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不动产价格的行政因素中,( A )直接影响着地价水平。
A.土地制度
B.住房制度
C.不动产价格政策
D.税收政策
2.政府抑制不动产价格的措施不包括( C )。
A.制定最高限价
B.制定标准价格
C.控制土地供应量
D.建立并完善不动产交易管理制度
3.下列不属于影响不动产价格心理因素的内容是( A )。
A.价格预期和购买心态
B.欣赏趣味
C.时尚风气
D.价值观的变化
4.采用收益还原法进行地价评估时,所考虑的经营费用不同于会计的成本费用,如前者不包括( B )。
A.职工工资
B.改扩建费用
C.房屋火灾保险
D.维修费用
5.适用于数据资料不足,不可测因素较多情况的方法为( A )。
A.德尔菲法
B.相关性分析法
C.回归分析法
D.聚类分析法
6.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 )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A.三 B. 六 C. 九 D.十二
答案:A
解析: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7.下列不属于建设用地的特点的是( )。
A.承载性与非生态利用性 B.土地利用逆转相对容易
C.土地利用的集约性 D.无限性与再生性
答案:B
解析:建设用地的特点中,土地利用逆转相对困难。
8.下列关于合同履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当事人对价款或报酬没有约定的可终止履行合同
B.当事人对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的,可随意选择履行地点
C.当事人对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D.当事人对履行费用约定不明确的,履行费用应由当事人共同承担
答案:C
解析: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9.郑某与吴某在抵押合同中约定,若郑某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时不能清偿吴某的债务,则作为抵押物的房屋的所有权转移为吴某所有。该约定的效力为( )。
A.有效 B.无效 C.效力待定 D.可变更
答案:B
解析:《物权法》第186条规定,“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这是关于禁止流押的规定。《担保法若干问题解释》第57条也规定,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的内容无效,但所约定内容的无效不影响抵押合同其他部分内容的效力。
10.2009年7月11日,经B县土地管理部门查处,C房地产开发公司非法转让土地行为,且有非法所得120万元,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B县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对C房地产开发公司处以( ) 万元以下的罚款。
A.10 B.30 C.60 D.120
答案:C
解析:对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十以下。非法所得120万元×50%=60万元
1 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属于(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政府规章 D.部门规章
答案:B
解析:《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1 2.拍卖活动中,属于要约的行为是( )。
A.拍卖公告 B.竞买人提出公开报价
C.拍卖人同意竞买人参与报价 D.竞买人与拍卖人签订书面合同
答案:B
解析:拍卖公告属于要约邀请,拍卖人同意竞买人参与报价属于承诺。竞买人提出公开报价,属于要约的行为。
13.甲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一居住用地使用权后2年未动工开发,国家依法将其收回,并改为商业用地出让给乙房地产开发公司。乙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该土地使用权的最高年限为( )年。
A.38 B.40 C.68 D.70
答案:B
解析:商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法定最高出让年限为40年。不应考虑甲房地产开发公司的“2年未动工开发”时间。
14.下列用地中,必须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是( )。
A.军队干休所用地 B.国家机关用地 C.孤儿院用地 D.学校经营性用地
答案:D
解析:下列建设用地可由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2)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15.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由( )。
A.转让方缴纳 B.受让方缴纳
C.转让方和受让方各缴纳一半 D.转让方与受让方协商缴纳
答案:B
解析: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指通过有偿有限期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受让者,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一次或分次提前支付的整个使用期间的地租。
16.根据国家供地政策,建设用地项目分类不包括( )。
A.国家鼓励类 B.国家限制类 C.国家重点建设类 D.国家禁止类
答案:C
解析: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对于不同类别的项目,有不同的供地政策。一般分为以下三类:(1)国家鼓励类项目——可以供地,甚至要积极供地。(2)国家限制类项目——限制供地。(3)国家禁止类项目——禁止供地。
17.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 )提出用地申请。
A.市、县人民政府 B.市、县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D
解析: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1 8.以出让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建设用地使用权自()时设立。
A.合同订立 B.合同生效 C.登记 D.批准
答案:C
解析:《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登记机构应当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放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
19.《物权法》规定,宅基地因()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
A.突发性事件 B.不可抗力 C.政府公共行为 D.自然灾害
答案:D
解析:《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
20.A公司因生产建设需要取得了一幅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可土地使用权取得后,该投资计划被股东大会否决。公司欲改变该幅土地的用途,为此,它必须( )。
A.取得出让方的同意,并相应补交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
B.取得出让方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
C.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作相应的调整
D.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答案:D
解析:参见《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17条。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出让金。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