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1在职教育硕士经典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4/4/17 10:12:34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2011在职教育硕士经典案例分析

  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到: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

  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要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是不尽相同的。

  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

  我把这种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叫做“筛米粉”。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了。

  请你就丁老师的“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1)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个体身心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了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班级教学时,教师要同时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年龄相近,但他们个别差异是明显存在的。教师传授的教材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技术,只有兼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丁老师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分组教学,其目的在于克服班级授课条件下难以做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等缺陷。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因缺乏操作手段和技术,“因材施教”只是作为一条教学原则高悬着。我们用差异教学理论去分析上述案例,可以看到两种有效的操作方式: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3)案例展示的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同时也激励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有效三轮复习法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考试内容及各科复习方法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论述题

  小凡是个爱问问题的孩子,喜欢不断地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大人说话时,只要他觉得有疑问,就会打断大人的话,提出问题,他的这种做法在家里也得到父母的鼓励。小凡的兴趣也很广泛,除了受看书,还喜欢画画。可是当他进入小学后,却遇到了很多麻烦,他的老师经常打电话到家"告状",说他在学校里不守纪律,老是在课堂上打断老师问问题,有时候弄得老师很尴尬;还在课间花大量的时候画画,而不是复习课本或做作业。小凡的父母很烦恼。

  1.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联系实际,对小凡的"麻烦"做以评论。

  答: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家,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一直对我国的教育、对年轻一代价值观形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有许多值得发扬的因素,它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资源。但是也存在着消极因素,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有三个明显的方面需要改变,即在认知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取向;在人事上具有重功名的取向,在道德上具有重"忠孝"的取向。

  (1)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的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的过程和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安排;教师习惯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不被学生提问;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而不习惯于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管理。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的学生很多具有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性不足的弱点,而这些特点是现时代非常需要的品质。

  (2)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重功名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出名的"人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生看作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把考取高等院校人数的多少,看作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这种观念在现代的消极影响是,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德、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智育中,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强调少数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面向全体学生与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3)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学生观的影响。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不论是忠还是孝,都表现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服从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影响对学生的态度,影响学生观的形成。在多数的教师和家长的眼中,顺从、听话、老实,一直被看成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志。而那些有自己独立见解,敢于发表反对意见的学生,往往被视为不好的学生。

  小凡的小学教师主要受到重传统、重权威和重"忠孝"的价值取向的影响。把小凡主动学习的这种习惯和个性认为是不听话的孩子,相反小凡喜欢画画的天性应当受到家长和老师的保护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创造性。小凡的这种作法正是对传统的消极的价值观念的一种挑战,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方向。

  2.结合案例,从教育目的、师生关系等角度,说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答:(1)我国教育目的反映了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小凡不断向父母和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其具有独立个性的表现,正是我们教育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应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而不应视作是一种"麻烦"。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学生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在封建的师生关系看来,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真理和权威性,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不平等的师生观,今天影响仍在,不彻底消除这种影响,不充分认识到学生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通道的授受关系。在管理上是"我讲你听"的专制型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等级主义的,其必然结果是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现代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

  从教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可是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3)反映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上,应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同时重视个别差异,强调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尊重儿童经验,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发展学生个性,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关注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都是我国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趋势。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有效三轮复习法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考试内容及各科复习方法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论述题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