插思维训练的内容。(考生可结合教学实际具体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44.试述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关系。

【答案】

【解析】(1)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共性:①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以共同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②同一社会中,教育法规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反映的利益关系一致。

③教育法律写教育道德具有共同作用,它们都是对社会关系起规范作用,并对一定的利益关系的形成起阻碍或促进作用。

(2)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区别:①两者内容的确定性及其产生过程不同。教育法规大都由较为明确、具体的教育行为规则所构成,而教育道德的行为规则则较为抽象。②两者调整对象的范围有所不同。法律规范着重要求的是人们外部行为的协调、合理、合法,着眼于人们的行为及其后果,不离开人们的行为去过问动机、目的。而道德规范对人的要求却不仅仅是行为,甚至主要不是行为,而是行为动机本身是否善良、高尚等。③两者调整方式和要承担的责任不同。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要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使其行为得以改正,并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采取一定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补救措施。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主要受良心、社会舆论的谴责。④两者作用的性质及其实现的制约机制不同。从性质上看,教育法规的约束比较肯定,在违法与不违法之间界限一般比较明确,这种约束具有强制性质;而教育道德的约束具有导向性质,其约束主要体现为教育人员的自我要求,即通过教育人员的自觉遵守来实现。从实现机制上看,教育法规作用的实现主要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教育道德作月的实现主要是靠主体内在的道德价值判断来支配的,即主要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力量。

(3)教育法规和教育道德相互联系存在:①两者相互交叉并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即有些教育行为既要采用教育法律规范来调整,也要采用教育道德规范来调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原来属于道德规范调整的范围町能需要采用法律规范来加以调整,而原来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法律则可能不再过问,而采用道德规范加以调整。②两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道德价值判断对制定教育法律规范起指导作用,法律是道德价值判断实现的保证。教育法律规范和教育道德规范在调整教育关系、规范有关教育行为过程中有互补作用。

相关推荐:

2018年各地特岗教师考试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gx)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一级消防工程师

        [协议护航班]

        7大模块不过协议退费

        1900(起)

        了解课程

        715人正在学习

      • 一级消防工程师

        [冲关畅学班]

        5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模块 校方服务

        1080起

        了解课程

        682人正在学习

      • 一级消防工程师

        [精品乐学班]

        3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模块 校方服务

        680起

        了解课程

        682人正在学习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