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四章考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发表时间:2019/3/22 15:08:26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本文导航

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商业银行管理

一、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产生和发展是随着西方商业银行的出现而不断推进,该理论始终围绕商业银行的三大经营目标(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展开。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其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综合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管理制度。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级阶段,是在“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由于这一理论有利于防止、减少贷款投资的盲目性,增强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因而在西方商业银行长期盛行至20世纪60年代,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发展。

(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资金周转,可以向外举借,只要市场上能借到资金,就可以大胆放款争取高盈利。由于这一理论弥补了资产管理理论只能在既定负债规模内经营资产业务,难以满足经济迅速发展对资金需求扩大的局限性,因而负债管理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很快风靡西方各国,除传统存款业务以外,商业银行可以以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方式来弥补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局限性,从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同时还可积极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借款,发展同业拆借,利用各种金融债券向公众借款;再者,还可以通过其代理银行或代理人向国外银行或国际金融市场借款。根据负债管理理论,银行不用储存大量的流动性资金,这样银行就能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在效益更好的贷款或其他方面。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双方并重。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合理搭配,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最佳组合。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产生的。不论是资产管理理论还是负债管理理论,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均衡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资产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与流动性,不利于鼓励银行家的进取精神,在效益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负债管理理论能够比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矛盾,能够鼓励银行家不断开拓与创新,但往往给经营带来很大风险,使流动性、安全性与效益性之间不可能很好地协调。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则把资产负债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来研究,所以这一理论是目前现代商业银行最为流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

(1)规模对称原理。规模对称原理是指商业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必须与负债来源的规模相对称、相平衡。这种对称并非是简单的对等,而是一种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理。结构对称原理与规模对称原理一样,是一种动态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相互对称和统一平衡。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经济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资产结构,从而保证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最佳平衡。

(3)速度对称原理。速度对称原理即偿还期对称原理,是指银行资产分配应根据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来决定,银行资产与负债偿还期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关系。作为对称原理的具体运用,这种原理提供了一个计算方法:用资产的平均到期日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相比,得出平均流动率,如果平均流动率大于1,表示资产运用过度;反之则表示资产运用不足。

(4)目标互补原理。目标互补原理是指银行经营目标中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三方面的均衡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可以通过效益性的提高来补偿,但这种补偿是有条件的。即要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营环境中,才不至于影响总目标的实现,这要视不同历史条件下银行经营的不同的要求来决定。具体条件不同,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需求和效益性可能就不同。

(5)利率管理原理。利率管理原理有两个方面:①差额管理。差额管理是使固定利率负债大于固定利率资产的差额,与变动利率负债小于变动利率资产的差额相适应,从而不断保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三性的均衡。②利率灵敏性资产与负债管理。它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频繁变动,商业银行为了减少因利率变动造成的损失,并能够在利率变动情况下增加盈利,就要在利率灵敏性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进行比较,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测,相应地对灵敏性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以取得较多的盈利。

(6)比例管理原理。比例管理是通过各类比例指标体系约束资金运营。比例指标一般分为三类,即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和效益性指标。据此对资产和负债实行综合管理,分类控制。

2.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1)资产管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贷款管理。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和最主要的资金运用,贷款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重点,其主要内容有:贷款风险管理;贷款利率管理;贷款期限结构管理;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比例管理;对内部人员和关系户的贷款予以限制等。目前,我国银行信贷管理一般实行集中授权管理(总行统一制定信贷政策)、统一授信管理(控制融资总量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融资额度)、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贷款管理责任制相结合,以切实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业务风险。

2)债券投资管理。随着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债券投资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种重要资产形式。与贷款相比,债券的流动性要强得多;与现金资产相比,债券的效益性要高得多,因此,债券投资是商业银行平衡银行流动性和效益性的重要T具。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对象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资产支持证券、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等。

