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教育硕士考前辅导资料第八章

发表时间:2014/4/9 10:12:34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2014年教育硕士考前辅导资料第八章

第八章 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

  一、填空题
  1.教学方法可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语言传递住处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3.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和(参观)。
  4.(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属于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5.班级授课制最早出现于(16)世纪。
  6.贝尔—兰斯特制又称为(导生)制,这种教学组织与当时英国教育的(双轨制)适应。
  7.小队教学又称(协调)教学。
  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9.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2004年判断题)
  10.摸底考试属于(诊断性)评价。
  11.口头提问属于(形成性)评价。
  12.期末考试属于(总结性)评价。
  13.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法。
  14.上课找基本程序和步骤包括: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
  15.(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
  16.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17.上课的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包括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
  18.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考虑教法)。
  19.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21.教学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指导性原则。
  2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称为(引导探究教学法)。
  23.引导探究教学法包括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
  24.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其(《大教学论》)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
  25.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组教学)。
  26.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真实性。
  27.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合作、(竞争的)和不相干的。。
  28.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9.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

  更多备考辅导>>

  2014年教育硕士教育学日常练习题附答案8套

  2014年教育硕士考前辅导资料第三章


  二、选择题
  1.读书指导法属于(语言传递信息)教学方法。
  2.参观法属于(直接感知)
  3.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的是(夸美纽斯)
  4.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老师辅导,这是(道尔顿制)(2003年选择题)
  5.指导学生复习属于(读书指导法)
  6.道尔顿制的创立者是(柏克赫斯特)
  7.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的是(相对性评价)
  8.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9.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知识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方法,称为(练习法)
  10.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旨在发掘教师特殊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小队教学)
  11.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称为(贝尔一兰喀斯特制)
  12.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称为(形成性评价)
  13.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的原则是(指导性原则)
  14.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是(实习作业法)
  15.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教育家是(凯洛夫)
  16.教学过程中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等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文纳特卡制)
  17.被称为灵活课程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特朗普制)

  更多备考辅导>>

  2014年教育硕士教育学日常练习题附答案8套

  2014年教育硕士考前辅导资料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3.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4.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5.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
  6.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2003年名词解释、2005年选择题)
  7.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8.练习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9.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0.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2.贝尔一兰喀斯特制:称为“导生制”,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创始人为贝尔和兰喀斯特。其主要特点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一“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
  13.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2004年名词解释)
  14.文纳特卡制:1919年,美国人华虚朋在芝加哥文纳特卡镇公立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
  15.分组教学:是按照学生的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16.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
  17.小队教学:又称“协同教学”,是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一项尝试,旨在发掘教师个人的特殊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特点是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的结构,通过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工作。
  18.班级教学:是指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9.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20.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2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具体方法有口头提问、书面测验等,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改进教学进程。(2003年名词解释)
  22.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23.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4.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25.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果。
  26.引导探究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更多备考辅导>>

  2014年教育硕士教育学日常练习题附答案8套

  2014年教育硕士考前辅导资料第三章


  四、判断题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答:对。教学方法通常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等等,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过程的规律和教学原则。(3)本门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4)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5)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理和认知等方面。(6)教师本身的素养,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7)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8)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等。要把教学方法结合以上因素来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2.上好一堂课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1998年判断题)
  答:错。上好一堂课的标准不仅要看是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讲授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课堂组织得好、师生积极性高。
  3.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是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答:错。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
  4.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
  答:错。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更多备考辅导>>

  2014年教育硕士教育学日常练习题附答案8套

  2014年教育硕士考前辅导资料第三章


  五、论述题
  1.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怎样实施?有何要求?
  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属于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2003年选择题)。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比较复杂的课题或独立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发展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缺点是:花费时间较多,不经济,而且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同时,还需要有逻辑较为严密的教材和素质较高的教师。
  实施步骤为:
  (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2)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
  和答案。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如果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
  (4)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探究课题。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来正确选择探究的问题。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价值,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的多方面的知识,提出假设,并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解决。
  (2)创设进行探究的良好情境。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活动场所、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时间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外,还需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设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展开深入的讨论,积极交流心得体会,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教师只有在必要时才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一般要从半独立探究逐步过渡到独立探究,从对单一问题的探究到复杂问题的探究,从参与局部的探究过度到全过程的探究。
  2.试论合作学习。
  答: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这样结构才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积极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
  (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小组成员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各小组分担课题,然后全班汇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共享。
  (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在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独立完成任务,为小组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些学业较差的学生将在其他同学的帮助和个人努力下,不再拉后腿。
  (4)公平竞赛,合理比较。在合作学习中,取消常模参照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将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差生与差生一起分组测验。各测验组每个成员的表现与原属合作小组团体部分挂钩,优生组第一名与差生组第一名均为各自原来的小组赢得相同的积分点数。这种各人在原来起点进行合理竞争、公平评价其贡献的做法,最终导致了每个学生无一例外地受到激励。
  (5)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别指定协调员、读题员、记录员、操作员、计算员、报告员等,在不同学习任务中,角色可能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利用和彼此协调。
  3.谈谈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和优点、局限性。
  答:班级教学是指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班级教学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
  第二,以“课时”为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
  第三,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班级教学具有如下的优点:
  (1)它能够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多许学生,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它能够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3)它能够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是教师系统讲授,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4)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5)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可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多向交流,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6)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能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且班集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也有利于形成学生互助友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品质。
  但班级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3)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4)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和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教学内容、时间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6)由于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
  (7)缺乏真正的集体性。在班级教学中,每个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五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4.论述当代教学组织形式中合作学习的形式及特征。
  答: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积极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小组成员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很强的依赖性,各小组分担课题,然后全班汇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共享;(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在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独立完成任务,为小组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些学业较差的学生将在其他同学的帮助和个人努力下,不再拉后腿;(4)公平竞赛,合理比较。在合作学习中,取消常模参照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差生与差生一起分组测验。优生组与差生组第一名均为各自原来的小组赢得相同的分数。这种各人在原来的起点进行合理竞争、公平评价其贡献的作法,最终导致了每个学生无一例外的受到激励;(5)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别指定协调员、读题员、记录员等,在不同学习任务中角色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5.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指上课时教师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3)内容正确,是指教师讲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求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的反映同样是正确的,如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
  (4)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5)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言语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6)组织的好,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7)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纲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论述:(1)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
  答: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2)结合实际.回答如何发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答:①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们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具体说来,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诊断教学问题(二)提供反馈信息(三)调控教学方向(四)检验教学效果
  ②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评价应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是整人的工具。
  ③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更多备考辅导>>

  2014年教育硕士教育学日常练习题附答案8套

  2014年教育硕士考前辅导资料第三章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