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一》考点覆盖率

发表时间:2018/10/24 15:18:01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本文导航

1.按中药五味理论,具有苦而清泄的中药是()

A芒硝

B.大黄

C.牛膝

D.栀子

E.苦杏仁

【答案】D

【解析】苦而清泄的中药是栀子,苦而降泄的中药是苦杏仁,苦而通泄的中药是大黄。

【考察内容】第1章 第2节 三(三) P05

【教材精讲】无

 

2.按升降沉浮理论,具有升降沉浮二向性的中药是()

A.桔梗

B.白前

C.前胡

D.紫苏

E.黄连

【答案】C

【解析】升降沉浮二向性的是前胡,前胡既能降气祛痰显沉降,又能宣散风热显升浮性。

【考察内容】第1章 第2节四(二)           

【教材精讲】无

 

3.中药品种对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药多基原的情况普遍存在,来源于同属2种以上的中药是()

A.珍珠

B.川贝母

C.青黛

D.葶苈子

E.杜仲

【答案】B

【解析】《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不少来源于同属2个、3个、4个、5个甚至6个种(如柴胡、大黄、甘草、秦艽、川贝母、石决明)。来源为同科不同属的中药如葶苈子;不同科的中药如青黛、珍珠等。

【考察内容】第2章 第1节 一P023

【教材精讲】

 

4.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中药,适宜的提取方法是()

A.浸渍法

B.回流提取法

C.煎煮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升华法

【答案】A

【解析】浸渍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的提取。

【考察内容】第3章 第1节 三(一)P033

【教材精讲】

 

5.根据吸附原理对物质进行分离,属于化学吸附的是()

A.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氢键吸附

B.酸性硅胶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

C.硅酸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

D.氧化铝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

E.活性炭对非极性物质的吸附

【答案】B

【解析】采用硅胶、氧化铝及活性炭为吸附剂进行的吸附色谱即属于物理吸附;黄酮等酚酸性物质被碱性氧化铅的吸附,或生物碱被酸性硅胶的吸附等属于化学吸附;聚酰胺对黄酮类、醌类等化合物之间的氢键吸附属于半化学吸附。

【考察内容】第3章 第1节 三(二)P039

【教材精讲】

 

6.吴茱萸碱所属的结构类型是()

A.有机胺类生物碱

B.色胺吲哚类生物碱

C.双吲哚类生物碱

D.单萜吲哚类生物碱

E.简单吲哚类生物碱

【答案】B

【解析】色胺吲哚类化合物中含有色胺部分,结构较简单,如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

【考察内容】第3章 第2节 二(三)P056

【教材精讲】

 

7.苷键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按照苷原子,苷水解的易难顺序()

A. NOSC

B .NSCO

C .NCOS

D. ONSC

E .ONCS

【答案】A

【解析】按照苷键原子不同,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考察内容】第3章 第3节三(二) P080

【教材精讲】

 

8.《中国药典》规定,决明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

A大黄素和决明素

B大黄酸和决明内酯

C大黄酚和决明内酯

D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

E大黄酸和橙黄决明素

【答案】D

【解析】《中国药典》以大黄酚、橙黄决明素为决明子的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考察内容】第3章 第4节 三(五)P090

【教材精讲】

 

9.关于散剂分类和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口服散剂可以直接用水送服

B.口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溶液中服用

C.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的散剂也可以称为撒布剂

D.除另有规定外,中药局部用散剂通过六号筛粉末的重量不得少于90%

E.用于烧伤治疗的非无菌制剂应在标签上注明“本品为非无菌制剂”

【答案】D

【解析】除另有规定外,中药局部用散剂通过六号筛粉末的重量不得少于95%

【考察内容】第6章 第3节 三(二)P230

【教材精讲】

 

10.按照中药饮片净度要求,煨制品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

A.3%

B.1%

C.2%

D.4%

E.5%

【答案】A

【解析】煨制品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

【考察内容】第4章 第2节 二 P161

【教材精讲】

 

11.呈丝片状,上表面绿色,黄绿色或浅黄色,下表面灰绿色网脉明显,近革质,气微,味微苦的饮片是()

A.淫羊藿

B.大青叶

C.紫苏叶

D.枇杷叶

E.蓼大青叶

【答案】A

【解析】考查淫羊藿的【性状鉴别】

【考察内容】第8章 第1节 四p355

【教材精讲】

 