3)现金资产管理。现金资产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主要包括三项:①库存现金,是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的日常零星开支:②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③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用于在同业之间开展代理业务和结算收付。

(2)负债管理。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主要包括存款管理和借入款管理两方面的内容。

1)存款管理。存款是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存款管理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重点,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①对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其目的是扩大存款来源,优化存款结构,使存款与相应的资产相匹配。②存款利率管理。其目的是在吸引存款客户与降低吸收存款成本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均衡点。③存款保险管理。西方国家一般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参加存款保险,可以在破产时,及时清偿债务,从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2)借入款管理。商业银行的借入款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种:前者是指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借款,主要包括同业拆借、证券回购和向中央银行借款等;后者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一般采用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主要包括发行普通金融债券、次级金融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其总的管理内容是:严格控制特定目的的借人款;分散借人款的偿还期和偿还金额,以减轻流动性过于集中的压力;借入款应控制适当的规模和比例,并以增加短期债券为主,增强借人款的流动性;在保证信誉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借入款的渠道或后备渠道,以保证必要时能扩大资金来源。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建立。我国j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演变发展的。1994年,商业银行遵照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开始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即以比例加限额控制的办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实行综合管理。其基本要求是与负债的期限、数量结构相对应,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坚持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统一,降低不良资产比例,提高经营效益。

为了确保这一制度的实施,国家在1995年先后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中做出了法律规定。199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管理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在逐步推行资产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石出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我平衡、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资产负债管理的指标体系。为了增强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资产负债指标实施比例管理。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又进一步发布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该办法正式发布并使用了我国的第一套监管指标体系,将考核指标分为监控性指标和监测性指标,并把外币业务、表外项目纳人考核体系。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按照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资产与负债总量平衡的原则,运用目标管理和资产负债比率体系,对银行所经营的各类资产和负债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使之在总量上和结构上保持合理优化配置,最终实现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银行综合运筹资金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后提出了“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强调坚持以风险为核心的监管内容。考虑到原有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多数属于合规性指标,没有真实、全面反映风险监管的核心,2005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废止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建立了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三方面的“七大类十六项”指标体系。其中反映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指标主要体现在风险水平这一层次上。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其中,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指标;市场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包括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和利率风险敏感度;操作风险指标为操作风险损失率。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巴塞尔委员会及各国监管当局对金融监管制度和监管工具进行了系统反思,并进行了一系列监管制度变革。为体现新形势下大型银行的改革发展和风险特征,提高大型银行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国银监会明确将大型银行确定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并于2010年年初探索创立了“腕骨”(CARPALS)监管指标体系。该体系由资本充足性(CapitalAdequacy)、贷款质量(AssetQuality)、大额风险集中度(RiskConcentration)、拨备状况(ProvisioningCoverage)、附属机构(AffiliatedInstitutions)、流动性(Liquidity)、案件防控(SwindlePrevention&Control)七大类十三项指标构成。“腕骨”监管指标体系将危机后国际上关注较多的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率等最新指标纳入监管,进一步丰富了资产负债管理的指标体系。

(3)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必须以科学的分析方法、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有效韵管理手段为支持。目前,国际银行业较为通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基础管理方法(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与敏感性分析)和两种前瞻性动态管理方法(情景模拟和流动性压力测试)。

缺口分析是商业银行衡量资产与负债之间重定价期限和现金流量到期期限匹配情况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流动性期限缺口分析。前者衡量一定时期内到期或需重新定价的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后者用于定期计算和监测同期限内到期的资产与负债差额。以利率敏感性缺口为例,如果某一时期内到期或需重新定价的资产大于负债,则为正缺口,反之则为负缺口。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中,保持正缺口对商业银行是有利的,因为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加,利差自然就会增大;而在利率下降的环境中,正缺口会减少利差,对商业银行是不利的。负缺口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久期分析是商业银行衡量利率变动对全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商业银行通过改变资产、负债的久期,实现资产负债组合的利率免疫,提高全行的市场价值和收益水平。

