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6年注册招标师教材知识点:其他类型项目管理

发表时间:2015/12/28 13:25:1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本文导航

第4章 其他类型项目管理

4.1 货物生产过程及管理

知识点一:货物的概念及分类(常考点)

(1)货物的概念

货物是指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的物品,是招标采购中不同于工程和服务的另一类标的。

生产过程完成后,货物要经过包括贸易谈判、签约、支付、仓储与运输,直至交付给客户的交易和流通过程,而这一交易和流通过程则具有显著的项目性质。

(2)货物的分类

尼斯协定将国际商品与服务分为45类.其中商品34类,服务项目11类,共包含一万多个商品和服务科目。目前使用的分类表是2014年1月1日起实行的第十版。

知识点二:货物生产管理概述(重点)

(1)广义的生产过程

1)新产品策划阶段;

2)研究开发阶段;

3)审查确定阶段;

4)产品与工艺装备设计阶段;

5)备料、试产与生产阶段;

6)产品库存、销售与发货阶段.

(2)狭义的生产过程

狭义的生产过程则是指在新产品成功推出市场后,按单一订单或定期汇总的分期订单安排的定型产品生产,一般仅涉及上图中最后两个阶段。就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不包括单一订单本身的贸易过程)本身而言,其多次订单的需求将逐步注入生产过程,就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大同小异的过程,所以其管理属于运行管理范畴。

(3)货物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

生产系统是生产制造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产系统的管理具有三个职能,分别是计划、组织和控制。

生产管理是关于产品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的过程。它与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一起,构成企业的三项主要职能。

生产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制造出有竞争力、用户满意的产品。产品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三大要素。

知识点三:货物的研发、设计与工艺管理(常考点)

(1)研究与开发管理

1)研究与开发的分类: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大类,生产制造企业的研发主要处于开发研究的层面。

开发研究的主要特征是以生产产品为目的,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市场需求和具体的产品联系起来。

2)研究与开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独立研究开发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完全独立管理研发活动,取得研发成果带来的全部经济利益。

②技术引进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风险小、见效快,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亦使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一定提高。缺点是企业未来可能会受到一定的经营限制。

③共同研究开发方式。即利用本企业和其他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各自不同的研究基础,合作进行研究与开发。

④委托研究开发方式。即企业提供研发费用,借助外部的科研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研究成果归企业所有。随着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扩大和深入,这种方式将会被越来越普遍地采用。

3)研究与开发的管理

研究与开发的管理主要包括研究费用管理、研发组织管理、专利管理等三个方面。其中专利管理主要有两个职能,一是收集和管理专利情报;二是使企业的研发成果专利化,目的是控制和保护技术、产品市场,提高研发成果的经济价值。

4)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可以分为全新产品、改进新产品、换代新产品和本企业新产品。其中,以换代新产品和改进新产品为多,是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重点方向。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日趋多样项目化、个性化,产品寿命周期普遍呈现缩短的趋势,迫使企业想尽方法缩短开发周期。

(2)产品的设计管理

项目设计分为两种类型:

1)标准项目设计。是指项目订单所需产品在生产制造企业现有产品系列设计类型、规格、参数范围之内,按照项目的需要,只需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新参数配置,一般设计变动不大,但也不排除由于所需配置的参数可能较为复杂,标准项目设计也可能较为复杂,会为此花费一定的工作时间。

2)非标准项目设计。是指项目订单所需产品在现有产品系列设计类型、规格、参数范围之外,制造企业的研发部门不得不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项目的需要。

非标准项目设计所花费的工作时间和成本大大高于标准项目设计,甚至可能是开发一种全新产品的重新设计,因此对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生产工艺管理

生产工艺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工艺准备活动进行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其主要任务是在保证产品设计和质量条件要求下,使产品能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制造出来。

其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和改进、生产工艺方案的制订、工艺规程的编制、质量控制计划的制订、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材料的消耗定额与工时定额的制订、工艺改进和新工艺推广等。

知识点四:货物的制造与库存管理(常考点)

(1)生产制造过程

广义的生产制造过程是指一个新产品从构思、开发到投产、库存、销售需要经过的全过程,狭义生产制造过程则是指按照产品的设计图纸完成一个批次产品加工的单一过程。

1)生产组织形式

一般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如“工厂一分厂一车间一工段(班组)一工作地”。其中最基层的生产单位是工作地,由工人、加工设备、工位器具与一定的生产空间所组成,

1)生产运行机制

形成完善的生产运行机制一般要考虑如下因素:

①投人生产运行过程的基本要素特点;

②由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管理结构的特点;

③生产管理结构的功能特点;

④生产运行的基本轨迹、记录及自我调节机制的特点。

(2)生产制造能力计划

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与人力资源,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规模。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现有加工能力的技术参数,反映企业可能的最大生产规模。

生产制造能力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1年之内)。长期计划具有战略意义,是企业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是以扩充企业生产设备及人力资源规模为手段应对长期市场需求预测的解决办法。

短期调节生产制造能力平衡的方法有:

1)利用库存调节生产能力:用库存来平衡生产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缺口是最常用的方法。

2)变动生产时间调

3)利用外部资源增加生产能力:出现短期生产能力不足时,可以采取临时性外部企业协作生产,而出现中期生产能力不足时甚至可以采用计划外购部分部品部件的方法加以解决。

(3)生产进度控制

1)投入进度控制。对工艺装备、原材料、毛坯、零部件投入提前期的控制。

2)工序进度控制。对零部件和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的进度控制。

3)产出进度控制。包括对最终产品完成制造的日期、生产数量的控制,对产品部件的配套控制和品种组合均衡性的控制。

(4)货物生产供应链及供应商管理

1)广义的生产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

2)狭义的生产供应链。一般所称的生产供应链是指狭义的生产供应链,即生产制造企业与其供应商的链接。

3)生产供应链管理的工作内容

①供应商的搜寻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供应商选择的成败,决定了生产制造企业的成败,所以生产制造企业需要用规范有效的程序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②供应商的调查和评估。生产制造企业的采购部门应关注产品供应商的各种信息来源,收集和评价各种有价值的采购信息。

③供应商的现场审核。生产制造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审核标准,并选派有经验的审核人员或者委托有资格的第三方审核机构对供应商进行其生产所在地现场审核和调查。

④供应商的选择因素

生产制造企业选择供应商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a.拥有制造高质量产品的设备与技术;

b.拥有充足的生产供应能力;

c.可提供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

d.有正常生产质量管理状态及良好的履行合同态度。

⑤合格供应商的绩效考核

(5)库存管理

1)库存管理基本概念

库存是生产计划的结果,又是生产计划得以实现的条件。库存是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物料是货物的最小单元,也是对于列入产品计划、控制库存、控制成本的物件统称,包括所有的原材料、配套件、毛坯、半成品、最终产品等。

2)库存控制评价标准

①库存占用的资金额,应控制在企业的预算分项指标之内;

②库存资金周转次数,应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③库存数量及服务,应保证满足客户需要。

3)出入库管理与库存费用

库存管理的一项任务就是降低库存费用。决定库存费用的因素主要有物料价值、订货费用、保管费用、短缺损失等四项。

4)库存的信息化管理

鉴于库存物料的类型及数量规模极其巨大,但存储的信息又较单纯,对物料的识别和管理特别适于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关信息的处理。

(责任编辑:fky)

9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