12.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的饮片是()

A.粉葛

B.泽泻

C.山药

D.土茯苓

E.天花粉

【答案】D

【解析】考查土茯苓【性状鉴别】

【考察内容】第8章 第1节 一 P341

【教材精讲】

 

13.含脏器提取物且不含中药材原粉的口服给药制剂,按照非无菌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的要求,每10g10ml不得检出()

A.白色念珠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沙门菌

E.耐胆盐革兰性阴性菌

【答案】D

【解析】口服给药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1g1ml);含脏器提取物的制剂不得检出沙门菌(10g10ml

【考察内容】第6章 第2节 一 P225

【教材精讲】无

 

14.八正合剂能清热、利尿、通淋,其处方的药物组成由川木通、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灯芯草、栀子、大黄、甘草,方中大黄应选用的饮片是()

A醋大黄

B酒大黄

C生大黄

D大黄炭

E熟大黄

【答案】C

【解析】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

【考察内容】4章 第3节三 P177

【教材精讲】无

 

15.肉豆蔻的炮制方法宜选用()

A.煨法

B.复制

C.提净

D.发芽

E.制霜

【答案】A

【解析】考查肉豆蔻的炮制方法

【考察内容】第4章 第3节 五P202

【教材精讲】

 

16.用于鉴别a-去氧糖的特征反应是()

A .Legal反应

B .Keller Kiliani反应

C.醋酐浓硫酸反应

D .Kedde反应

E.三氧化锑反应

【答案】B

【解析】α-去氧糖颜色反应:α-去氧糖颜色反应共有四个鉴别反应,分别如下:

Keller - Kiliani(K-K)反应

②呫吨氢醇( Xanthydrol)反应

③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

④过碘酸钠-对硝基苯胺反应

【考察内容】第3章 第9节 三 P136

【教材精讲】

 

 

17.具有“翘鼻头” “方胜纹”和“连珠斑”性状特征的药材是()

A.海马

B.蛤蚧

C.蕲蛇

D.乌鞘蛇

E.金钱白花蛇

【答案】C

【解析】卷星圆盘状,盘径17-850px,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

【考察内容】第8章第2节三P393

【教材精讲】

 

18.关于吸入气雾剂和吸入喷雾剂的吸收与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以雾状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

B.吸入给药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大小成正比

C.吸入的势滴(粒)越小越易达到吸收部位,药物吸收的量越多

D.吸入给药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分子量大小反比

E.肺泡是吸入气雾剂与吸入喷雾剂中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答案】C

【解析】影响吸入气雾剂和吸入喷雾剂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有:①药物的脂溶性及分子大小,吸入给药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②雾滴(粒)粒径大小,雾滴(粒)的大小影响其在呼吸道沉积的部位,吸入气雾剂雾滴(粒)的粒径应在10u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5um以下。雾滴过粗,药物易沉着在口腔、咽部及呼吸器官的各部位;粒子过小,雾滴(粒)易到达肺泡部位,但沉积减少,多被呼出,吸收较少。

【考察内容】第6章 第14节 二P274

【教材精讲】

 

 

19.采用发酵法炮制药物时,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

A.15-20℃,45%-55%

B.18-25℃,65%-75%

C.30-37℃,70%-80%

D.30-37℃,65%-75%

E.18-25℃,70%-80%

【答案】C

【解析】温度:一般发酵的最佳温度为30℃~37℃。温度太高则菌种老化、死亡,不能发酵;温度过低,虽能保存菌种,但繁殖太慢,不利于发酵,甚至不能发酵。湿度:一般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80%。湿度太大,则药料发黏,且易生虫霉烂,造成药物发暗;过分干燥,则药物易散不能成形。

【考察内容】第4章 第3节 五(二)P199

【教材精讲】

 

20.关于液体制剂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除另有规定外,干混悬剂应进行干燥失重查法

B.口服乳剂应按规定进行离心试验,不应有分层现象

C.口服混悬剂放置后若有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再分散

D.口服乳剂包括口服的O/WW/O型液体制剂

E.口服乳剂可能会出现相分离现象,但经振摇应易再分散

【答案】D

【解析】

【考察内容】第6章 第5节 七P239

【教材精讲】

 