外汇敝口与敏感性分析是商业银行衡量汇率变动对全行财务状况影响的一种方法。商业银行采用敞口限额管理和资产负债币种结构管理等方式控制外汇敞口产生的汇率风险。

情景模拟是商业银行结合设定的各种可能情景的发生概率,研究多种因素同时作用可能产生的影响。商业银行在现有头寸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对未来业务规模和利率变化的预测,以及对客户行为的分析和假设,进行多种不同情景的动态分析。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方法,商业银行通过流动性压力测试测算全行在遇到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对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进而采取必要措施。

二、资本管理

(一)银行资本的含义与类型

资本是商业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可以用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缓冲意外损失,保护银行的正常经营,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等。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提高银行体系安全性的角度看,商业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是吸收损失。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有三种意义上的资本:

(1)会计资本。会计资本是根据会计准则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本3由于会计资本是银行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以后的余额,它代表银行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因此又被称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根据我国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我国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此外,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计提的一般准备也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自2007年1月1日起施德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因此,会计资本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一般准备、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少数股东权益七部分组分。

(2)监管资本。监管资本是银行监管当局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促进银行审慎经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监管者最关心的是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资本以保证存款者和其他债权人不受损失,从而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稳健性和公平性。在这种情况下,监管者负责制定计算资本充足程度的标准方法,根据风险状况判断银行的资本充足性,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使银行持有充足的资本。监管资本构成在监管实践中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2006年12月28日,中国银监会第55次主席会议通过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决定》,将附属资本修改为:“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2012年6月7日,中国银监会第115次主席会议通过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3)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为了应对未来一定期限内的非预期损失而应该持有的资本金。经济资本是一种“虚拟”资本,它并不存在于资产负债表的某一个或几个科目中。

(二)“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进与资本管理要求

(1)“巴塞尔协议”及其资本管理要求。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在该协议中,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股本和留存收益;附属资本包括一定比例的普通准备、可转债、长期次级债务和资产重估准备,其规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协议规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不能低于4%和8%。“巴塞尔协议”有助于消除各国银行间的不平等竞争,成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统一准则。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及其资本管理要求。为更准确地反映银行实际承受的风险水平,实现保障银行稳健、安全运营的目标,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又称“巴塞尔协议Ⅱ”。与“巴塞尔协议”相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统一银行业的资本及其计量标准方面做出了改进,全面覆盖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并提出了有效资本监管的“三个支柱”,即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

(3)“巴塞尔协议Ⅲ”及其资本管理要求。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全面改革现行资本监管制度成为国际社会重新构建金融监管框架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2010年年底,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巴塞尔协议Ⅲ”,进一步强化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提高了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加大了风险覆盖范围,引入了杠杆率要求,建立了流动性标准,并成为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新基准。“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要求上调至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至4.5%;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为1%;要求商业银行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各国可根据情况要求银行提取0~2.5%的逆周期缓冲资本,以便银行可以对抗过度放贷所带来的风险。此外,还提出了3%的最低杠杆比率以及100%的流动杠杆比率和净稳定资金来源比率要求。

(三)我国的监管资本要求与管理

1.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新监管标准的安排

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立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精神,《指导意见》按照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监管标准统一性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明确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并根据不同机构情况设置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

实施新监管标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事关我国银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大局。根据《指导意见》要求,中国银监会在综合考虑外部环境以及银行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2011年起陆续发布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初步构建了以资本充足水平、拨备、杠杆率、流动性指标为一体的新四大监管工具,奠定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基础。其中,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建立了与“巴塞尔协议Ⅲ”接轨且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的资本监管制度,于2013年起开始实施,并要求商业银行在2018年年底前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2.我国的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

