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四章考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发表时间:2019/3/22 15:08:26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本文导航

改善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一、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含义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银监会于2011年7月发布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充分采纳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2013年7月中国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根据《指引》,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组织架构、职责边界、履职要求等治理制衡机制,以及决策、执行、监督、激励约束等治理运行机制。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当遵循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相互合作、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高效地决策、执行和监督。《指引》要求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健全的组织架构,清晰的职责边界,科学的发展战略、价值准则与良好的社会责任,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推动以国有银行为主的股份制改造,深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体制机制变革,银行业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符合行业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制度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逐步增强。

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情况看,各地分支机构的客户服务、风险内控和战略执行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制度和决策的执行随意性较大,制衡机制不能同等落实,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有一定差距。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必须坚持把公司治理建设作为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核心要义,做到“决策科学、战略明晰、执行高效、经营稳健、激励有效、监督有力”,使新机制、新体制在银行内部有效运行。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改革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通过改革,使银行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国有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后,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进一步提高各银行董事会的战略把握能力和决策水平,加大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强化高管层对全行经营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公司治理各方机构之间的制衡作用,同时降低不必要的协调成本。在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与政府部门,特别是与监管部门的关系,在完善现代银行公司治理制度上,既要依法合规,又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2)银行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统一法人意识。各级分支机构都要认识到全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把法人治理的内在要求传导到全行各个机构,渗透到各个环节,形成银行上下员工的共同观念和自觉行动。

(3)要强化各业务线的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信息在系统内的流转传递,降低信息衰减和失真。要完善风险、审计、会计营运等中后台集中管理、垂直管理的工作,逐步加强纪检监察、法律服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对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要逐步建立统一的标准,实行统一的要求,对内加强控制力,对外提供统一规范的服务。

(4)继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一体化经营水平,对相应的领导体制、报告路线、考核和激励机制进行改革。特别是考核和激励机制,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要使改革真正起到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作用。

二、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

(一)内控机制的含义

根据中国银监会于2014年9月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参与的,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商业银行实现其经营与管理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银行组织机构安全良好运行的基础,有助于确保银行实现其长期利润目标和维持可靠的财务及管理报告体系,有助于减小银行声誉受损或发生意外损失的风险。

(二)内控机制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与其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成功的银行在内部控制上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①审慎经营的理念和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②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部门和岗位设置;③纵向的授权与审批制度:④系统内部控制和业务活动融为一体的控制活动;⑤完善的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彻以下四项基本原则:①全覆盖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②制衡性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③审慎性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坚持风险为本、审慎经营的理念,设立机构或开办业务均应坚持内控优先。④相匹配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与管理模式、业务规模、产品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等相适应,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路径

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合理确定管理层次、部门设置和职权的划分,使银行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及相互联系明确。

(2)建立完善的内控体制。内控体制必须科学、独立、权威,否则很难得到彻底执行。内控体制包括:建立总分行分级管理,并实行垂直审计制度,从而加大总行对分行直接审计的力度;建立全面、系统的业务与非业务内控制度体系。同时,还需制定出增强整体控制能力、防止系统失控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控制措施,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科学严密的内控体系。

(3)完善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稽核的作用是,可以及时发现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和不完善之处,及时以稽核报告形式将信息反馈,使内控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要逐步使内部稽核从单纯以查处经营违规为重点,转变到以防范风险为重点上面来;建立内部稽核监督指标体系、量化考核指标,统一检查的定量评价标准;完善内部稽核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内部稽核人员素质等。另外,还必须提高稽核部门的地位,使其直接向上级行负责,在业务上由总行统一垂直领导,各级稽核人员实行派驻制,下审一级,从组织上保证稽核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超脱地位。

(4)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机制。内部管理机制是实行内控的基础,必须建立和完善。主要包括: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前提的自我调控机制;建立内部授信授权制度,实行统一授信,分级审批;建立对集团性大客户实行统一授信管理的制度等。

三、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激励约束机制的含义

激励约束机制是商业银行对员工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可以使员工勤奋工作、提高素质、勇于创新、提高业绩;同时,又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使其自觉遵守银行的规章制度,杜绝不良行为。激励约束机制在不同的银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

(二)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路径

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最根本的路径就是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薪酬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特别是上市后,对于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的限制和障碍逐步减少,就有条件充分地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薪酬制度中的经验。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员工的薪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科学的工资和奖金制度、各种福利计划、长期激励机制。其中长期激励机制尤其重要,如高级经理层的年薪制、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制度、内部职工持股制度等,这些都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和采用。在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所蕴含的激励机制的同时,也要学习其有价值的约束机制,为我所用。

编辑推荐:

2019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条件

2019年全国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方案

快速收藏!2018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责任编辑:)

5页,当前第4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编辑推荐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经济师

        [协议护航-畅学班]

        10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服务

        1680起

        初级 中级

        561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协议护航-精品班]

        12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精品课程校方支持

        1680起

        初级 中级

        505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丰羽计划-畅学班]

        4大模块 题库练习 协议续学

        1080起

        初级 中级

        445人正在学习