21.除另有规定外,应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相对密度的制剂是()

A.膏药

B.煎膏剂

C.软膏剂

D.乳剂

E.流浸膏剂

【答案】B

【解析】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相对密度,不溶物、装量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规定。

【考察内容】第6章 第4节 三P232

【教材精讲】

 

22.关于药物在体内分布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脂溶性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迅速向脑脊髓转运

B.药物蓄积在脂肪组织可起到贮存作用而延长药物的作用

C.药物的选择性分有取决于生物膜的转运特性和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随着胎儿的长大,血-胎屏障对药物的通透性降低

E.合并用药时,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竞争结合可导致药物分布的改变

【答案】D

【解析】在母体循环与胎儿体循环之间存在着血-胎屏障。血-胎屏障的作用过程与血-脑屏障类似。多数药物靠被动转运通过胎盘。随着胎儿的长大,药物的通透性增加;孕妇严重感染、中毒或其他疾病时,胎盘屏障作用降低。

【考察内容】第6章第17节一P285

【教材精讲】

 

23.对眼睛有刺激性,不宜用作眼膏基质的是()

A.蜂蜡

B.二甲硅油

C.凡士林

D.羊毛脂

E.氢化植物油

【答案】B

【解析】为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俗称硅油。常用二甲硅油,为无色澄清的透明油状液体,无臭、无味,黏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在-40℃~150℃应用范围内,黏度变化极小,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性,对皮肤无刺激性,不污染衣物,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易于涂布,能与羊毛脂、硬脂醇、鲸蜡醇、硬脂酸甘油酯等混合。因此常用于乳膏中作润滑剂,最大用量可达10%30%,也可与其他油脂类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软膏。本品对眼睛有刺激性,不宜作为眼膏基质。

【考察内容】第6章第8节三P251

【教材精讲】

 

24.炒炭后产生止血作用的饮片是()

A.蒲黄

B.槐花

C.荆芥

D.大蓟

E.小蓟

【答案】C

【解析】 荆芥炭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可用于便血、崩漏等证。

【考察内容】第4章 第3节 一P169

【教材精讲】

 

25.关于糖浆剂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45%(g/ml)

B.糖浆剂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乙醇、甘油或其他多元醇

C.根据需要可加不超过0.3%的苯甲酸作为抑菌剂

D.根据需要可加不超过0.5%的山梨酸作为抑菌剂

E.如需加入抑菌剂,除另有规定外,该制剂处方的抑菌效力应符合抑菌效力检查法的规定

【答案】D

【解析】《中国药典》抑菌效力检查法的规定,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超过0.3%

【考察内容】第6章第4节 三 P232

【教材精讲】

 

 

26.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花萼绿色,先端5裂的饮片是(  

A.辛夷

B.金银花

C.槐花

D.洋金花

E.款冬花

【答案】B

【解析】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75px,上部直径约7.5px下部直径3.75px。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

【考察内容】第8章第1节五 P359

【教材精讲】

 

 

27.呈筒状或半筒状,内表面淡灰色或浅棕色,常见发亮的结晶,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显粉性的药材是()

A.桑白皮

B.白鲜皮

C.地骨皮

D.牡丹皮

E.香加皮

【答案】D

【解析】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500px,直径0.5-30px,厚0.1-10px。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

【考察内容】第8章第1节三 P351

【教材精讲】

 

 

28.关于注射剂给药途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

B.混悬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

C.混悬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

D.混悬型注射液不得用于椎管内注射

E.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椎管内注射

【答案】A

【解析】 乳状液型注射剂应稳定,不得有相分离现象,不得用于椎管注射;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剂中乳滴的粒度90%应在1um以下,不得有大于5um的乳滴。

【考察内容】第6章第6节六 P245

【教材精讲】

 

29.莪术醇为莪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类型是()

A.倍半萜

B.半萜

C.单萜

D.二萜

E.二倍半萜

【答案】A

【解析】莪术含挥发油1.0%~2.5%,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C -MS)分析测定,共检出60余个峰,鉴定出α-蒎烯、β-蒎烯、莰烯、柠檬烯、桉油精、芳樟醇、樟脑、龙脑、异龙脑、松油醇-4、α-松油醇、丁香烯、?-榄香烯、δ-榄香烯、β-榄香烯、蛇麻烯、吉马酮、莪术醇、莪术酮和莪术二酮等成分。其中吉马酮、莪术醇、莪术二醇、莪术酮及莪术二酮等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是莪术挥发油的主要有效成分。