(1)监管资本的构成。根据《资本办法》,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由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组成。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永久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人部分。其他一级资本是指非累积性的、永久性的、不带有利率跳升及其他赎回条款,本金和收益都应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参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如优先股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二级资本是指在破产清算条件下可以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二级资本的受偿顺序列在普通股之前、在一般债权人之后,不带赎回机制,不允许设定利率跳升条款,收益不具有信用敏感性特征,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条款。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少数股东资本可计人部分。此外,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监管资本中需要扣除一些项目,称为扣除项。扣除项包括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对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备和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

(2)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及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监管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根据《资本办法》,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包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根据《资本办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分别为2.5%和0~2.5%;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第四层次为根据单家银行风险状况提出的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资本办法》设定了6年的资本充足率达标过渡期,我国商业银行应于2018年年底前全面达到相关资本监管要求。

(四)经济资本管理的内容

经济资本是银行为了承担风险而真正需要的资本,其最主要的功能是防范风险和创造价值,它在实际运作中体现出以下优点:①保证了一定的资本水平以避免灾难并满足监管要求:②保证风险已被适当地加以管理,同时保透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监控手段的有效性:③保证资本得以最有效地运用以获得最佳收益,同时可以用于评价银行战略并支持决策。因此,经济资本不仅是一个数字,同时还是银行计量风险、衡量业绩、制定战略和配置资本的管理系统,渗透到了银行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层次。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主要包括三项内容:①经济资本的计量。经济资本计量是指运用风险计量技术和组合计量技术,将各类风险量化为资本占用的过程。经济资本计量的核心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类风险的量化。②经济资本的分配。经济资本分配是根据银行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通过年度计划、限额管理、参数设置等方式将经济资本科学分解到分支结构、业务部门和产品,并通过资本约束风险,资本要求回报的协调管理机制提高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和产品等维度的风险管理水平。③经济资本的评价。经济资本评价是建立以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对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和产品维度的经营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属于银行绩效考核的范畴。

三、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少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的产生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也有在经营管理上失误的主观原因。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每项业务都有一个为确定未来行为目标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决策、实施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形成银行风险,包括:决策环节;管理环节;风险控制环节。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在于,现代银行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和枢纽,受外部客观环境制约程度高,任何客观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造成银行经营困难,形成银行风险。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与类型

与一般的工商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属于高负债经营,其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很低,因此,其风险具有一定的杠杆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具有信用创造功能,而且与经济联系非常密切,一旦出现危机,容易传递给其他经济体,形成连锁反应,产生很大的负外部效应。

为了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有必要对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准确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银行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风险发生的范围,可将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按风险的来源,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划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等。最常用的风险分类是巴塞尔委员会按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八大类。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运用风险控制手段和方法,对在经营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行为过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商业银行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和自身发展战略及经营状况,识别出可能影响其战略实施或经营活动目标的潜在风险,并分析引起风险事件原因的过程。风险识别包括识别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识别风险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发现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性质;分析风险是指深入理解导致风险产生的内在因素。风险识别有助于银行了解自身面临的风险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风险计量和控制奠定基础。

(2)风险计量。风险计量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损失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大小,是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配置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性,对各类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基于合理的假设前提和参数,计量承担的所有风险。风险计量有助于商业银行分析和评估风险发牛的可能性、风险将导致的后果及严重程度,从而准确确定风险水平。随着《资本办法》从2013年开始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逐步采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不断提高风险计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风险监测一风险监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各种监控技术,动态捕捉风险指标的异常变动,判断其是否已达到引起关注的水平或已超过阈值。风险监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KeyRiskIndicators,KRI)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在风险进一步恶化之前识别出来;二是报告商业银行所有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以及所采取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及其质量和效果。风险监测和报告过程看似简单,但要满足不同风险层级和不同职能部门对于风险发展状况的多样化需求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控制等策略和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前者是指银行在开展经营活动之前制定一定的标准或方案,避免风险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或提前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方法包括限额管理、风险定价和制定应急预案等:后者是指银行根据所承担的风险水平和风险变化趋势,采取一系列风险转移或缓释工具来降低风险,主要方法包括风险缓释或风险转移、重新分配风险资本、提高风险资本水平等。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商业银行常用的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六种:

(1)风险预防。风险预防是指商业银行针对面临的风险,事先设置多层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风险预防措施包括:①充足的自有资本金。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最终防线是保持充足的自有资本金。②适当的准备金。商业银行的白有资本很少,单靠自有资本来防范风险往往不现实。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在资产中保持一定的准备金以抵御风险,其中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是基本的准备金。

(2)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实现资产结构多样化,尽可能选择多样的、彼此不相关或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降低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根据这一策略,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分散的,对单一客户的授信额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将单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份额限制在极小的比例之内。风险分散只能减少或消除非系统性风险,并不能减少系统性风险。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选择。风险转移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类。出口信贷保险是典型的金融风险保险转移策略;银行办理信贷业务时要求用信人提供保证担保,就属于典型的非保险转移策略。

(4)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对冲对管理市场风险非常有效。近年来,随着信用衍生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风险对冲策略也被广泛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领域。

(5)风险抑制。风险抑制是指商业银行在承担风险之后,通过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便在风险事件实际发生之前阻止情况恶化,或者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尽可能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商业银行面临的绝大多数风险都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损失实际发生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中都会有很多预兆,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密切关注各种风险的动态和趋势,并及时采取措施。

(6)风险补偿。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加以弥补。银行常用的风险补偿方法有:合同补偿,即在订立合同时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如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计入价格之中;保险补偿,即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来减少银行风险;法律补偿,即利用法律手段对造成银行风险损失的法律责任者提起财产清理诉讼,尽可能地挽同损失。

(四)“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1)“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与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资本协议”,强调银行必须拥有足以覆盖其风险资产的充足的资本金。巴塞尔委员会于2004年6月正式出台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风险由信用风险扩大到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应该与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结合起来c2004年美国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三维架构体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某种程度上也吸收了该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框架,加强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成为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关键。

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致了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西方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体系以及金融监管制度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巴塞尔委员会按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确定的方向,于2010年12月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这不仅是国际社会对金融风暴中银行业种种失误反思的产物,更是国际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发展的产物,是对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丰富和延伸。

(2)“巴塞尔协议Ⅲ”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早在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07年1月1日前达到8%的最低标准,并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原则来监管我国的银行业。

2007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国内银行业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基本规划,要求大型银行在2010年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其后,以工、农、中、建、交等为代表的国内大型银行,纷纷以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为核心,加快了新资本协议实施的步伐。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批准了“巴塞尔协议Ⅲ”,要求成员国从2013年开始实施,2019年前全面达标。为此,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淮指导意见》,提出包括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一整套审慎监管标准和制度安排。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与“巴塞尔协议Ⅲ”接轨的资本与风险监管制度,扩大了资本对风险的覆盖范围,构建了更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了银行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四、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银行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进行的综合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调节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和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核算及报告职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1)财务管理的核心:基于价值的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银行作为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之一,自然首当其冲地经受考验。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催使银行业的产品、经营方式进行调整,使之与经济环境相适应c这样银行的经营目标也就发生了改变,由传统意义上的增加市场份额和增加盈利逐步演化为增加股东的价值并力求使股东价值最大化。而经营目标的改变又促使财务管理职能随之改变,于是基于价值的管理走上前台,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所谓价值是指股东的投资价值,其计算方法有多种模型,主要包括经济增加值、现金增加值和投资的现金流收益。目前,经济增加值模型已经被国内一些大银行广泛采用,如中国建设银行。

(2)财务管理的目标。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目标就是银行价值最大化。因此,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就是在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前提下,实施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一系列财务活动。