【考察内容】第3章第7节四 P118

【教材精讲】

 

30.鹿茸药材中的“莲花”指的是()

A.二个侧枝的马鹿茸

B.一个侧枝的马鹿茸

C.三个侧枝的马鹿茸

D.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E.三个侧枝的花鹿茸

【答案】A

【解析】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其中以莲花、三岔为主。按产地不同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考察内容】第8章第2节 三P395

【教材精讲】

 

31.切面皮部墨绿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黄色或黄褐色,可见放射状排列的导管束纹,形成层部位多有深色环的饮片是()

A.莪术

B.川芎

C.续断

D.羌活

E.生地黄

【答案】C

【解析】续断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褐色至黄褐色,有纵皱。切面皮部墨绿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黄色或黄褐色,可见放射状排列的导管束纹,形成层部位多有深色环。气微,味苦、微甜而涩。

【考察内容】第8章第1节一P334

【教材精讲】

 

32.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的是()

A.桔梗

B.羌活

C.黄连

D.玉竹

E.巴戟天

【答案】C

【解析】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150px,直径0.3-20px。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考察内容】第8章第1节一P320

【教材精讲】

33.关于固体分散体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分散体可延缓药物的释放

B.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具有能向性

C.固体分散体可减小药物的刺激性

D.固体分散体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E.固体分散体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答案】B

【解析】固体分散体具备如下特点:①达到不同的释药目的。②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③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④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考察内容】第6章第16节二P282

【教材精讲】

 

34.横断面类白色或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的药材是()

A.白及

B.川乌

C.白芍

D.川牛膝

E.白附子

【答案】B

【解析】川乌: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考察内容】第8章第1节一 P318

【教材精讲】

 

35.根据临床治疗需要,既可麸炒又可土炒的饮片是()

A.芡实

B.僵蚕

C.枳壳

D.白术

E.薏苡仁

【答案】D

【解析】白术炮制方法:白术、土炒白术、麸炒白术。

【考察内容】第4章第3节一P171

【教材精讲】

 

36.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叶柄残基及鳞片的药材是()

A.何首乌

B.绵马贯众

C.石菖蒲

D.骨碎补

E.天南星

【答案】B

【解析】绵马贯众:呈长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有的纵剖为两半,长7-500px,直径4-200px。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

【考察内容】第8章第1节一P314

【教材精讲】

 

37.来源于单子叶植物,须根先端膨大,呈纺锤形的药材是()

A.百部

B.附子

C.玄参

D.泽泻

E.太子参

【答案】A

【解析】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如百部、郁金、麦冬等。P313

直立百部:呈纺锤形,上端较细长,皱缩弯曲,长5-300px,直径0.5-25pxP339

【考察内容】第8章第1节一

【教材精讲】

 

 

38.含有乙型强心苷的中药是()

A.附子

B.香加皮

C.蟾酥

D.夹竹桃

E.洋地黄

【答案】C

【解析】乙型强心苷元(海葱甾二烯或蟾蜍甾二烯类)

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Aαβ,?δ-δ-内酯),基本母核为海葱甾或蟾蜍甾。自然界中仅少数苷元属此类,如中药蟾蜍中的强心成分蟾毒配基类。

【考察内容】第3章第9节一(二)P133

【教材精讲】

 

39.试卷附图图1~图5中,图书中药为没药的是()

A.1

IMG_256

B.   2

IMG_257

C.3

IMG_258

D.4

IMG_259

E.5

IMG_260

【答案】A

【解析】A没药 B雄黄 C乳香 D赭石 E儿茶

【考察内容】附录 常用中药彩图

【教材精讲】

 

 

40.试卷附图图6~图10中,图示中药主含Na2SO4.10H2O的是()

A.6

IMG_261

B.7

IMG_262

C.8

IMG_263

D.9

IMG_264

E.10

IMG_265

【答案】A

【解析】A芒硝 B炉甘石 C滑石 D石膏 E硫磺

芒硝,别名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

【考察内容】附录 常用中药彩图

【教材精讲】

 

(责任编辑:)

5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各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