(3)财务管理的功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①传统的会计。银行要遵守信息公开披露要求,同时还要为管理者及时提供信息以监控、管理银行业绩c而会计的职能义可分解为三块:一是监督控制,即监督及控制银行的经营运作;二是反映信息,即通过会计数据充分反映银行的运营情况;三是规范反映信息,规范不仅指会计报表,而是说银行整个运营的实际反映,包括各部门费用、利润来源等,而会计所反映的信息应该是真正的企业管理信息,而非简单的财务报表。②财务。其主要体现在为计划制定、决策选择和资源配置提供支持。可以说,财务是资本预算、业务计划和激励机制等银行关键管理制度的纽带。③公司财务。其着眼点在于企业的价值、股权的价值,是通过业务经营和股权交易来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常评估创新方法,为银行创造价值。

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系统的三个功能中,如何管好钱、用好钱是现在职业经理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公司财务部分则是专业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好银行与差银行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让资本在经营过程中增值;增加收入、扩大市场份额和产品创新等行为,都是为创造企业价值这个最终目标而进行。

(4)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必须坚持科学、统一、审慎、规范的管理原则。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包括成本管理、利润管理、财产管理、财务报告与分析、绩效评价等方面。

1.成本管理

(1)成本的概念。商业银行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商业银行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回收资金及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耗费。这实际上是运营成本的范畴。就商业银行而言,全部成本涵盖的内容还应包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

商业银行的成本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利息支出;②经营管理费用,指商业银行为组织和管理业务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员工工资、电子设备运转费、保险费等经营管理费用;③税费支出,包括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手续费支出、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营业税及附加等;④补偿性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之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等;⑤营业外支出,是指与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需从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⑥其他支出,包括研究开发费、董事费、审计费等。

(2)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成本核算又是银行经济核算的重要环节。在成本管理中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2.利润管理

(1)利润的概念。商业银行利润是在一定时期内业务经营中所取得的最终财务成果,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成效大小的重要综合指标。

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由以下三部分构成:①营业利润。它是反映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是在一定营业周期内提供劳务所获收入超过提供劳务所发生成本的差额部分。具体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成本后的净额。②投资收益。它是通过投资(如购买有价证券等)所获得的收益。③营业外收支净额。它是银行发生的非常项目收支净额。由于是在正常业务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非常的、偶然的事项所产生的盈利和损失,这部分收支不能计人营业收支,而是计人营业外收支。营业外收入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抵债资产处置超过抵债金额部分、罚没收入、出纳长款收入、证券交易差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以及因债权人的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营业外支出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和毁损报损的净损失、抵债资产处置发生的损失额及处置费用、出纳短款、赔偿金、违约金、证券交易差错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等。

(2)利润分配。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调整后,首先依法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再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①抵补已缴纳的、在成本和营业外支出中无法列支的有关惩罚性或赞助性支出。②弥补以前年度亏损。③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除可用弥补亏损外,还可用于转增资本金,但法定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金后的剩余部分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④提取公益金。公益金是指商业银行用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资金,主要用于职+T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⑤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3)增加利润的途径。商业银行增加利润有以下途径:①扩大资产规模,增加资产收益。银行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收益,提高银行资产中盈利资产的比重,收益将会增加。②降低成本c在银行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需千方百计降低成本,银行成本越小,取得的盈利就越大。③加强经营管理,健全和完善内部经营机制,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以较少投入取得较多产出。④灵活地调度资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银行盈利多少,取决于资金利用率的高低,灵活调度资金,也是增加盈利的途径c⑤提高资产质量,减少资产风险损失。

3.财产管理

财产管理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管理。要进行分类管理:分别计算,正确计提折旧,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加强在建工程管理。

4.财务报告及其分析

为了全面、真实、综合地揭示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为经营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商业银行必须定期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主要由会计报表与财务状况说明书组成。

(1)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按其经济内容可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按主从关系可分为主表、附表;按时点不同可分为月报、季报、年报。年报反映的种类和揭示的信息最为完整。具体为:①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某一特定时点全部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情况的财务报表。②损益表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利润实现和亏损发生的实际情况的报表。③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增减变化的动态报表。

(2)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示矛盾、探索规律、改善管理的重要途径。财务分析分为资金分析、财务分析两大部分,两部分均应并重。资金分析应着重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资产、负债的结构变化,分析比例关系是否符合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的要求,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是否体现于资金营运之中,进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财务分析主要是对经营收支和利润及其分配做出分析,其中包括利息收支分析。成本费用率通常以成本率、成本降低率、费用率、费用降低率等指标来分析,主要考察营业收入与总成本和业务管理费之间的变量关系,以发现问题,寻求增收减支的途径。利润分析则主要是通过各项收益率、利润率来衡量,目前商业银行分析财务成果主要有以下指标:净利息差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通过分析、评价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这项分析带有综合性质,应当结合利息收支、成本费用一道分析。

5.绩效评价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对各级机构、业务单元、部门、岗位和人员等的经营绩效和管理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和评价,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以引导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业绩指标,从效益、风险、竞争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客观衡量分支机构等的经营管理绩效,引导科学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是指人口中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并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的总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由具体的管理主体根据人力资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质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培训、配置、使用、评价等诸多环节的总和。它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力求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实现劳动投入和经济产出的高效率。它在现代化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际上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二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二者既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又是侧重点不同的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主要包括:计划、录用、保持、发展、评价、调整六个环节。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的基础工程,它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成效。其主要职责是:进行人力资源长期预测和规划:提出教育和培训方案,组织和督促实施;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劳动者咨询服务,指导企业和组织招工录用。

(二)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在于: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需要。商业银行经营具有负债性、风险性、盈利性、竞争性的特点,要求商业银行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予以重视,一家银行要安全运营并盈利,就需要有一支能力与素质都相适应的员工队伍。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求得自身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在发达国家高潮迭起,并扩展到全球。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中首先需要的就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员工队伍,这就必然要求银行要对人力资源持续地进行科学开发和管理,时刻保持一支生机勃勃、技能超群的员工队伍。

(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①人力资源规划;②员工的考核和任用;③人力资源的激励制度;④员工绩效评价;⑤人力资源的心理及智能开发;⑥人力资源的环境开发。

(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

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强化这方面的工作。

1.改革人事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1)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制就是一种以契约形式来明确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各自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对国家行政部门的高度依附关系。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自主择人,劳动者也可以依据各自爱好自主择业,在完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完善适应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

2.实行行长负责制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丁很大变化,增加了银行经营的复杂性。为了增强银行自身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必须有一个以行长为首的统一意志,集中统一的指挥领导体系,以便对经济发展变化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做出灵敏反应,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

在行长负责制下,要建立行长全面负责的经营管理领导指挥系统。①要明确行长的职责。②要在总行垂直领导下,下级行向上级行负责,逐级实行行长负责制。③各级行要健全行长领导下的副行长(副总经理)分工负责制,部门对行长的负责制。④充分发挥党组织对金融工作的政治保证作用,依靠员工改进经营管理。

在行长负责制下,也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任职条件的审查,健全定期述职、考核制度,实行离任稽核审计制度和交流制度,以加强组织和群众对领导的监督与管理,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

3.加强员工培养和教育

加强员工培养和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理论学习的教育,坚持不懈地组织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奠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②抓好员工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金融企业文化教育,廉政建设教育,金融政策法规教育,促进员工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

编辑推荐:

2019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条件

2019年全国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方案

快速收藏!2018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责任编辑:)

5页,当前第3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编辑推荐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经济师

        [协议护航-畅学班]

        10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服务

        1680起

        初级 中级

        561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协议护航-精品班]

        12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精品课程校方支持

        1680起

        初级 中级

        505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丰羽计划-畅学班]

        4大模块 题库练习 协议续学

        1080起

        初级 中级

        44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